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活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所具有的独特功效。但是我们对活动寄予的良好愿望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并不都能轻易实现。因此,我们更应重视活动过程的优化。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尝试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多种感官参与
人身心的各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分化性,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想象、思维、记忆、情感。人的一切器官均在学习中担任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思维往往是以动作行动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只有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生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教师要巧妙地启发学生各器官共同协作,让学生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学生动起来后,他们的精神状态就处于主动的、积极的状态中。通过一系列的交流性的语言教学活动,让学生把课堂所传授的知识与生活充分联系起来,并付诸实践,达到交流的目的,使学生学有所用,既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达到培养听说技能的目的。
二、寓教于乐
要让学生好学、乐学,离开了趣味性那是很难想象的。只有学生对英语感兴趣,他才会积极开动脑筋,全身心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所以,英语课堂活动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着眼点,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使用价值。
英语课堂活动不仅要“吸引”学生,使之产生兴趣,更要有意义、有知识性。如果教师不注意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给学生以成就感,那么,兴趣就如无源之水,必然枯竭。因此,教师要运用具有趣味性的知识来吸引学生,把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做到寓教于乐,乐中求知。
三、情境性教学,教师要做一名好“导演”
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才会形象生动,才会有利于理解和掌握。实物情境产生真实感,自做教具情境产生意义联想,黑板简笔画产生幽默感,课堂本身的情境产生直观贴切感。通过创设情境,如说唱对话表演、听音反应动作、游戏比赛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学生得到了及时的鼓励,同时还具备了自己学习的能力。英语课堂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要充当好“导演”的角色,充当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观察者、协调者、控制者以及咨询者,指导学生去主动探索,积极钻研。
四、多种媒体、教具互补
英语课堂活动如果借助直观教具和多种媒体,就能使英语教学更活泼、更有效。除了教科书之外,教师应充分利用简笔画、录音带、录像带、碟片、投影片、电脑课件和自制的一些直观教具,积极地使这些教具活动起来。多种媒体、教具的使用,集声、像、画于一体,信息量大、节奏快,使学生的听觉、视觉同时接受刺激,帮助学生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同时也能强化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教学效率。
五、激励性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活动中要精心保护和培养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和由此萌发出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要给学生创设表现和成功的机会。成功的欢乐是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学生的成就动机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在英语课堂活动上,我注重抓住学生点滴的成功,及时予以表扬,通过口头语言、身体语言、书面语言来激励和鼓励。教师只有把期望带给学生,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学生,满怀信心地相信他们会取得进步,同时注意给予积极性的评价,学生才能处于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开发其潜在能量。
六、因人而异,分层教学
英语课堂活动应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让每个学生的潜力都能得到发展,长处得到发扬。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组织活动。因此,教师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要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要因材施教,使大多学生找到学习的起点,增加各类学生的学习机会,改善学困生陪读的现象。
七、重视课堂提问
1.营造愉悦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参与学习。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把学习引入一种与研究未知问题相联系的气氛中,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情境中来,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是客观事实的存在,同时在心理上造成一个悬念,处于“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实物、实情入手,把抽象的英语知识与生动的生活实际内容联系起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2.重视提问的启发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具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多方面地进行思考,让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能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把问题引向纵深,并最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的提问不能基于简单的判断,要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要具有思考价值。通过巧妙的问题,指引思维的方向,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归纳中受到启迪。
3.注意提问的循序渐进,指导学生系统探究。
课堂提问的难度应适中,不宜过难,否则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无法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究心理,从而使提问失去价值。
另外教师在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时,还应具有机敏的应变能力,对于课堂中出现的“意外”,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前预设,不断调控教学程序,灵活恰当地进行追问,使问题问得明白,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有效地参与英语学习。
一、多种感官参与
人身心的各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分化性,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想象、思维、记忆、情感。人的一切器官均在学习中担任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思维往往是以动作行动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只有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生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教师要巧妙地启发学生各器官共同协作,让学生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学生动起来后,他们的精神状态就处于主动的、积极的状态中。通过一系列的交流性的语言教学活动,让学生把课堂所传授的知识与生活充分联系起来,并付诸实践,达到交流的目的,使学生学有所用,既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达到培养听说技能的目的。
二、寓教于乐
要让学生好学、乐学,离开了趣味性那是很难想象的。只有学生对英语感兴趣,他才会积极开动脑筋,全身心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所以,英语课堂活动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着眼点,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使用价值。
英语课堂活动不仅要“吸引”学生,使之产生兴趣,更要有意义、有知识性。如果教师不注意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给学生以成就感,那么,兴趣就如无源之水,必然枯竭。因此,教师要运用具有趣味性的知识来吸引学生,把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做到寓教于乐,乐中求知。
三、情境性教学,教师要做一名好“导演”
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才会形象生动,才会有利于理解和掌握。实物情境产生真实感,自做教具情境产生意义联想,黑板简笔画产生幽默感,课堂本身的情境产生直观贴切感。通过创设情境,如说唱对话表演、听音反应动作、游戏比赛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学生得到了及时的鼓励,同时还具备了自己学习的能力。英语课堂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要充当好“导演”的角色,充当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观察者、协调者、控制者以及咨询者,指导学生去主动探索,积极钻研。
四、多种媒体、教具互补
英语课堂活动如果借助直观教具和多种媒体,就能使英语教学更活泼、更有效。除了教科书之外,教师应充分利用简笔画、录音带、录像带、碟片、投影片、电脑课件和自制的一些直观教具,积极地使这些教具活动起来。多种媒体、教具的使用,集声、像、画于一体,信息量大、节奏快,使学生的听觉、视觉同时接受刺激,帮助学生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同时也能强化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教学效率。
五、激励性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活动中要精心保护和培养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和由此萌发出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要给学生创设表现和成功的机会。成功的欢乐是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学生的成就动机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在英语课堂活动上,我注重抓住学生点滴的成功,及时予以表扬,通过口头语言、身体语言、书面语言来激励和鼓励。教师只有把期望带给学生,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学生,满怀信心地相信他们会取得进步,同时注意给予积极性的评价,学生才能处于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开发其潜在能量。
六、因人而异,分层教学
英语课堂活动应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让每个学生的潜力都能得到发展,长处得到发扬。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组织活动。因此,教师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要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要因材施教,使大多学生找到学习的起点,增加各类学生的学习机会,改善学困生陪读的现象。
七、重视课堂提问
1.营造愉悦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参与学习。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把学习引入一种与研究未知问题相联系的气氛中,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情境中来,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是客观事实的存在,同时在心理上造成一个悬念,处于“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实物、实情入手,把抽象的英语知识与生动的生活实际内容联系起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2.重视提问的启发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具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多方面地进行思考,让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能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把问题引向纵深,并最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的提问不能基于简单的判断,要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要具有思考价值。通过巧妙的问题,指引思维的方向,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归纳中受到启迪。
3.注意提问的循序渐进,指导学生系统探究。
课堂提问的难度应适中,不宜过难,否则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无法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究心理,从而使提问失去价值。
另外教师在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时,还应具有机敏的应变能力,对于课堂中出现的“意外”,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前预设,不断调控教学程序,灵活恰当地进行追问,使问题问得明白,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有效地参与英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