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初中历史教学强调从历史知识生成历史观,这就需要教师开阔教学视野,更多地向学生呈现历史资料,并通过问题追问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思考历史知识,发现历史真相,从而生成历史观。
【关键词】初中历史 历史知识 历史观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建立什么样的教学观,对学生形成什么样的历史观有重要影响。应试体系下的历史教学很容易成为知识累积性的教学,这往往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教师拿出魄力与机智,在应试与学生的历史观建立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对此,笔者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事实证明,这样的努力并不需要付出太多的艰辛,只要在帮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再往前走一步,与学生一同分析历史知识背后的历史智慧,即可以让学生获得一种科学理性的历史观。本文试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谈谈笔者的教学努力。
一、历史知识的获得需要开阔视野
学习历史,首先是学习历史知识,学生的历史知识从哪里来?显然是从历史教材上来,至少可以说这是历史知识来源的最主要的渠道。课本上的历史知识在向学生传递时,可以有两种途径:一是教师的讲;二是学生自己去看。在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的背景下,学生的看可以与教师的讲更好地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在学生先看的基础上再去教,这样也就形成了一般意义上的“先学后教”的模式。该模式对于学生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显然是有效的。
就“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章的教学而言,教材通过“难忘九一八”“宁为战死鬼,不为亡国奴”“血肉筑长城”三课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而这三个内容实际上也就概括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大致全貌,对初中生构建初步的抗日战争知识来说,可以起到铺垫性的作用。
此时如果我们换一种教学视角,即建立历史观的视角来看这些内容的教学,就会发现这些内容其实还有需要丰富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实际上也是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地方。这里必须强调的一个观点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尤其需要重视。笔者在设计这部分知识教学的时候,就提前搜集了相关的知识,并将最新的历史认识纳入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一点详述),搜集到的相关知识有: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及70周年上的讲话;抗日战争中流行的歌曲《黄河大合唱》《只怕不抵抗》等;此外还有一些具体的抗日战争中的个人英雄事件,如马本斋和陈中柱等。
这些历史史料进入课堂,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从历史与现代等多个角度给学生渗透真正的历史知识,可以让学生从这些历史知识当中丰富自己对抗日战争的理解。这可以抵消当前一些抗日神剧对初中学生造成的消极甚至是恶劣的影响,当然对学生的历史观形成更具促进作用。笔者坚持以为,初中学生形成的历史观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网络上流行的一些未经考证甚至是故意人为制造的流言,常常因为其具有太多的关注而容易成为初中学生的认识,如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部队“游而不击”等,这种人为地将抗日战争分成党派的做法,实际上是背离了当时抗日统一战线的思想,是一种割裂历史、贻害无穷的言论,对于缺少历史观点的初中学生来说,有很大的杀伤力。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有必要在自己的教学中通过进一步丰富历史史料,促进学生生成良好的历史观。
二、历史观的形成要着力于学生的思维
基于历史知识的教学去促进学生生成历史观,需要教师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呢?对于这一问题,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的观点是,在教学当中多问学生“为什么”,因为这样的追问,往往可以让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从表面走向深层,可以让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去寻找历史规律,可以让历史观更有效地形成。下面列举几个教学细节来说明:
细节一:日本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这是一个被问过无数遍的问题,回答的角度也是多元的。在向学生介绍了一般认识之后,笔者引导学生从日本人与中国人的国民性上去考虑比较分析,学生就会获得一个新的思考和回答这一问题的新的角度:由于国土原因,日本人囿守小岛,资源贫乏,他们天生有着一种向外看、向外走的冲动。相反,中国人则不会;由于长期以来日本以华为师,他们对中国文化曾经高度向往,甚至是顶礼膜拜,但在清晚期发现中国人无能为师之后,他们的侵略性便压制了原来的向往性。而中国人此时的认识也刚好相反;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国力迅速增强,而中国仍然固步自封,主观、客观的同时落后,最终造成了挨打,而相反,此时日本打人的愿望则特别强。总结这些,是想让学生意识到,一旦人尤其是决策者认同的理念发生变化,那事件就有可能发生。
