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人的动手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也就不能得到发展。”在教学中适当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不仅能有效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的矛盾,而且对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和数学思维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 有效操作 思维发展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人的动手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也就不能得到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适当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不仅能有效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的矛盾,而且对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和数学思维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动手操作解决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得到长期从事一线教师们的共识,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特别是公开课、示范课、比赛课中,都喜欢让学生“动动手”。可从一些课堂教学状况看来,在这些动手操作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操作只是一种“摆设”而已,在这种操作情境中,学生被迫沦为是一个熟练的、机械的操作工。这些操作活动流于一种形式,有些课堂上甚至出现了操作错位的现象。因为动手操作毕竟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如果本末倒置,把手段当作目的来追求,势必导致为操作而操作;形式上热热闹闹,内容上乱七八糟,该讲的没讲清,该听的没听懂,课堂秩序失控,使动手操作的功效发生变异。
那么 ,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操作,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结合平时的教学观察、实践和思考,有以下几个策略:
策略一:明确操作目的,掌握操作方法
第一,让学生明确操作目的
教学活动是一种系统行为,学生总是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而小学生注意力往往明显地带着无意性和情绪性,操作时常常被他们感兴趣的学具色彩、形状所吸引,由着自己的兴致来摆弄学具。教师应该用清楚的语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按教学目的精心地组织儿童进行操作,使他们的动作思维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这是决定操作活动有效性的基本前提。
案例一:一年级实践活动课“摆一摆,想一想”教学片断
在用2颗珠子在数位表上摆数以后,教师布置学生第一次活动“如果用3颗珠子摆,我们可以摆哪些数?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这时学生的操作就是比较随意的。有的学生摆出“12,30”2个数,有的摆出“3,30,21”3个数,有的摆出4个数。这时教师就及时地提出了第二次操作活动的要求:“请同学们再摆一摆,想一想,怎么摆才能摆地又快又好,而且做到不会重复,也不会漏掉。”
经过第二次活动学生实践汇报如下:
生1:把3颗珠子全部先放在十位,然后一颗一颗地移到个位,直到全部移完,可以摆出30、21、12、3这4个数。
生2:把3颗珠子先全部放在个位,然后一颗一颗地移到十位直到全部移完,可以摆出3、12、21、30这4个数。
生3:把3颗珠子全部放在个位,摆出3,再交换位置摆出30,再把一颗放在十位,两颗放在个位摆出12,再交换位置摆出21,也摆了4个数。
……
在第二次活动中老师的操作要求“摆得又快又好,而且不会重复也不会漏掉。”因此,学生操作时就不再是盲目操作,就会在操作之前先想好操作的顺序或方法。这样把操作活动与数学思维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有机结合,在操作中学生逐步体会到了数学的规律性,培养了有序思维能力,充分发挥了操作的功能。
可见,操作是一种学习手段,通过它为理解和掌握概念、法则、规律提供感性认识,因此,学生在动手操作时,教师必须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
第二,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
有效的操作活动更离不开教师的适当引导。教师对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调控和原则性指导,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能确保操作活动的顺利进行及其效果。
案例二:六年级《圆的周长》教学片段
师:(拿出圆形纸片)圆的周长它是一条曲线,我们该怎样怎样来测量呢?
师:请发挥你们的创造性,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出①号圆的周长。
(学生合作测量,教师参与指导)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测量过程?
(学生汇报缠绕法,滚动法)
(教师课件演示:强调“滚动法”要点。)
师:真能干!采用了“缠绕”、“滚动”等不同的方法,我们已经测量出了圆的周长。那么,你认为这两种方法是否适用于所有的圆周长测量呢?
(学生说理由)
师:有道理!看来,尽管我们的发明极富创造性,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那么,你认为我们该怎么办呢?
本案例中,教师通过学生的合作,及时进行演示指导,使学生掌握测量圆周长的方法,为圆周率的顺利探索做好了准备。
第三,要启发操作的灵活性
案例三:《圆的认识》教学片断
师:刚才同学们从生活中找到了许许多多的圆。你看到过别人是怎样画图的吗?
生:略
师:如果也要你画一个圆,你准备怎样画圆,需要哪些工具?
(生自由发言)
師:现在每组有一些画圆的工具。根据这些工具可以怎样画圆?现在分小组操作。
……
分小组汇报,并在实物投影上展示画图的过程。
组1:我们组用带有圆孔的直尺和一支笔。
组2:我们组用一颗图钉,一条线和一支铅笔。
(示范画圆时,画得不标准) 师:这是什么原因呢?画圆时要注意什么?
生1:笔要直,斜了,会弯曲。
生2:也可以说距离不一样。
组3:我们组用半圆形的量角器画。
师:(生画时)请同学们注意,他们组在画时,量角器有什么变化?
生:移动一点,对着一条“0”刻度线。
组4:我们用圆规画圆。
组5:我们组用硬币来画印出一个圆。
组6:我们组用一支笔,一条皮筋,一枚图钉来画。(画时学生发现画出来的圆时大时小)
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生1:因为皮筋有弹性。
生2:有弹性就会使距离不一样。
师:(讨论)想一想,你能把这些画圆的方法分成几类吗?
