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中,应致力于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即“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读议教学法”就是出于此目的,以读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发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方法,即是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质疑、读中讨论、读中品析,使学生有所悟、有所得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结构是:通读——品议——诵读。
“通读”就是在学习课文前必须扫除课文的阅读障碍,读通课文。教给学生根据课题提问的方法,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这样,既避免了学生漫无目的地读,又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和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品议”是“读议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中,教师逐步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并针对课文重点或难点,引导学生质疑、讨论、分析,教会学生品析精美语句的方法,激发学生积极寻求答案,主动地学习知识的兴趣。教师还要及时总结学法,指点学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诵读”一般与“品议”相结合进行教学,它可以是在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朗诵,体会思想感情,也可以是带着疑问区反复品读、分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细细品味,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感情最有效的方法。
读议教学法的三个环节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品议——诵读”这两个环节更是密不可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结合《荷花》的教学,谈谈“品议”这个环节的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质疑——讨论——解疑
问题是启动思维的关键,是点燃智慧的火花。爱因斯坦说过:“对真理的追求比真理的占有更重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广开言路是发展和提高学生思维的关键所在。如何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其求知的主动性呢?在教学中,我逐步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如可以从审题入手,针对课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可以从词句、标点中发现问题;可以联系上下文或围绕中心提出疑问;也可以从布局谋篇提出为什么;或是用比较的方法质疑……然后引导学生在讨论、分析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和品析精美词句的方法。《荷花》一文中有许多优美词句值得反复品析,要让学生自己通过“质疑——讨论——解疑,体会到作者行文之美”。
例如,课文第二自然段中有一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体现了荷花的姿态美。我先让学生把这句话中最能表现荷花姿态的词画出来,再引导他们针对这个词提出问题。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这句话中的“冒”能不能换成“钻”或“探”?“这时没有人举手。我肯定了这个学生的问题提得好以后,引导学生借助字典理解这三个词的意思,然后把这三个词分别放入句中品读,加以分析,学习小组可以互相交换意见。学生纷纷查字典,然后七嘴八舌地争议起来。以下是各小组学生回答的实录:
生1:我查了字典,“冒”的意思是向外透,往上升,“探”是向前伸出的意思,“钻”的意思是穿过,进入。白荷花不可能向前生长,也不可能穿过什么东西生长起来,所以“冒“不能换成“钻”或“探”。
生2:我同意他的答案,但对他的解释有不同的看法。理解一个词应放到句子中理解。我把这三个词放入句中品读了几遍,发现“冒”字更能体现出荷花的美。
师:说得很有道理。我们来看看这幅活的画,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荷花的各种姿态,威风吹来时,荷花又是怎样的姿态。然后说说“冒”字为什么用得好。(生看录像)
生3:从录像上看出,微风吹来时,荷花若隐若现,因为荷花刚刚向外透,有些长得不够荷叶高,被荷叶遮住了。“冒”表现出荷花的生长情况。
生4:我认为“冒”换成“钻”或“探”也可以,但是这两个词不够“冒”好。“钻”说明荷花已经穿过荷叶,比荷叶还高,所以给人感觉是荷花已经停止往上生长了;“探”是指荷花向前伸,给人感觉是荷花只能躲在荷叶当中。而“冒”生动地写出了荷花往上升的势头。
生5:这时候的荷花还能长高,有些荷花长得比荷叶还高,有些只有荷叶那么高,有些荷花比荷叶还矮。所以微风吹来,荷花若隐若现。“冒”字,让荷花具有一种神秘感,比用“钻”和“探”准确多了。
……
根据以上实践,我认为,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就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善于鼓励和引导,对学生的发言和提问,即使是错误的或是不着边际的也不要随意批评,要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争议,让学生自己寻求答案,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
二、领悟
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规律,能自行领悟课文中一些语句的精妙之处,或是通过诵读,也能自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领悟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自学品析的过程。我在教学完第二自然段后,师生共同小结学法,即“质疑——讨论——解疑”,让学生按此学法,小组自学第三、四自然段。下面是学生自学后的发言实录片断:
生1:我知道那画家就是大自然,因为只有大自然才能创造出这么美丽的荷花。
生2:我来补充一点:一池的荷花各有各的姿势,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国画,微风吹来,荷花和荷叶随风摆动,这幅国画就活了。叶圣陶爷爷把这一池荷花比作活的画,实在是太妙了。
生3:从第四自然段我读懂了:作者被这一池荷花陶醉了,连自己也仿佛变成了一朵荷花,和一池的荷花共舞,这景象实在太美了!
