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诵读,是千百年来行之有效的文言文教育的方法,朱熹就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过去的先生教授文言文,没有不是从诵读开始的,鲁迅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述自己的先生读书: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我疑心这是好文章,因为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昂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鲁迅先生把古人读文言文时的神态刻画的已是惟妙惟肖了,古人还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就非常注重对文言文的诵读教学,因为我相信文言文富有韵律,读来朗朗上口,学生融于文本的世界中,既能领会旨意,又能形成纯粹的典雅的语感。每次教文言文,我首先是让学生跟着我或者音频文件,就着文言文的节奏把课文朗读几遍,然后再让学生自己放声朗读,读到很熟练时,我再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加以解释,再在此基础上分析课文,以避免只把文言文当作翻译课来上的弊病。
我曾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在两个班级上了同一篇课文《唐雎不辱使命》,目的是想比较一下学生的接受知识的情况。
第一个班级在事先已布置预习的情况下,我准备狠抓基础,逐字逐句的翻译讲解为主。
首先用周恩来曾作为一位外交家时的睿智和不屈于强国的伟人风范的例子导入,“今天我们再来看一位古代外交家唐雎在强秦想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这一谎言面前,他又是怎样表现出自己的那种凌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机智果敢的呢?”
【教学分析】开头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接下来整体感知课文
先释题,看几张图片,让学生复述故事。(已经做过预习)
这个班学生基础较差,朗读水平更差,我就按部就班,在掌握字词,领读课文后,就开始逐字逐句的翻译课文,有的学生忙于记实词虚词的解释,有的学生边记边开小差,整堂课只是老师单独的表演,学生听得也索然无味,课堂死气沉沉,毫无生机,课文结束,学生对课文的解释似乎明白了,但只是一种生搬硬套,不会灵活的运用,由于对课文熟读的程度不够,对于唐雎这么一个出色的外交家在强国面前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凌然正气,不卑不亢的个性却一概不知。
【教学分析】“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并解决疑问的过程,而这堂课因为基本是老师的讲解,学生根本就没有疑问,或者还没有找到疑问,就被老师逐字逐句的讲解了淹没了,没有兴趣的课,或者是没有疑问的课,就是这样的,学生哪有求知的欲望可言?
在另一个班级我重点用了诵读的方法。
导入和释题部分和上个班级开头一样。
然后分析课文。
第一小节
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自己读。学生提问,教师质疑。
之后教师提问:这小节写的是什么内容?出现了哪些人物?为了什么事情?
学生通过朗读都能回答,我继续提问,当时他们各自的语气是怎样的?
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安陵君的语气:委婉拒绝,小心谨慎;秦王使者:一定要安陵君服从,骄横;结果:秦王不悦。
归纳以后,让学生分角色继续诵读。
第二小节
通过以上相同环节后,教师提问:本小节出现了哪两个人呢?为什么事来到了一起?你能看出为了同一件事,和第一小节比有哪些不同吗?
在解决了前两个问题后,学生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生答:地点不同,在秦朝廷;背景不同,秦王生气了;人物不同:小国的使者和不可一世的秦王。
师问:正因为有三点不同,他们对话的态度和以前比怎么样啊?让学生重点朗读以下几句: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欤”?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生答:秦王:威胁,狡诈,骄横;唐雎:沉着,坚定有力。
教师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人物各自的语气。
第三小节
通过以上环节,教师提问,面对一个想要“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秦王,一个是“虽千里不敢易”的唐雎,他们的态度又各是怎样的呢?
学生重点朗读: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生答:秦王是恐吓,不把小国放在眼里,唐雎是反唇相讥,寸步不让。
教师着重分析几个句式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出各自的语气。
作为重点诵读的段落,先是我读旁白,一个学生扮秦王,一个扮唐雎,他们越读越进入角色,以至于读到“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今日是也”几句时,扮演唐雎的学生居然用拳头狠狠的捶向桌子,下面的同学也跟着他低声的读了起来。(这时我发现学生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他们就好像真的在跟秦王据理力争,而且在他们平时看来这么难懂的文言文,居然不用翻译,他们全懂)
我知道时机已到,就把男女生分成两个角色,男生扮演唐雎,女生扮演秦王。他们就着各自的角色,扮演得惟妙惟肖。最后到分析人物性格,写作手法以及两个角色先后的态度什么的,都水到渠成。就连我这次故意不多讲的实词虚词的解释,他们也能理解。
【教学分析】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没有用太多的逐字逐句翻译的方法,而是多次的朗读,读出语气,读出感情,学生都已进入了角色,面对那不可一世的秦王,仿佛自己就是那临危不惧的唐雎,这种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而第一节可所用方法,表面上是注重学生的基础,逐字逐句,虚词实词字字落实,实际上脱离了整篇文章的氛围,学生学起来不仅吃力,还不容易记住。
另外教材所选的文言文,均为浅显经典的文本,语言简洁典雅,精炼优美,是中学生学习规范语言的好材料。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等等,等等,这种优美典雅的语言,只有通过诵读,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从而更好的“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语文课程标准》)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西校区)
鲁迅先生把古人读文言文时的神态刻画的已是惟妙惟肖了,古人还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就非常注重对文言文的诵读教学,因为我相信文言文富有韵律,读来朗朗上口,学生融于文本的世界中,既能领会旨意,又能形成纯粹的典雅的语感。每次教文言文,我首先是让学生跟着我或者音频文件,就着文言文的节奏把课文朗读几遍,然后再让学生自己放声朗读,读到很熟练时,我再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加以解释,再在此基础上分析课文,以避免只把文言文当作翻译课来上的弊病。
我曾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在两个班级上了同一篇课文《唐雎不辱使命》,目的是想比较一下学生的接受知识的情况。
第一个班级在事先已布置预习的情况下,我准备狠抓基础,逐字逐句的翻译讲解为主。
首先用周恩来曾作为一位外交家时的睿智和不屈于强国的伟人风范的例子导入,“今天我们再来看一位古代外交家唐雎在强秦想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这一谎言面前,他又是怎样表现出自己的那种凌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机智果敢的呢?”