细节二:这次9·3阅兵当中,有一位归国观礼的国民党军人遗孀。她的丈夫陈中柱将军在南京沦陷、国军撤退之后,谢绝了重庆方面委任的官职而只身留下来,重新募集志士抗日。战死之后,被日军割下头颅,彼时其已经怀孕的妻子只身闯日本军营讨要人头。日军司令说道:你的丈夫为国家而战,望你生个男孩!随后日军司令命令日军举枪列队,目送陈中柱妻子抱着人头离去,以此表达对将军及妻子的敬意!这是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当笔者告诉学生这段历史时,学生无不感慨,有学生猛然提问:由此看来,日本人也并不是电视上所说的那样恶毒,可是他们在中国的领土上有这样的行为,又是为什么呢?这个“为什么”恰恰是笔者所期待的!笔者跟学生强调:日军的这一行为,不能改变他们的侵略属性,当然身为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决策者下达了侵略指令,军人没得选择。而两国一旦交战,侵略者在被侵略国土上的一切行为并不受到决策者的完全控制,战争一个最大的恶果,就是能释放人的一切恶性甚至是兽性,因此身处战争中,老百姓永远是战争的受害者。所以,我们今天反思战争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如何才能有效地止战。止战需要决策者的智慧,也需要军人的血性。今天日本军国主义有复活的倾向,决定日本军事行为的已经由文官变成了武官,日本已经修订了集体防卫指针,从法律角度来看已经重新获得了交战权,中国别无选择,只能在发展自身经济实力的同时,努力发展军事力量,才能有效地震慑敌人,保护自己的领土与国民。
这些认识的形成,在课堂上都可以真实地发生,而发生的关键则在于学生的思维。也就是说,这些观点不要强加给学生——当然这里需要界定一个认识:所谓强加,就是在学生没有思维或者思维不充分的时候,就将答案告诉学生并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概括性的语言去描述学生已经生成的意思,那就不算强加了。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初中学生在概括能力上还有不足,有些历史认识需要用语言来描述的时候,教师所拥有的语言往往是更为有效的。这丝毫不影响学生历史观的形成。
三、从历史知识到历史观的催化剂
从历史知识的累积到历史观的形成,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说转化就转化的过程,往往需要教师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个作用笔者将其描述为“催化剂”。那么,这个催化剂是什么,又该如何发挥作用呢?
其一,这个催化剂就是教师的引导。其实笔者上面已经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用“为什么”来引导学生的思维。事实上,历史学习的过程,往往就是基于历史知识,通过不断地追问,去获得历史真相及历史逻辑的过程,就教学而言,就是教师教学素材的提供以及问题的设置与引导要恰到好处。
其二,引导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把握教学时机。时机对于学习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历史观的形成往往就是需要教师在关键的时候点拨一下、总结一下、概括一下,于是学生就常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而此时就是学生历史观形成的时刻。这样的时刻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对于教师来说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促进学生历史观的形成。
总之,从历史知识的学习到历史观的形成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教师的作用无可替代,不能用自主学习代替必要的讲授。
【参考文献】
[1] 曾家洪. 对初中历史培养学生历史观的研究和讨论,《教育教学论坛》,2012(33).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
【关键词】初中历史 历史知识 历史观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建立什么样的教学观,对学生形成什么样的历史观有重要影响。应试体系下的历史教学很容易成为知识累积性的教学,这往往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教师拿出魄力与机智,在应试与学生的历史观建立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对此,笔者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事实证明,这样的努力并不需要付出太多的艰辛,只要在帮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再往前走一步,与学生一同分析历史知识背后的历史智慧,即可以让学生获得一种科学理性的历史观。本文试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谈谈笔者的教学努力。
一、历史知识的获得需要开阔视野
学习历史,首先是学习历史知识,学生的历史知识从哪里来?显然是从历史教材上来,至少可以说这是历史知识来源的最主要的渠道。课本上的历史知识在向学生传递时,可以有两种途径:一是教师的讲;二是学生自己去看。在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的背景下,学生的看可以与教师的讲更好地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在学生先看的基础上再去教,这样也就形成了一般意义上的“先学后教”的模式。该模式对于学生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显然是有效的。
就“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章的教学而言,教材通过“难忘九一八”“宁为战死鬼,不为亡国奴”“血肉筑长城”三课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而这三个内容实际上也就概括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大致全貌,对初中生构建初步的抗日战争知识来说,可以起到铺垫性的作用。
此时如果我们换一种教学视角,即建立历史观的视角来看这些内容的教学,就会发现这些内容其实还有需要丰富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实际上也是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地方。这里必须强调的一个观点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尤其需要重视。笔者在设计这部分知识教学的时候,就提前搜集了相关的知识,并将最新的历史认识纳入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一点详述),搜集到的相关知识有: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及70周年上的讲话;抗日战争中流行的歌曲《黄河大合唱》《只怕不抵抗》等;此外还有一些具体的抗日战争中的个人英雄事件,如马本斋和陈中柱等。
