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每个教师都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 本文就听课过程中发现的几个问題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问题情境的创设首先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二必须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诱导数学知识的产生,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好切入点.
案例一 内容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反比例函数”第一节,第一课时:
教师在引导学生建立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时,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有600个英语单词,小明如果一天记20个,30天背完,如果一天记30个,20天背完,教师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没等学生回答,老师引导学生得出背600个单词所用的时间和每天记单词的个数乘积是常数,今天我们要学习反比例函数(板书课题).
教师的这个问题情境设计得很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但教师提出问题时如果引导学生:一天背20个,多少天背完,再过渡到一天背x个,多少天背完?假设y天背完,则可得到一个怎样的关系式?进而引出反比例函数课题就恰到好处. 背600个单词所用的时间和每天记单词个数的乘积是常数是事实,但不能为引入反比例函数的课题提供切入点,应继续引导学生得出这两个变量之间成反比例的关系. 所以“问题情境”的创设首先是问题,其次才是情境,情境是为问题服务的,所以情境与镶嵌在其中的数学知识的形成是不可分割的.
二、实际问题的数学化
著名的数学教育专家顾伶远教授说:“实际问题经过数学加工才能进入课堂”,因此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是应用题教学的重要内容.
案例二 苏教版教材九年级下“二次函数”
要修建一个喷水池,在池中心竖直安装一根水管,在水管的顶端安一个喷水头,使喷出的抛物线水柱在与池中心的水平距离为1 m处达到最大高度,高度为3 m,水柱落地距池中心3 m,水管应多长?
分析:本题是一道数学建模题,数学建模的关键是如何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在该问题中,首先我们应将“水管和水管的顶端、池中心、水柱的最高点及落地点”进行数学化处理:把“水管”看作“一条线段”,而把“水管的顶端、池中心、抛物线水柱最高点、水柱落地点”看成“点”,然后把这些放到一个平面内,这样就可以选择合适的位置建立直角坐标系了. 然后,我们把上述分析中所提到的一些“点”用字母进行表示,标出各点在该坐标系下的坐标,这样既将问题进行了数学化,同时也使建立函数关系式更方便、简捷.
应用问题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的关键就是如何把题目中的有关元素(如数、量、物等)进行数学化处理,建立起数学模型,这才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三、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首先,对于老师每提出的一个问题,都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所以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既要有一定的思维性,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提问的关键是要把握好“度”,问题过易、过难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其次,教师要学会倾听,当学生的回答和老师的设想不一致时,教师应因势利导,及时纠正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再有,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在每个知识点上设计问题,还要在不同知识点的衔接处设计问题,在不同知识点的交汇处设计问题,在学生思维的生长点上设计问题. 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认真备课,深层次挖掘教材,弄清楚本节课内容的重点在哪里,难点又在何处,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设计好每一个问题.
四、教材编写意图的理解
新教材中的主题情境图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一种教学资源,需要老师认真领会其丰富的内涵,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案例三 苏教版七下5.4“平移”主题图是一些美丽的图案,教师在上课时首先电脑演示,让学生观察,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图案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说每个图案都是由相同的图形组成的:每个图案里的图形都是全等的,这些图案特别美,等等,学生只能说出这些. 使学生对平移定义的理解误认为是两个图形全等就是平移.
教材的编写用意在于这些美丽的图案的形成过程,这些图案都是由一个基本图形经过多次平移得到的,让学生充分感受这些图案的形成过程,从而得出平移的定义.
五、学生的活动
新课程强调数学的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所以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数学课活起来. 一是过多廉价表扬,有时学生仅是重复别人的答案,有的答案还不完整,教师都给予表扬. 而那些确实表现突出的学生却在教师一视同仁的评价中失去了应得的肯定和激励.二是教师引导和点拨不当对学生低层次认知结果或过程迁就,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对概念和方法理解不清或者出现偏差、错误,教师不能及时地点拨和指导,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事实上学生始终停留于活动的表层面.三是数学活动设计简单化、模式化.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 有的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在小组合作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小组合作的内容没有大的探讨价值;对讨论的结果缺少反思过程. 得出结果后,要采用原认知提示语的方法“画龙点睛”:你为什么这样想?你是怎样想的?你还想到什么……这样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教给学生的是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以上只是列举了几个在听课中发现的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应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 相信通过更多的实践和探索,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一定会更有成效.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问题情境的创设首先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二必须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诱导数学知识的产生,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好切入点.