【教学分析】开头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接下来整体感知课文
先释题,看几张图片,让学生复述故事。(已经做过预习)
这个班学生基础较差,朗读水平更差,我就按部就班,在掌握字词,领读课文后,就开始逐字逐句的翻译课文,有的学生忙于记实词虚词的解释,有的学生边记边开小差,整堂课只是老师单独的表演,学生听得也索然无味,课堂死气沉沉,毫无生机,课文结束,学生对课文的解释似乎明白了,但只是一种生搬硬套,不会灵活的运用,由于对课文熟读的程度不够,对于唐雎这么一个出色的外交家在强国面前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凌然正气,不卑不亢的个性却一概不知。
【教学分析】“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并解决疑问的过程,而这堂课因为基本是老师的讲解,学生根本就没有疑问,或者还没有找到疑问,就被老师逐字逐句的讲解了淹没了,没有兴趣的课,或者是没有疑问的课,就是这样的,学生哪有求知的欲望可言?
在另一个班级我重点用了诵读的方法。
导入和释题部分和上个班级开头一样。
然后分析课文。
第一小节
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自己读。学生提问,教师质疑。
之后教师提问:这小节写的是什么内容?出现了哪些人物?为了什么事情?
学生通过朗读都能回答,我继续提问,当时他们各自的语气是怎样的?
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安陵君的语气:委婉拒绝,小心谨慎;秦王使者:一定要安陵君服从,骄横;结果:秦王不悦。
归纳以后,让学生分角色继续诵读。
第二小节
通过以上相同环节后,教师提问:本小节出现了哪两个人呢?为什么事来到了一起?你能看出为了同一件事,和第一小节比有哪些不同吗?
在解决了前两个问题后,学生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生答:地点不同,在秦朝廷;背景不同,秦王生气了;人物不同:小国的使者和不可一世的秦王。
师问:正因为有三点不同,他们对话的态度和以前比怎么样啊?让学生重点朗读以下几句: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欤”?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生答:秦王:威胁,狡诈,骄横;唐雎:沉着,坚定有力。
教师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人物各自的语气。
第三小节
通过以上环节,教师提问,面对一个想要“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秦王,一个是“虽千里不敢易”的唐雎,他们的态度又各是怎样的呢?
学生重点朗读: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生答:秦王是恐吓,不把小国放在眼里,唐雎是反唇相讥,寸步不让。
教师着重分析几个句式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出各自的语气。
作为重点诵读的段落,先是我读旁白,一个学生扮秦王,一个扮唐雎,他们越读越进入角色,以至于读到“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今日是也”几句时,扮演唐雎的学生居然用拳头狠狠的捶向桌子,下面的同学也跟着他低声的读了起来。(这时我发现学生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他们就好像真的在跟秦王据理力争,而且在他们平时看来这么难懂的文言文,居然不用翻译,他们全懂)
我知道时机已到,就把男女生分成两个角色,男生扮演唐雎,女生扮演秦王。他们就着各自的角色,扮演得惟妙惟肖。最后到分析人物性格,写作手法以及两个角色先后的态度什么的,都水到渠成。就连我这次故意不多讲的实词虚词的解释,他们也能理解。
【教学分析】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没有用太多的逐字逐句翻译的方法,而是多次的朗读,读出语气,读出感情,学生都已进入了角色,面对那不可一世的秦王,仿佛自己就是那临危不惧的唐雎,这种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而第一节可所用方法,表面上是注重学生的基础,逐字逐句,虚词实词字字落实,实际上脱离了整篇文章的氛围,学生学起来不仅吃力,还不容易记住。
另外教材所选的文言文,均为浅显经典的文本,语言简洁典雅,精炼优美,是中学生学习规范语言的好材料。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等等,等等,这种优美典雅的语言,只有通过诵读,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从而更好的“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语文课程标准》)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西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