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程标准( 3—6年级)规定: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探究就要从观察开始。凡是经过仔细观察过的事物,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此,笔者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探索、研究,让学生学会观察,从观察中了解科学,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一、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有效手段。情境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宽松、民主、活跃的课堂环境下,对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观念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课堂已不再以教师为主体,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其创造能力,设计出适合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课堂环境就显得更为重要了。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
如在教学《观察水生植物》一课时,我拿金鱼缸做教具,并制作了一个课件。课件中有水葫芦和金鱼藻的图片,有从网站上搜索到的一些其他水生植物图片,还有一段金鱼在鱼缸里快乐嬉戏的视频。这样的情境设计,蕴涵丰富的信息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也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情感共鸣;同时又很直观,学生看了,都有种迫不及待的感觉。
趁热打铁,我布置学生观察记录:
1.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它们在水中的样子,并用简图把它们画下来。
2.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之处?
3.探究:尝试剖开水葫芦的叶柄,我们会有什么发现?
从上面的课中可看到,学生积极性很高,踊跃动手操作,非常快乐地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设计情境时,问题的创设越贴近学生的生活,激活学生思维的程度就越好,学生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自然就高。
二、开设课外观察探究,延续兴趣
科学无处不在,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带领学生走入奇妙的科学世界,同时也有义务引领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的生活中去,使课内、课外互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
例如在教学《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一课时,课后我是这么操作的:
要求:
(1)每人分发3-5个蚕卵。
(2)记录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注意事项:
(1)桑叶的准备。
(2)蚕宝宝“家”的准备。
做好观察记录:
(1)观察蚕卵,猜测几天可以孵出蚕宝宝。
(2)观察蚁蚕出壳的一瞬间及怎样爬出壳把壳甩掉。
(3)观察刚孵化出来的蚕是什么样的。
(4)观察蚕找食、挑食、吃食的情景。
(5)记录蚕宝宝的体长。
总结回顾:
大约3周后,利用课堂10-15分钟时间组织开展以“我家的蚕宝宝”为主题的讨论活动。大家讨论:我的蚕宝宝孵出来后,我都为它做了些什么;我是怎么为自己的蚕宝宝准备温馨的家的;我是怎样做能让蚕宝宝长得又大又壮的;介绍自己为什么没有成功孵化蚕宝宝的原因……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深化知识。”让学生走出教室,从学生年龄、心理出发,科学地安排课外内容,合理开设课外观察探究,给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的机会,使学生在观察、动手、探究的各种活动中自主抉择,突出兴趣,注重活动的实践性,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外探究中得以延续。同时,教师在课内及时进行反馈、总结,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成功感,激发了孩子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编设“亲临化”训练习题,强化观察兴趣
科学,注重学生亲临参与,但往往很多科学实验又无法逐一进行操作。因此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操作习题让学生带回家实施操作。一个好的习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编选设置一些真实的、生活的、学生可以独立实施操作的习题,既能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又可以增加科学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奥秘,体验问题的研究过程,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水结冰了》一课时,由于冰不易携带,非常容易融化,加上学校的教学设施有限,我灵机一动,把这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带回了家中去观察、实施操作。
我提早一天布置学生盛一碗水放冰箱的冷冻箱里冷冻。第二天放学前,下发给每位学生一张表格,要求学生做好观察的记录。学生观察记录后,在课堂中通过小组的讨论,派代表发言,教师就可以十分清楚、轻易地总结:
1.冰有固定的形状,不会流动,很坚硬;
2.水变冰后体积增大了;
3.冰和水一样,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布置合理的、操作性强的、“亲临化”的习题,使学生感受到了科学的真实性、可行性;通过实验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从科学中,独自寻找科学答案。
(责编钟岚)
一、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有效手段。情境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宽松、民主、活跃的课堂环境下,对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观念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课堂已不再以教师为主体,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其创造能力,设计出适合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课堂环境就显得更为重要了。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
如在教学《观察水生植物》一课时,我拿金鱼缸做教具,并制作了一个课件。课件中有水葫芦和金鱼藻的图片,有从网站上搜索到的一些其他水生植物图片,还有一段金鱼在鱼缸里快乐嬉戏的视频。这样的情境设计,蕴涵丰富的信息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也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情感共鸣;同时又很直观,学生看了,都有种迫不及待的感觉。
趁热打铁,我布置学生观察记录:
1.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它们在水中的样子,并用简图把它们画下来。
2.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之处?
3.探究:尝试剖开水葫芦的叶柄,我们会有什么发现?
从上面的课中可看到,学生积极性很高,踊跃动手操作,非常快乐地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设计情境时,问题的创设越贴近学生的生活,激活学生思维的程度就越好,学生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自然就高。
二、开设课外观察探究,延续兴趣
科学无处不在,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带领学生走入奇妙的科学世界,同时也有义务引领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的生活中去,使课内、课外互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
例如在教学《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一课时,课后我是这么操作的:
要求:
(1)每人分发3-5个蚕卵。
(2)记录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注意事项:
(1)桑叶的准备。
(2)蚕宝宝“家”的准备。
做好观察记录:
(1)观察蚕卵,猜测几天可以孵出蚕宝宝。
(2)观察蚁蚕出壳的一瞬间及怎样爬出壳把壳甩掉。
(3)观察刚孵化出来的蚕是什么样的。
(4)观察蚕找食、挑食、吃食的情景。
(5)记录蚕宝宝的体长。
总结回顾:
大约3周后,利用课堂10-15分钟时间组织开展以“我家的蚕宝宝”为主题的讨论活动。大家讨论:我的蚕宝宝孵出来后,我都为它做了些什么;我是怎么为自己的蚕宝宝准备温馨的家的;我是怎样做能让蚕宝宝长得又大又壮的;介绍自己为什么没有成功孵化蚕宝宝的原因……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深化知识。”让学生走出教室,从学生年龄、心理出发,科学地安排课外内容,合理开设课外观察探究,给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的机会,使学生在观察、动手、探究的各种活动中自主抉择,突出兴趣,注重活动的实践性,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外探究中得以延续。同时,教师在课内及时进行反馈、总结,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成功感,激发了孩子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编设“亲临化”训练习题,强化观察兴趣
科学,注重学生亲临参与,但往往很多科学实验又无法逐一进行操作。因此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操作习题让学生带回家实施操作。一个好的习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编选设置一些真实的、生活的、学生可以独立实施操作的习题,既能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又可以增加科学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奥秘,体验问题的研究过程,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水结冰了》一课时,由于冰不易携带,非常容易融化,加上学校的教学设施有限,我灵机一动,把这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带回了家中去观察、实施操作。
我提早一天布置学生盛一碗水放冰箱的冷冻箱里冷冻。第二天放学前,下发给每位学生一张表格,要求学生做好观察的记录。学生观察记录后,在课堂中通过小组的讨论,派代表发言,教师就可以十分清楚、轻易地总结:
1.冰有固定的形状,不会流动,很坚硬;
2.水变冰后体积增大了;
3.冰和水一样,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布置合理的、操作性强的、“亲临化”的习题,使学生感受到了科学的真实性、可行性;通过实验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从科学中,独自寻找科学答案。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