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科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即小学生学习、应用科学知识解决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时必备的能力。它主要包括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动手能力等。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这些能力,能开发智力、启迪创造思维,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科学、研究科学、从事各种科技活动打好坚实的基础。
我们知道,人的认识能力(即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然而,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人人抽象概括能力。现以第五册《金属》一课为例,谈谈在小学科学课上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策略。
一、通过观察、操作、比较,为总结抽象打好基础
人们认识科学都是从日常的观察和实验开始的,上科学课也离不开科学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得到许多感性材料,为抽象和概括出理性材料打好基础,最后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上课时,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认真准备好与新授知识有关的材料,指导学生去认真观察或实验,去探索它、研究它,帮助学生获得对被探究事物的感性认识,逐步对该事物的了解,以便于在教师的启发下进一步通过头脑的加工、语言的交流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相应的科学概念。
我是这样上《金属》一课的,课前,我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活动,大家一起准备了实验要用的各种材料。我在仪器室借去了上课用的实验器材,如铝勺、铜钥匙、铁钉、烧杯、电池、导线、灯泡等外,又要求学生自己收集并准备一些易于获得的材料,像粗一些的铁丝、铝丝、铜丝,又如香烟盒里的铝箔,还有可用于捶打的卵石等。上课前,先把学生按分组实验的形式组织好,上课时,我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探究金属的共同性质。
1.观察:组织学生观察几种金属,要求他们仔细观察,适当的时候给予必要的提醒,叫学生用砂纸把金属表面打磨一下后,比较出这些金属外表和原来相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做既可达到观察的目的,也能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2.操作:教材中的三个实验和“试一试”实验要让学生动手操作,以增强他们对金属的感性认识。对学生不便准备的传热实验,教师也应该在演示该实验时尽可能让学生摸一摸没有浸在热水里的物体的一端,使他们实实在在地感觉到铜、铁、铝都能传热,再用一个筷子让学生试一试,请学生想想,为什么我们的勺子、铲子的把手都是木头或胶木的。
3.比较:把教材中的“试一试”分散在一个观察和三个实验中去分别完成,形成对比实验。这样有利于突出铜、铁、铝的共同性质,加深学生对这些金属的感性认识。
4.总结:学生实验时,要提示他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以便于告诉老师“看到了什么,通过实验或观察,知道了什么?”
二、通过研讨、交流、归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探究活动后,我立即组织学生进行研讨,用自己的话说说大家在探究活动中所获得的感性认识、通过实验得到什么经验、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有什么启发等等。从而找出被研究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并加以概括,感性认识也就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一定层次上的科学概念。由此可见,组织学生研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
我在上《金属》这课是这样的:1.先汇报出金属的共性。当每一组观察或实验结束后,我就立刻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讨论前,我向学生提出讨论题,以利于学生进行抽象思维,鼓励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尽量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和想说的话。讨论题是:你在观察铁、铜、铝等物质的外表中看到了什么?铁、铜、铝的外表有没有相同的地方?玻璃棒、粉笔、木棍呢?通过传热、导电实验,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从金属延展性实验发现,把铜丝、铁丝、铝丝弯折或捶打后有什么变化?把木棍、玻璃棒、粉笔弯折或捶打后会怎样?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讨论我是采用实验小组形式,也就是前后相邻4个学生为一组互相交流、讨论,然后引导学生在全班范围内作交流发言,得到三种金属的共同特性的认识。在我肯定大家认识正确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填写本课中的前四处空白。2.概括金属的共性。经过上面的研讨,我要求学生对金属的共性进行概括。概括时,我仍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加以完成。具体过程是:(1)讨论:根据上面的观察和实验,我们可以知道铜、铁、铝有哪些共同的性质?引导学生对铜、铁、铝的共性进行概括。(2)教师告诉学生:由于铜、铁、铝有共同的性质,它们是同一类物体,叫做金属。金属表面所特有的光泽称为“金属光泽”。金属的种类很多,如金戒指(金)、焊锡、干电池的金属壳(锌),电灯泡里面的钨丝等与铜、铁、铝一样,都是金属。(3)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根据铜、铁、铝的相同性质,可以推想出金属的共同性质是什么?进而完成更高层次的概括。(4)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金属”,并强调只有同时具有以上四个性质的材料才是金属。这样,学生初步建立出了金属的科学概念。
