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是一种经验与创新的整合体,是知识与能力的统一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每一位老师都用自己的“汗水”浇灌那一片属于自己的沃土,而成果的丰俭取决于智慧,并不是只有勤劳,方法的有效才是取得成功的最有效的捷径。
【关键词】兴趣习惯合作练习
在教学的路上,我们有很多想说的话,不论是成绩的提升,还是素质的提高;不论是习惯的养成,还是性格的塑造,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习的权利,每一个孩子都有成长的需求,要我们做的也不过就是如何让他们的能力发挥到极限。
而课堂的生成有其基础,不是由着性子的尝试,也不是信马由缰的盲动,更不是大刀阔斧的改革,是老师多年的积淀,也是师生不断磨合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耗费了心血,积蓄了力量。这是智力的竞赛,尤其数学学科,更需要智力的投入。
一、化难为易,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只有对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做到又快又好。好多同学都说数学难学,久而久之,心理上先产生畏惧,遇到丁点困难都会畏缩不前,因此,我给学生灌输一种思想,数学并不难,只要用心分析条件,找到解决问题的抓手,再难的事也就简单了。经过长时间的思想开化,很多学生就不惧怕了,遇到问题他们不是思考如何去抄袭,而是按我传授的方法研究,分析已知与未知,理清思路,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煞费苦心,培养习惯
当学生有兴趣来做事的时候还不是最佳状态,还需要都会他如何做事,因此,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这个阵地如果丢了,那这个仗不打也自败。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更需严格要求自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眼中,因此老师要做好示范,倾听认真有重点,书写整洁有章法,语言准确有条理……这些无一不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因此学生习惯的养成要时刻在课堂中成为关注的焦点。
我在课堂上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有思想开小差的,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的,这些要及时阻止,或一个眼神,或一句提示,或一个动作,收束心神,集中精力。有位同学的家长说她的孩子常给她说,何老师的眼睛真厉害,一个细小的动作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除上课认真听讲外,还需强调书写,不仅要求作业干净整洁,还要有条理。不论是平时还是考试,我的学生必须每一题都要横成行,竖成列,每一题都要整齐划一,一丝不苟地完成,对他们进行严格要求。另外,我还有一个小秘密,老师不要吝惜自己的分数,在测验中,满分100分,我给150分,其中50分为书写分,只要整齐规范的满分试卷我都给150分,孩子们的虚荣心被激发,就自然想着把字写整齐规范了。
当然,做老师的最基本的能力是表达,语言准确,言简意赅是基本功,尤其在表达概念时有重点、有条理,语言简洁、准确更为学生的表达树立榜样,因此,在上课时,常常考虑如何用最有效的语言来教诲学生,也曾殚智竭力。
三、拓宽空间,彰显自我
课堂中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整节课都讲授,而根据心理学对人的注意力的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而小孩子对事物的专注时间会更短,因此在课堂上多些花样,变些形式,最主要的是给他们一些自主的空间。不要总把孩子想得一无是处,要相信学生:我们给学生一个天地,他们会还给我们一个惊喜。
如在前几天教学“认识图形”中三角形的分类时,先安排小组学习,课前为各小组提供各种形状的三角形,课上让学生将各种三角形分分类。学生在小组讨论、操作实践、交流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按角和边分类有几种情况,并以此来命名……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有了自由探究的空间、自由摸索的时间、自由发挥的舞台、自由展示的天地,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个性得到了张扬,积极的情感得以培养,课堂的生命力在此得到了体现。
四、注重小组合作,提高个人能力
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郭思乐教授提倡的生本教育把小组合作发挥到极致,四人一组,分工明确,合作完成,好中差搭配,互相帮带,共同提高。
在小组合作时,我的具体做法是,四人一组,针对问题开展讨论,每人都说自己的想法,然后汇报。当然也有特殊的情况,全班75人,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展示,因此只能让部分同学进行表述,可对学生而言,对不同问题有些同学表现也不同,有的害怕出错,有的怕表达不清……针对这种情况,我就鼓励他们先开口说话,树立自信,然后再进行正面引导,让他们学会如何表述更准确,再加上组内一些优秀学生的传帮带作用,那些不发言的同学张开了口,那些没有自信的同学举起了手。如我们班上的周子航、颜滔等同学,上课从来不回答问题,通过长时间的训练,他们不仅爱说了,还讲得头头是道,冷不防还有自己的奇思妙想。我想,这些应该得益于小组合作,而扎实有效的讨论不仅活跃了课堂,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个人能力,而就是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受益的还有集体,小组的研讨能力不断提高,而班级的整体素养也逐渐提升。