生4:我读了课文,觉得自己也爱上了这一池的荷花,爱上了大自然。
……
这样,学生根据学法,独立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领悟了课文中心之处。教师及时总结学习规律,指点学路,启迪了学生思维,使其在自学自悟的过程中,既领会了作者真挚的情感,又提高了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发展了思维,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仿练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地进行运用性的训练,才能形成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应结合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小片断的练笔。选准训练点是语言训练效益高低的关键。阅读教学中“片断练笔”的基本切入点,可以放在课文典型处进行迁移性仿写。
例如,教学了《荷花》第二自然段后,我让学生模仿这段文字的写法,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简要地写一段话,这段话可以写人,写事,也可以写动作。教师还可以着眼于课文的省略处,让学生进行想象补充的练笔。课文常因表达需要而对某些内容有所省略,在这些省略处,可适当地让学生依据文意发挥想象,进行补充。《荷花》一文的第四自然段是作者的想象,这段最后写到:“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先让学生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境界,问:“读到省略处时,你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心情如何?”然后,我要求学生写几句话,把省略的地方补充完整,再连起来读一读。我们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创造性仿写。如我教学《荷花》第四自然段后,说:“作者站在荷花池边,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荷花,与一池的荷花共舞。如果你也站在荷花池边,你愿意变成什么?”学生的兴致极高:“我愿意变成一只彩蝶,在荷花中翩翩起舞。”“我是一只小青蛙,蹲在荷叶上为这一池美丽的荷花唱歌。”“我变成了一直会说话的鹦鹉,我要告诉所有的人们,在这里有一幅美丽的活的画,让他们都跑来欣赏。”……
教师要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重点选择两三个语言训练点,精心设计学生的“仿练”练习,使学生的潜质都能在其“最近发展区”得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实践证明,“读议教学法”可以训练学生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可以提高学习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责编 张亚莎)
“通读”就是在学习课文前必须扫除课文的阅读障碍,读通课文。教给学生根据课题提问的方法,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这样,既避免了学生漫无目的地读,又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和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品议”是“读议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中,教师逐步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并针对课文重点或难点,引导学生质疑、讨论、分析,教会学生品析精美语句的方法,激发学生积极寻求答案,主动地学习知识的兴趣。教师还要及时总结学法,指点学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诵读”一般与“品议”相结合进行教学,它可以是在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朗诵,体会思想感情,也可以是带着疑问区反复品读、分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细细品味,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感情最有效的方法。
读议教学法的三个环节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品议——诵读”这两个环节更是密不可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结合《荷花》的教学,谈谈“品议”这个环节的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质疑——讨论——解疑
问题是启动思维的关键,是点燃智慧的火花。爱因斯坦说过:“对真理的追求比真理的占有更重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广开言路是发展和提高学生思维的关键所在。如何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其求知的主动性呢?在教学中,我逐步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如可以从审题入手,针对课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可以从词句、标点中发现问题;可以联系上下文或围绕中心提出疑问;也可以从布局谋篇提出为什么;或是用比较的方法质疑……然后引导学生在讨论、分析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和品析精美词句的方法。《荷花》一文中有许多优美词句值得反复品析,要让学生自己通过“质疑——讨论——解疑,体会到作者行文之美”。