这些历史史料进入课堂,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从历史与现代等多个角度给学生渗透真正的历史知识,可以让学生从这些历史知识当中丰富自己对抗日战争的理解。这可以抵消当前一些抗日神剧对初中学生造成的消极甚至是恶劣的影响,当然对学生的历史观形成更具促进作用。笔者坚持以为,初中学生形成的历史观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网络上流行的一些未经考证甚至是故意人为制造的流言,常常因为其具有太多的关注而容易成为初中学生的认识,如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部队“游而不击”等,这种人为地将抗日战争分成党派的做法,实际上是背离了当时抗日统一战线的思想,是一种割裂历史、贻害无穷的言论,对于缺少历史观点的初中学生来说,有很大的杀伤力。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有必要在自己的教学中通过进一步丰富历史史料,促进学生生成良好的历史观。
二、历史观的形成要着力于学生的思维
基于历史知识的教学去促进学生生成历史观,需要教师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呢?对于这一问题,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的观点是,在教学当中多问学生“为什么”,因为这样的追问,往往可以让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从表面走向深层,可以让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去寻找历史规律,可以让历史观更有效地形成。下面列举几个教学细节来说明:
细节一:日本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这是一个被问过无数遍的问题,回答的角度也是多元的。在向学生介绍了一般认识之后,笔者引导学生从日本人与中国人的国民性上去考虑比较分析,学生就会获得一个新的思考和回答这一问题的新的角度:由于国土原因,日本人囿守小岛,资源贫乏,他们天生有着一种向外看、向外走的冲动。相反,中国人则不会;由于长期以来日本以华为师,他们对中国文化曾经高度向往,甚至是顶礼膜拜,但在清晚期发现中国人无能为师之后,他们的侵略性便压制了原来的向往性。而中国人此时的认识也刚好相反;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国力迅速增强,而中国仍然固步自封,主观、客观的同时落后,最终造成了挨打,而相反,此时日本打人的愿望则特别强。总结这些,是想让学生意识到,一旦人尤其是决策者认同的理念发生变化,那事件就有可能发生。
细节二:这次9·3阅兵当中,有一位归国观礼的国民党军人遗孀。她的丈夫陈中柱将军在南京沦陷、国军撤退之后,谢绝了重庆方面委任的官职而只身留下来,重新募集志士抗日。战死之后,被日军割下头颅,彼时其已经怀孕的妻子只身闯日本军营讨要人头。日军司令说道:你的丈夫为国家而战,望你生个男孩!随后日军司令命令日军举枪列队,目送陈中柱妻子抱着人头离去,以此表达对将军及妻子的敬意!这是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当笔者告诉学生这段历史时,学生无不感慨,有学生猛然提问:由此看来,日本人也并不是电视上所说的那样恶毒,可是他们在中国的领土上有这样的行为,又是为什么呢?这个“为什么”恰恰是笔者所期待的!笔者跟学生强调:日军的这一行为,不能改变他们的侵略属性,当然身为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决策者下达了侵略指令,军人没得选择。而两国一旦交战,侵略者在被侵略国土上的一切行为并不受到决策者的完全控制,战争一个最大的恶果,就是能释放人的一切恶性甚至是兽性,因此身处战争中,老百姓永远是战争的受害者。所以,我们今天反思战争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如何才能有效地止战。止战需要决策者的智慧,也需要军人的血性。今天日本军国主义有复活的倾向,决定日本军事行为的已经由文官变成了武官,日本已经修订了集体防卫指针,从法律角度来看已经重新获得了交战权,中国别无选择,只能在发展自身经济实力的同时,努力发展军事力量,才能有效地震慑敌人,保护自己的领土与国民。
这些认识的形成,在课堂上都可以真实地发生,而发生的关键则在于学生的思维。也就是说,这些观点不要强加给学生——当然这里需要界定一个认识:所谓强加,就是在学生没有思维或者思维不充分的时候,就将答案告诉学生并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概括性的语言去描述学生已经生成的意思,那就不算强加了。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初中学生在概括能力上还有不足,有些历史认识需要用语言来描述的时候,教师所拥有的语言往往是更为有效的。这丝毫不影响学生历史观的形成。
三、从历史知识到历史观的催化剂
从历史知识的累积到历史观的形成,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说转化就转化的过程,往往需要教师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个作用笔者将其描述为“催化剂”。那么,这个催化剂是什么,又该如何发挥作用呢?
其一,这个催化剂就是教师的引导。其实笔者上面已经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用“为什么”来引导学生的思维。事实上,历史学习的过程,往往就是基于历史知识,通过不断地追问,去获得历史真相及历史逻辑的过程,就教学而言,就是教师教学素材的提供以及问题的设置与引导要恰到好处。
其二,引导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把握教学时机。时机对于学习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历史观的形成往往就是需要教师在关键的时候点拨一下、总结一下、概括一下,于是学生就常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而此时就是学生历史观形成的时刻。这样的时刻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对于教师来说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促进学生历史观的形成。
总之,从历史知识的学习到历史观的形成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教师的作用无可替代,不能用自主学习代替必要的讲授。
【参考文献】
[1] 曾家洪. 对初中历史培养学生历史观的研究和讨论,《教育教学论坛》,2012(33).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