我在这课中,努力体现了“组织者”“引领者”与“亲密伙伴”的角色意识,把学生的主动权充分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思考,大胆猜测,小心求证,拓展引用,学生真正感受和体验了上科学课的快乐,尤其是平时上其他课不敢发言的孩子,在我的课上成为了一名勇敢者、探索者、成功者,这也是我对科学课的追求。
我们知道,人的认识能力(即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然而,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人人抽象概括能力。现以第五册《金属》一课为例,谈谈在小学科学课上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策略。
一、通过观察、操作、比较,为总结抽象打好基础
人们认识科学都是从日常的观察和实验开始的,上科学课也离不开科学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得到许多感性材料,为抽象和概括出理性材料打好基础,最后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上课时,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认真准备好与新授知识有关的材料,指导学生去认真观察或实验,去探索它、研究它,帮助学生获得对被探究事物的感性认识,逐步对该事物的了解,以便于在教师的启发下进一步通过头脑的加工、语言的交流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相应的科学概念。
我是这样上《金属》一课的,课前,我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活动,大家一起准备了实验要用的各种材料。我在仪器室借去了上课用的实验器材,如铝勺、铜钥匙、铁钉、烧杯、电池、导线、灯泡等外,又要求学生自己收集并准备一些易于获得的材料,像粗一些的铁丝、铝丝、铜丝,又如香烟盒里的铝箔,还有可用于捶打的卵石等。上课前,先把学生按分组实验的形式组织好,上课时,我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探究金属的共同性质。
1.观察:组织学生观察几种金属,要求他们仔细观察,适当的时候给予必要的提醒,叫学生用砂纸把金属表面打磨一下后,比较出这些金属外表和原来相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做既可达到观察的目的,也能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2.操作:教材中的三个实验和“试一试”实验要让学生动手操作,以增强他们对金属的感性认识。对学生不便准备的传热实验,教师也应该在演示该实验时尽可能让学生摸一摸没有浸在热水里的物体的一端,使他们实实在在地感觉到铜、铁、铝都能传热,再用一个筷子让学生试一试,请学生想想,为什么我们的勺子、铲子的把手都是木头或胶木的。
3.比较:把教材中的“试一试”分散在一个观察和三个实验中去分别完成,形成对比实验。这样有利于突出铜、铁、铝的共同性质,加深学生对这些金属的感性认识。
4.总结:学生实验时,要提示他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以便于告诉老师“看到了什么,通过实验或观察,知道了什么?”
二、通过研讨、交流、归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探究活动后,我立即组织学生进行研讨,用自己的话说说大家在探究活动中所获得的感性认识、通过实验得到什么经验、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有什么启发等等。从而找出被研究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并加以概括,感性认识也就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一定层次上的科学概念。由此可见,组织学生研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
我在上《金属》这课是这样的:1.先汇报出金属的共性。当每一组观察或实验结束后,我就立刻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讨论前,我向学生提出讨论题,以利于学生进行抽象思维,鼓励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尽量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和想说的话。讨论题是:你在观察铁、铜、铝等物质的外表中看到了什么?铁、铜、铝的外表有没有相同的地方?玻璃棒、粉笔、木棍呢?通过传热、导电实验,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从金属延展性实验发现,把铜丝、铁丝、铝丝弯折或捶打后有什么变化?把木棍、玻璃棒、粉笔弯折或捶打后会怎样?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讨论我是采用实验小组形式,也就是前后相邻4个学生为一组互相交流、讨论,然后引导学生在全班范围内作交流发言,得到三种金属的共同特性的认识。在我肯定大家认识正确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填写本课中的前四处空白。2.概括金属的共性。经过上面的研讨,我要求学生对金属的共性进行概括。概括时,我仍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加以完成。具体过程是:(1)讨论:根据上面的观察和实验,我们可以知道铜、铁、铝有哪些共同的性质?引导学生对铜、铁、铝的共性进行概括。(2)教师告诉学生:由于铜、铁、铝有共同的性质,它们是同一类物体,叫做金属。金属表面所特有的光泽称为“金属光泽”。金属的种类很多,如金戒指(金)、焊锡、干电池的金属壳(锌),电灯泡里面的钨丝等与铜、铁、铝一样,都是金属。(3)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根据铜、铁、铝的相同性质,可以推想出金属的共同性质是什么?进而完成更高层次的概括。(4)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金属”,并强调只有同时具有以上四个性质的材料才是金属。这样,学生初步建立出了金属的科学概念。
我在这课中,努力体现了“组织者”“引领者”与“亲密伙伴”的角色意识,把学生的主动权充分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思考,大胆猜测,小心求证,拓展引用,学生真正感受和体验了上科学课的快乐,尤其是平时上其他课不敢发言的孩子,在我的课上成为了一名勇敢者、探索者、成功者,这也是我对科学课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