例如,课文第二自然段中有一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体现了荷花的姿态美。我先让学生把这句话中最能表现荷花姿态的词画出来,再引导他们针对这个词提出问题。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这句话中的“冒”能不能换成“钻”或“探”?“这时没有人举手。我肯定了这个学生的问题提得好以后,引导学生借助字典理解这三个词的意思,然后把这三个词分别放入句中品读,加以分析,学习小组可以互相交换意见。学生纷纷查字典,然后七嘴八舌地争议起来。以下是各小组学生回答的实录:
生1:我查了字典,“冒”的意思是向外透,往上升,“探”是向前伸出的意思,“钻”的意思是穿过,进入。白荷花不可能向前生长,也不可能穿过什么东西生长起来,所以“冒“不能换成“钻”或“探”。
生2:我同意他的答案,但对他的解释有不同的看法。理解一个词应放到句子中理解。我把这三个词放入句中品读了几遍,发现“冒”字更能体现出荷花的美。
师:说得很有道理。我们来看看这幅活的画,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荷花的各种姿态,威风吹来时,荷花又是怎样的姿态。然后说说“冒”字为什么用得好。(生看录像)
生3:从录像上看出,微风吹来时,荷花若隐若现,因为荷花刚刚向外透,有些长得不够荷叶高,被荷叶遮住了。“冒”表现出荷花的生长情况。
生4:我认为“冒”换成“钻”或“探”也可以,但是这两个词不够“冒”好。“钻”说明荷花已经穿过荷叶,比荷叶还高,所以给人感觉是荷花已经停止往上生长了;“探”是指荷花向前伸,给人感觉是荷花只能躲在荷叶当中。而“冒”生动地写出了荷花往上升的势头。
生5:这时候的荷花还能长高,有些荷花长得比荷叶还高,有些只有荷叶那么高,有些荷花比荷叶还矮。所以微风吹来,荷花若隐若现。“冒”字,让荷花具有一种神秘感,比用“钻”和“探”准确多了。
……
根据以上实践,我认为,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就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善于鼓励和引导,对学生的发言和提问,即使是错误的或是不着边际的也不要随意批评,要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争议,让学生自己寻求答案,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
二、领悟
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规律,能自行领悟课文中一些语句的精妙之处,或是通过诵读,也能自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领悟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自学品析的过程。我在教学完第二自然段后,师生共同小结学法,即“质疑——讨论——解疑”,让学生按此学法,小组自学第三、四自然段。下面是学生自学后的发言实录片断:
生1:我知道那画家就是大自然,因为只有大自然才能创造出这么美丽的荷花。
生2:我来补充一点:一池的荷花各有各的姿势,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国画,微风吹来,荷花和荷叶随风摆动,这幅国画就活了。叶圣陶爷爷把这一池荷花比作活的画,实在是太妙了。
生3:从第四自然段我读懂了:作者被这一池荷花陶醉了,连自己也仿佛变成了一朵荷花,和一池的荷花共舞,这景象实在太美了!
生4:我读了课文,觉得自己也爱上了这一池的荷花,爱上了大自然。
……
这样,学生根据学法,独立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领悟了课文中心之处。教师及时总结学习规律,指点学路,启迪了学生思维,使其在自学自悟的过程中,既领会了作者真挚的情感,又提高了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发展了思维,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仿练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地进行运用性的训练,才能形成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应结合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小片断的练笔。选准训练点是语言训练效益高低的关键。阅读教学中“片断练笔”的基本切入点,可以放在课文典型处进行迁移性仿写。
例如,教学了《荷花》第二自然段后,我让学生模仿这段文字的写法,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简要地写一段话,这段话可以写人,写事,也可以写动作。教师还可以着眼于课文的省略处,让学生进行想象补充的练笔。课文常因表达需要而对某些内容有所省略,在这些省略处,可适当地让学生依据文意发挥想象,进行补充。《荷花》一文的第四自然段是作者的想象,这段最后写到:“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先让学生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境界,问:“读到省略处时,你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心情如何?”然后,我要求学生写几句话,把省略的地方补充完整,再连起来读一读。我们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创造性仿写。如我教学《荷花》第四自然段后,说:“作者站在荷花池边,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荷花,与一池的荷花共舞。如果你也站在荷花池边,你愿意变成什么?”学生的兴致极高:“我愿意变成一只彩蝶,在荷花中翩翩起舞。”“我是一只小青蛙,蹲在荷叶上为这一池美丽的荷花唱歌。”“我变成了一直会说话的鹦鹉,我要告诉所有的人们,在这里有一幅美丽的活的画,让他们都跑来欣赏。”……
教师要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重点选择两三个语言训练点,精心设计学生的“仿练”练习,使学生的潜质都能在其“最近发展区”得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实践证明,“读议教学法”可以训练学生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可以提高学习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