五、强化练习,有的放矢
把握好了课前预设,精心完成课堂生成这些还不够,因为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环节,要殚智竭力,强化练习。
练习是数学课验证效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它不仅能让知识转化为能力,还能使这种能力转化为一种创造力,因此有效的练习必然会促进能力的提升。
在练习中,我不注重练习的数量,而针对所学知识,注重练习的质量,精选练习题。1.设计练习贴近生活,从实际出发。在课堂上设计贴近生活的练习,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2.设计有趣味性的练习,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3.设计对比性练习,以防产生思维定式。比如在复习路程、速度与时间有关知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两道题进行练习。第一题: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60千米,行了3小时离中点还有4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远?第二题: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60千米,行了3小时离终点还有4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远?虽然一字之差,可是这样的练习能在比较、分析中揭示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会让学生关注细节,收到奇效。
在练习中,我注重练习形式的多样性,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练习,经常设计一些其它形式的练习,如填空、选择、判断,以便调节学生情绪,提高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精力。而在练习中,我有自己的秘密武器,我不在黑板上抄题,而是让学生听题,然后进行填空、选择、判断。我觉得让学生抄题浪费了大量时间,而这种听更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并能迅速抓住重点,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无好处。
在课堂高效的路上,我没有什么新奇的方法,只有一些老套的招式,我一直在努力地让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把知识都会起来,可还是能力有限,虽然班上95%以上的同学喜欢数学,可也有个别同学滥竽充数;虽然多次取得优秀成绩,所有同学成绩优秀,可也有个别同学存在差距;虽然绝大多数同学在合作中讲解头头是道,但也有面对实际问题缺乏应变的时候……
总之,教学是一种经验与创新的整合体,是知识与能力的统一体,我只有加倍努力,来探寻属于我的,真正符合学生发展的方法,以求取得更大的进步,为教育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兴趣习惯合作练习
在教学的路上,我们有很多想说的话,不论是成绩的提升,还是素质的提高;不论是习惯的养成,还是性格的塑造,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习的权利,每一个孩子都有成长的需求,要我们做的也不过就是如何让他们的能力发挥到极限。
而课堂的生成有其基础,不是由着性子的尝试,也不是信马由缰的盲动,更不是大刀阔斧的改革,是老师多年的积淀,也是师生不断磨合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耗费了心血,积蓄了力量。这是智力的竞赛,尤其数学学科,更需要智力的投入。
一、化难为易,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只有对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做到又快又好。好多同学都说数学难学,久而久之,心理上先产生畏惧,遇到丁点困难都会畏缩不前,因此,我给学生灌输一种思想,数学并不难,只要用心分析条件,找到解决问题的抓手,再难的事也就简单了。经过长时间的思想开化,很多学生就不惧怕了,遇到问题他们不是思考如何去抄袭,而是按我传授的方法研究,分析已知与未知,理清思路,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煞费苦心,培养习惯
当学生有兴趣来做事的时候还不是最佳状态,还需要都会他如何做事,因此,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这个阵地如果丢了,那这个仗不打也自败。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更需严格要求自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眼中,因此老师要做好示范,倾听认真有重点,书写整洁有章法,语言准确有条理……这些无一不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因此学生习惯的养成要时刻在课堂中成为关注的焦点。
我在课堂上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有思想开小差的,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的,这些要及时阻止,或一个眼神,或一句提示,或一个动作,收束心神,集中精力。有位同学的家长说她的孩子常给她说,何老师的眼睛真厉害,一个细小的动作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除上课认真听讲外,还需强调书写,不仅要求作业干净整洁,还要有条理。不论是平时还是考试,我的学生必须每一题都要横成行,竖成列,每一题都要整齐划一,一丝不苟地完成,对他们进行严格要求。另外,我还有一个小秘密,老师不要吝惜自己的分数,在测验中,满分100分,我给150分,其中50分为书写分,只要整齐规范的满分试卷我都给150分,孩子们的虚荣心被激发,就自然想着把字写整齐规范了。