(师根据学生的分类板书:描、印、绕一圈、定点)
师:用圆规怎样画出标准的圆呢?(师指导学生画图)
讨论:用圆规画圆时,有什么相同点?
教师为学生准备了笔、直尺、皮筋等材料,让学生自由选择,为学生的操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自我摸索中进行认知的碰撞,体现了“道而非牵”的精神。
策略二,学会操作活动中的表达和交流
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们借助语言把获得的感觉、知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进行推理;通过语言表达来调节、整理自己的思维活动,使之逐步完善。因此,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必须充分地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同时,教师为了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也需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我们可以把点名发言、小组交流和同桌两人对讲等不同方式结合起来,使学生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通过倾听学生的表达,发现学生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问题,给予肯定或纠正。同时,注意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同学的叙述,参与评价其操作、思维过程正确、合理与否。在这一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鼓励、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言,促进和推动他们积极思维,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策略三,训练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相结合
“手和脑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以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以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教师在指导学生操作时,必须把操作与思维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要引导学生怎样操作,更重要的是,必须引导学生根据操作中获得的具体经验和形成的表象,充分展开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判断、推论等逻辑思维活动,以达到对数学规律性知识的概括与揭示。不仅如此,学生通过操作之后,虽然离开了实物活动的情境、过程,但脑子当中还能把刚才的操作情境和过程再现,进而以此为中介进行抽象思维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案例四:《平面四边形的面积》教学片断
在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动手之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师:看看这两個图形,什么变了,什么不变?
生:形状变了,面积没有变。
师:转化后的图形与转化这前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生:我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长方形的高。
师:那你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吗?
生:平行四边的面积=底×高。
人们常说,儿童的思维是从手指头开始的。我们不能对此有所误解,认为只有动手操作,便可以达到目的,而往往忽视了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以至于操作归操作,操作之后没有思维的跟进,致使思维常常出现断层,而达不到理想的目的。本案例中,学生在实践之后,再进一步地观察、比较、思考,最后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安排,使动手、动脑、动口构成相辅相成的交互作用,使操作、思维、表达融为一体,有效地推动智力活动的内化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实际上,动的目的是达到让学生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不是形式,要通过外在的动,引发内在的动(思维),达到知识的内化,千万不要为了“动”而动。总之,只要我们掌握了操作课的要领,并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运用操作这一手段,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典型课例评介》斯苗儿主编浙江科技出版社
《如何正确把握数学操作课的要领》,陈岳峰,嘉善教育网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操作(二)》,瑞安小学教研
《有效操作探究知识》,镇江新区教育网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 有效操作 思维发展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人的动手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也就不能得到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适当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不仅能有效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的矛盾,而且对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和数学思维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动手操作解决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得到长期从事一线教师们的共识,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特别是公开课、示范课、比赛课中,都喜欢让学生“动动手”。可从一些课堂教学状况看来,在这些动手操作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操作只是一种“摆设”而已,在这种操作情境中,学生被迫沦为是一个熟练的、机械的操作工。这些操作活动流于一种形式,有些课堂上甚至出现了操作错位的现象。因为动手操作毕竟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如果本末倒置,把手段当作目的来追求,势必导致为操作而操作;形式上热热闹闹,内容上乱七八糟,该讲的没讲清,该听的没听懂,课堂秩序失控,使动手操作的功效发生变异。
那么 ,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操作,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结合平时的教学观察、实践和思考,有以下几个策略:
策略一:明确操作目的,掌握操作方法
第一,让学生明确操作目的
教学活动是一种系统行为,学生总是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而小学生注意力往往明显地带着无意性和情绪性,操作时常常被他们感兴趣的学具色彩、形状所吸引,由着自己的兴致来摆弄学具。教师应该用清楚的语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按教学目的精心地组织儿童进行操作,使他们的动作思维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这是决定操作活动有效性的基本前提。
案例一:一年级实践活动课“摆一摆,想一想”教学片断
在用2颗珠子在数位表上摆数以后,教师布置学生第一次活动“如果用3颗珠子摆,我们可以摆哪些数?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这时学生的操作就是比较随意的。有的学生摆出“12,30”2个数,有的摆出“3,30,21”3个数,有的摆出4个数。这时教师就及时地提出了第二次操作活动的要求:“请同学们再摆一摆,想一想,怎么摆才能摆地又快又好,而且做到不会重复,也不会漏掉。”
经过第二次活动学生实践汇报如下:
生1:把3颗珠子全部先放在十位,然后一颗一颗地移到个位,直到全部移完,可以摆出30、21、12、3这4个数。
生2:把3颗珠子先全部放在个位,然后一颗一颗地移到十位直到全部移完,可以摆出3、12、21、30这4个数。
生3:把3颗珠子全部放在个位,摆出3,再交换位置摆出30,再把一颗放在十位,两颗放在个位摆出12,再交换位置摆出21,也摆了4个数。
……
在第二次活动中老师的操作要求“摆得又快又好,而且不会重复也不会漏掉。”因此,学生操作时就不再是盲目操作,就会在操作之前先想好操作的顺序或方法。这样把操作活动与数学思维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有机结合,在操作中学生逐步体会到了数学的规律性,培养了有序思维能力,充分发挥了操作的功能。
可见,操作是一种学习手段,通过它为理解和掌握概念、法则、规律提供感性认识,因此,学生在动手操作时,教师必须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
第二,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
有效的操作活动更离不开教师的适当引导。教师对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调控和原则性指导,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能确保操作活动的顺利进行及其效果。
案例二:六年级《圆的周长》教学片段
师:(拿出圆形纸片)圆的周长它是一条曲线,我们该怎样怎样来测量呢?
