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 感悟 发展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qi_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指出,在语言文字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是基本,说的功夫扎实了,“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多了。这段精辟的话阐述了口语训练的重要性。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交往频繁、信息万变的社会,人们只有通过交往这一载体,开放自己,大量吸收社会信息,丰富各类情感体验,接受社会文化的辐射和社会规范的约束,才能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每一位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素质之一,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就能立竿见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一、创设情境交流语言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交往的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宽阔的平台,语文课尤其如此。当前,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把原大纲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活动。上好口语交际课,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情境,指情景和境地。听、说是生活的必需,真切的充满情感的说话(听话)总是与有关的情境相联系。把“情境教学法”用于语言训练中,创设说话情境,必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编排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际活动,如“借铅笔”、“打电话”、“问路”等,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巧妙地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中,这不但容易激趣,而且能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角色体验中,感到亲切、逼真。在“通州区名师之路教育科研沙龙”活动中,我有幸听了通州实验小学瞿德良校长上的一堂口语交际课。整个课堂形式打破了以往的传统模式,学生们围成一个圈,有说有笑,营造了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变被动为主动。瞿老师先告诉大家,他收到上海《小鬼当家》栏目组寄来的一封信,信上说他们要选主持人,要老师帮忙推荐。今天,老师就来选人了。学生们一听,个个争先恐后、兴致勃勃。接着,瞿老师播放了一段VCR短片,自然而然地引出“当有人敲门的时候……”这个话题,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们选择了自己愿意合作的伙伴,分成若干小组,自由表演。学生渴求交流的欲望被大大提高了,智慧的火花迸发了出来——“当同学敲门的时候……”“当老师敲门的时候……”“当陌生人敲门的时候……”这时教师适时点拨。这一情境的创设,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丰富了学生口语训练的内容。然后,瞿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道具,参与学生的表演,在表演中随时规范学生的语言,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形成师评生、生评师、生生互评的局面。《新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重在交际”、“重在实践”、“重在参与”,在教学中,瞿老师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融入生活感悟语言
  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的训练远远不够,还要通过社会、家庭生活去培养,正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师应有效地利用社会、家庭资源,把语言融入学生的生活。由于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好胜心强,我充分利用这一点,让他们回家复述课文,续编故事,把学校里的见闻讲给父母听。有一次,“六一”儿童节,我在课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请大家回家后把活动的内容说给家长听,并请家长记下来,他们都十分高兴。第二天,看到学生们交过来的“作业”,效果很好。再如,我平时布置星期天的作业时,让学生把自己在周末经历过或看到的有意思的事讲给同学们听,让他们一起分享快乐。实践证明,每个学生都特别愿意做这样的作业。通过这样的训练,巧妙地把课堂教学和课外生活联系起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开展活动发展语言
  实践的体验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多听、多想的学习过程,但生活实际中的言语活动,更是迅速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有一次,我组织学生春游,当他们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时,都非常兴奋。于是,我要求他们仔细找春天,他们也找得十分认真。我问:“谁能把你找到的春天讲给老师听呢?”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春姑娘到了,桃花开了,小燕子从南方快乐地飞回来了。”“我找到了春天,看小草长出了嫩芽,桃花、杏花、梅花露出了笑脸。”小朋友们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下,无拘无束地投入说话过程中,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交谈的乐趣,变“要我讲”的被动式学习为“我要讲”的主动式学习。听到那小鸟般叽叽喳喳的话语,我不禁感叹: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积累,在实践中熏陶,在实践中品味,在实践中感悟,是必然之径。
  (责编侯艳星)
其他文献
新课标把所有教师带到了一个广袤神秘的草原,面对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我想每个教师都曾有过这样一种想法:“新课改的课到底该怎么上?”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个人总结了一种“我体验、我参与、我成功”的课堂教学模式。现介绍给大家,谨以交流。    一、设计自主学习环节,让每个学生亲历体验的过程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要实现这种学习方式,最基本的是落实好自主学习这一环节。只有在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如何才能开发、利用课堂各种有效资源,从而体现高效的美术课堂?我一直是边摸索前进,边总结经验。下面,我就谈谈在小学美术课堂资源管理和使用的研究过程中的一些设想与做法。  一、遗憾,资源流失的可惜  美术这门学科看似简单,真正教起来却并不容易。刚开始在教学中,我不敢说投入全部精力,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可一轮儿下来,却是两手空空。失落之余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会两手空空呢?我究竟丢掉了
一、教师角色的变化  当代艺术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教学环境的改革。教学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物理环境是指座位形式、课桌、教具和班级规模等。心理环境就是师生角色和人际关系以及课堂气氛等,教师在这节课中很注意做到这一点,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坛式教学环境格局,强调和突出“学生角色”的作用,强调教学中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从教态和语言的变化,所站位置的变化,学生围着教师一起学习扭秧歌,教师
语文生态课堂,旨在创设课堂内外人、本、精神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动态平衡环境,激发人固有的语言发展和生命生长的潜能,培植积极向上的健康生命意识和言语的冲动、表现与创造,呈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多角度平等的对话场景,建构人性关爱、素质提升、活力无穷的乐园。因而,我们在语文生态课堂中要努力关注以下几点。  一、自由生长  1.自由的心境  儿童的心境本该清纯、可爱,没有过多的粉饰和圆滑,但教者经常用“
小学英语是让家长和学生都感到头痛的科目,也是学生不容易感兴趣的科目。营造快乐的课堂,让学生在近乎游戏的氛围里,如同黄莺歌唱般学习英语,会让小学英语教学事半功倍。  粗略估算,目前我国的小学生有一半以上在入学前就接触过英语,这就导致了小学生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连字母都没接触过,有的却可以简单的对话。对于没接触过英语的学生,教师必须要耐心的慢慢灌输;而有的学生因为接触过英语,一上课就有些沾沾自
实践性品德作业指根据教学要求、学生实际,在家庭、学校、社区等能够支持的范围内,以个体、小组、中队等形式完成的,用肢体去实现的所谓“动”的作业。《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应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延伸课堂教学的内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观察、感受和研究社会,使学生不断体验、感悟道德准则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生活能力。实践体验的作用不仅在于加深
随着传统教育机制向素质教育机制的转变,规章制度的约束已不再是学校管理模式的核心。人在整个学校管理系统中占据了中心地位,学校管理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与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结合起来,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笔者认为,“依法办学,人文管理”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管理学校、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一、精彩的情境导入——成功的一半  片断一:  师:小朋友,你们听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吗?(课件播放小马过河的故事)为什么同样的水深,牛伯伯和小松鼠说的完全不一样呢?  生:因为老牛个子高,所以它觉得水不深;小松鼠个子矮,所以它觉得水很深。  师:原来牛伯伯和小松鼠都是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标准去测量水深的。标准不同,量得结果也不同。看来我们在测量物体长度时,需要统一测量的标准。  赏析:片断一以学生耳熟能
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凡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教学中的效益问题。一节课有没有效益,就是看学生有无进步或是否有发展。无论课改进行到哪里,有效教学都应是我们数学教师永恒的追求。怎样在课堂上达成有效教学?下面就有效教学的策略谈几点
开发背景:  广州是祖国南大门广东的省会,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向往的地方。随着2010年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的临近,广州举世瞩目。为此,我们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爱好体育、向往亚运、争强好胜的特点,组织学生参与开发《品德与社会》的校本课——《2010,广州之约》。  教学目标:  通过这节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亚运历史,感受和体验中国运动会在亚运会上的拼搏精神,激发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