当然,做老师的最基本的能力是表达,语言准确,言简意赅是基本功,尤其在表达概念时有重点、有条理,语言简洁、准确更为学生的表达树立榜样,因此,在上课时,常常考虑如何用最有效的语言来教诲学生,也曾殚智竭力。
三、拓宽空间,彰显自我
课堂中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整节课都讲授,而根据心理学对人的注意力的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而小孩子对事物的专注时间会更短,因此在课堂上多些花样,变些形式,最主要的是给他们一些自主的空间。不要总把孩子想得一无是处,要相信学生:我们给学生一个天地,他们会还给我们一个惊喜。
如在前几天教学“认识图形”中三角形的分类时,先安排小组学习,课前为各小组提供各种形状的三角形,课上让学生将各种三角形分分类。学生在小组讨论、操作实践、交流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按角和边分类有几种情况,并以此来命名……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有了自由探究的空间、自由摸索的时间、自由发挥的舞台、自由展示的天地,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个性得到了张扬,积极的情感得以培养,课堂的生命力在此得到了体现。
四、注重小组合作,提高个人能力
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郭思乐教授提倡的生本教育把小组合作发挥到极致,四人一组,分工明确,合作完成,好中差搭配,互相帮带,共同提高。
在小组合作时,我的具体做法是,四人一组,针对问题开展讨论,每人都说自己的想法,然后汇报。当然也有特殊的情况,全班75人,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展示,因此只能让部分同学进行表述,可对学生而言,对不同问题有些同学表现也不同,有的害怕出错,有的怕表达不清……针对这种情况,我就鼓励他们先开口说话,树立自信,然后再进行正面引导,让他们学会如何表述更准确,再加上组内一些优秀学生的传帮带作用,那些不发言的同学张开了口,那些没有自信的同学举起了手。如我们班上的周子航、颜滔等同学,上课从来不回答问题,通过长时间的训练,他们不仅爱说了,还讲得头头是道,冷不防还有自己的奇思妙想。我想,这些应该得益于小组合作,而扎实有效的讨论不仅活跃了课堂,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个人能力,而就是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受益的还有集体,小组的研讨能力不断提高,而班级的整体素养也逐渐提升。
五、强化练习,有的放矢
把握好了课前预设,精心完成课堂生成这些还不够,因为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环节,要殚智竭力,强化练习。
练习是数学课验证效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它不仅能让知识转化为能力,还能使这种能力转化为一种创造力,因此有效的练习必然会促进能力的提升。
在练习中,我不注重练习的数量,而针对所学知识,注重练习的质量,精选练习题。1.设计练习贴近生活,从实际出发。在课堂上设计贴近生活的练习,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2.设计有趣味性的练习,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3.设计对比性练习,以防产生思维定式。比如在复习路程、速度与时间有关知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两道题进行练习。第一题: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60千米,行了3小时离中点还有4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远?第二题: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60千米,行了3小时离终点还有4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远?虽然一字之差,可是这样的练习能在比较、分析中揭示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会让学生关注细节,收到奇效。
在练习中,我注重练习形式的多样性,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练习,经常设计一些其它形式的练习,如填空、选择、判断,以便调节学生情绪,提高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精力。而在练习中,我有自己的秘密武器,我不在黑板上抄题,而是让学生听题,然后进行填空、选择、判断。我觉得让学生抄题浪费了大量时间,而这种听更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并能迅速抓住重点,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无好处。
在课堂高效的路上,我没有什么新奇的方法,只有一些老套的招式,我一直在努力地让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把知识都会起来,可还是能力有限,虽然班上95%以上的同学喜欢数学,可也有个别同学滥竽充数;虽然多次取得优秀成绩,所有同学成绩优秀,可也有个别同学存在差距;虽然绝大多数同学在合作中讲解头头是道,但也有面对实际问题缺乏应变的时候……
总之,教学是一种经验与创新的整合体,是知识与能力的统一体,我只有加倍努力,来探寻属于我的,真正符合学生发展的方法,以求取得更大的进步,为教育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