案例一 内容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反比例函数”第一节,第一课时:
教师在引导学生建立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时,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有600个英语单词,小明如果一天记20个,30天背完,如果一天记30个,20天背完,教师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没等学生回答,老师引导学生得出背600个单词所用的时间和每天记单词的个数乘积是常数,今天我们要学习反比例函数(板书课题).
教师的这个问题情境设计得很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但教师提出问题时如果引导学生:一天背20个,多少天背完,再过渡到一天背x个,多少天背完?假设y天背完,则可得到一个怎样的关系式?进而引出反比例函数课题就恰到好处. 背600个单词所用的时间和每天记单词个数的乘积是常数是事实,但不能为引入反比例函数的课题提供切入点,应继续引导学生得出这两个变量之间成反比例的关系. 所以“问题情境”的创设首先是问题,其次才是情境,情境是为问题服务的,所以情境与镶嵌在其中的数学知识的形成是不可分割的.
二、实际问题的数学化
著名的数学教育专家顾伶远教授说:“实际问题经过数学加工才能进入课堂”,因此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是应用题教学的重要内容.
案例二 苏教版教材九年级下“二次函数”
要修建一个喷水池,在池中心竖直安装一根水管,在水管的顶端安一个喷水头,使喷出的抛物线水柱在与池中心的水平距离为1 m处达到最大高度,高度为3 m,水柱落地距池中心3 m,水管应多长?
分析:本题是一道数学建模题,数学建模的关键是如何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在该问题中,首先我们应将“水管和水管的顶端、池中心、水柱的最高点及落地点”进行数学化处理:把“水管”看作“一条线段”,而把“水管的顶端、池中心、抛物线水柱最高点、水柱落地点”看成“点”,然后把这些放到一个平面内,这样就可以选择合适的位置建立直角坐标系了. 然后,我们把上述分析中所提到的一些“点”用字母进行表示,标出各点在该坐标系下的坐标,这样既将问题进行了数学化,同时也使建立函数关系式更方便、简捷.
应用问题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的关键就是如何把题目中的有关元素(如数、量、物等)进行数学化处理,建立起数学模型,这才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三、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首先,对于老师每提出的一个问题,都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所以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既要有一定的思维性,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提问的关键是要把握好“度”,问题过易、过难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其次,教师要学会倾听,当学生的回答和老师的设想不一致时,教师应因势利导,及时纠正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再有,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在每个知识点上设计问题,还要在不同知识点的衔接处设计问题,在不同知识点的交汇处设计问题,在学生思维的生长点上设计问题. 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认真备课,深层次挖掘教材,弄清楚本节课内容的重点在哪里,难点又在何处,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设计好每一个问题.
四、教材编写意图的理解
新教材中的主题情境图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一种教学资源,需要老师认真领会其丰富的内涵,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案例三 苏教版七下5.4“平移”主题图是一些美丽的图案,教师在上课时首先电脑演示,让学生观察,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图案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说每个图案都是由相同的图形组成的:每个图案里的图形都是全等的,这些图案特别美,等等,学生只能说出这些. 使学生对平移定义的理解误认为是两个图形全等就是平移.
教材的编写用意在于这些美丽的图案的形成过程,这些图案都是由一个基本图形经过多次平移得到的,让学生充分感受这些图案的形成过程,从而得出平移的定义.
五、学生的活动
新课程强调数学的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所以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数学课活起来. 一是过多廉价表扬,有时学生仅是重复别人的答案,有的答案还不完整,教师都给予表扬. 而那些确实表现突出的学生却在教师一视同仁的评价中失去了应得的肯定和激励.二是教师引导和点拨不当对学生低层次认知结果或过程迁就,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对概念和方法理解不清或者出现偏差、错误,教师不能及时地点拨和指导,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事实上学生始终停留于活动的表层面.三是数学活动设计简单化、模式化.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 有的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在小组合作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小组合作的内容没有大的探讨价值;对讨论的结果缺少反思过程. 得出结果后,要采用原认知提示语的方法“画龙点睛”:你为什么这样想?你是怎样想的?你还想到什么……这样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教给学生的是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以上只是列举了几个在听课中发现的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应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 相信通过更多的实践和探索,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一定会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