师:请发挥你们的创造性,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出①号圆的周长。
(学生合作测量,教师参与指导)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测量过程?
(学生汇报缠绕法,滚动法)
(教师课件演示:强调“滚动法”要点。)
师:真能干!采用了“缠绕”、“滚动”等不同的方法,我们已经测量出了圆的周长。那么,你认为这两种方法是否适用于所有的圆周长测量呢?
(学生说理由)
师:有道理!看来,尽管我们的发明极富创造性,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那么,你认为我们该怎么办呢?
本案例中,教师通过学生的合作,及时进行演示指导,使学生掌握测量圆周长的方法,为圆周率的顺利探索做好了准备。
第三,要启发操作的灵活性
案例三:《圆的认识》教学片断
师:刚才同学们从生活中找到了许许多多的圆。你看到过别人是怎样画图的吗?
生:略
师:如果也要你画一个圆,你准备怎样画圆,需要哪些工具?
(生自由发言)
師:现在每组有一些画圆的工具。根据这些工具可以怎样画圆?现在分小组操作。
……
分小组汇报,并在实物投影上展示画图的过程。
组1:我们组用带有圆孔的直尺和一支笔。
组2:我们组用一颗图钉,一条线和一支铅笔。
(示范画圆时,画得不标准) 师:这是什么原因呢?画圆时要注意什么?
生1:笔要直,斜了,会弯曲。
生2:也可以说距离不一样。
组3:我们组用半圆形的量角器画。
师:(生画时)请同学们注意,他们组在画时,量角器有什么变化?
生:移动一点,对着一条“0”刻度线。
组4:我们用圆规画圆。
组5:我们组用硬币来画印出一个圆。
组6:我们组用一支笔,一条皮筋,一枚图钉来画。(画时学生发现画出来的圆时大时小)
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生1:因为皮筋有弹性。
生2:有弹性就会使距离不一样。
师:(讨论)想一想,你能把这些画圆的方法分成几类吗?
(师根据学生的分类板书:描、印、绕一圈、定点)
师:用圆规怎样画出标准的圆呢?(师指导学生画图)
讨论:用圆规画圆时,有什么相同点?
教师为学生准备了笔、直尺、皮筋等材料,让学生自由选择,为学生的操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自我摸索中进行认知的碰撞,体现了“道而非牵”的精神。
策略二,学会操作活动中的表达和交流
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们借助语言把获得的感觉、知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进行推理;通过语言表达来调节、整理自己的思维活动,使之逐步完善。因此,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必须充分地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同时,教师为了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也需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我们可以把点名发言、小组交流和同桌两人对讲等不同方式结合起来,使学生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通过倾听学生的表达,发现学生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问题,给予肯定或纠正。同时,注意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同学的叙述,参与评价其操作、思维过程正确、合理与否。在这一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鼓励、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言,促进和推动他们积极思维,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策略三,训练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相结合
“手和脑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以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以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教师在指导学生操作时,必须把操作与思维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要引导学生怎样操作,更重要的是,必须引导学生根据操作中获得的具体经验和形成的表象,充分展开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判断、推论等逻辑思维活动,以达到对数学规律性知识的概括与揭示。不仅如此,学生通过操作之后,虽然离开了实物活动的情境、过程,但脑子当中还能把刚才的操作情境和过程再现,进而以此为中介进行抽象思维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案例四:《平面四边形的面积》教学片断
在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动手之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师:看看这两個图形,什么变了,什么不变?
生:形状变了,面积没有变。
师:转化后的图形与转化这前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生:我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长方形的高。
师:那你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吗?
生:平行四边的面积=底×高。
人们常说,儿童的思维是从手指头开始的。我们不能对此有所误解,认为只有动手操作,便可以达到目的,而往往忽视了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以至于操作归操作,操作之后没有思维的跟进,致使思维常常出现断层,而达不到理想的目的。本案例中,学生在实践之后,再进一步地观察、比较、思考,最后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安排,使动手、动脑、动口构成相辅相成的交互作用,使操作、思维、表达融为一体,有效地推动智力活动的内化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实际上,动的目的是达到让学生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不是形式,要通过外在的动,引发内在的动(思维),达到知识的内化,千万不要为了“动”而动。总之,只要我们掌握了操作课的要领,并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运用操作这一手段,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典型课例评介》斯苗儿主编浙江科技出版社
《如何正确把握数学操作课的要领》,陈岳峰,嘉善教育网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操作(二)》,瑞安小学教研
《有效操作探究知识》,镇江新区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