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分析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dede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指出:“尽量通过问题的选择、提法与安排来激发读者,唤起他的好胜心与创造力,并且给他充分的机会去处理各种各样的研究对象。”目前课堂上仍存在提问简单肤浅、频繁问答;提问脱离学生的实际,启而不发;提问后不留思考时间,自问自答等问题。那么,如何更好地把握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要努力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调控课堂提问的难度,让问题更富探索性
  维果茨基关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课堂提问不宜太易也不宜太难。浅显的随意提问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他们随声附和的回答并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深奥提问又使学生不知所云,难以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因此,教师的提问需要既不露痕迹地将问题的方向、范围巧妙界定,把学生的思路自然引向需要的轨道,又能以此为核心发散开来,鼓励学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问时教师可以采取深题浅问、浅题深问、直题曲问、曲题直问、逆向提问、一题多问等不同方式,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
  例如,在学生证明了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组成平行四边形以后,教师可提出把四边形改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等,则结论如何变化?导致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反过来,若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组成了正方形、菱形、矩形等,则对条件有什么要求呢?这些类比性问题的设计能较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在类比中寻找规律,加强对问题的理解,有利于知识的正迁移。
  二、调控课堂提问的效度,让问题更具有效性
  霍俊菊老师在《浅析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的重建》一书中谈到:“课堂教学不应是上给听课人的,而应是上给学生的,它不仅要培养学生回答细小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对某一方面问题的整体思考能力;不仅要训练学生语言的准确性,还要训练学生表达的条理性、清晰性和思维的完整性……”这番话让人深有感触!教学实践中许多成功的教学经验表明,提问过多不仅繁琐费时,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加回答问题的盲目性,使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得不到化解,从而制约教学目标的实现。那么,如何控制课堂提问的效度呢?笔者认为,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载体,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围绕目标,紧扣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问题设计前教师应事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思考,明确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目标,弄清本节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使设计的问题既突出章节知识重点,又能反映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方式,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建构者。
  例如,“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常规的教材处理是分五课时完成的,分别是“SSS”、“SAS”、“ASA”、“AAS”、“HL”以及灵活运用全等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教材的这种编排很容易让师生接受,教师教起来也顺手,学生听课也不费力,只要能听懂、记住就行,似乎是两全其美的事。但笔者考虑到如果这样按部就班地去上课,学生对于为什么需要三个条件,如何去选择条件,如何去验证所选择的条件是否可行等方面可能不甚理解。为此,笔者深入挖掘教材,在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围绕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创造与重组,抓住“要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几个条件”这个关键点作为切入口,设计以下问题:(1)当两个三角形只有1组角或边相等时,它们全等吗?①画一个300°角的三角形;②画一条3cm边长的三角形;与同学所画图形对比,它们全等吗?(2)当两个三角形有2组角或边相等时,它们全等吗?①两条边对应相等;②两个角对应相等;③一个角、一条边对应相等;与同学所画图形对比,它们全等吗?(3)给出三个条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呢?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开放的探究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猜想、验证、想象和创新,从而通过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设计思考量大的问题,提高了提问的质量和效率。
  三、调控课堂提问的时度,让问题更具思考性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提问之后,要预留足够的准备时间,让学生思考之后有条理地作答。如果教师提出问题之后,立即请学生作答,学生因为没有时间多加思考,因仓促导致紧张,无法回答或错误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长此以往,造成了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和自信心不足,教师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此提问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课堂上,若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无法领悟,教师就应延长等候时间,提出一些辅助性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问题的本质。
  例如,在引导学生探究二次函数y=ax2+bx+c(a≠0)中的系数a、b、c与图像的位置关系时,学生在思考“a、b、c如何影响二次函数图像”这一问题上碰到困难时,教师就可用几何画板软件边绘图边进行如下引导:①若a、b不变,c如何影响二次函数图像?②若a、c不变,b如何影响二次函数图像?③若b、c不变,a如何影响二次函数图像?从而有效地排除学生的思想障碍,拓展思维的广度,提升思维的效度。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重视课堂提问的策略,采取多种提问训练模式,以“说”促“思”,针对不同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特点,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发展全体学生说的才能,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更多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自身的思维水平。
  字无百日功,言需千日熟。提高数学教学提问的艺术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把提问的训练贯穿于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表达数学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激励他们各抒己见,相互补充、相互纠正,让学生回答得有理有序,回答得连贯完整,让学生答出自信,答出智慧,答出精彩。
其他文献
近日,湖北省教育考试学院发布了2014年湖北省高考数学科考试说明。比较2013年和2014年两年的数学科考试说明不难看出:其考试性质、命题指导思想、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
数学学习的效果已不再是会“规范”的解多少数学题目,而是能否应用数学知识思考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理念也倡导了数学课堂要活起来,像语文课堂、地理课堂那样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性的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趣味性强的、参与度高的探索氛围,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而所谓的“活”,是指以开放、探究、自主为主要学习方法的课堂教学形式。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
如何学习好数学这门课并能在考试中考出好的成绩?这个问题一直是所有学生及数学教师们渴望解决的问题,本人从事数学教学30余年,以下就如何学习好数学课程以及如何在学习好数
新课程强调要改变过去以教师的灌输式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数学课程的特点就决定了其学习过程,要有独特观察能力、注意力、思维力和创新力等等。因此在新课程教育背景下,打造数学高效课堂,并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升数学教学质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活跃思维,实现数学教育的最大意义的活动,也是逐步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就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在教学组织和活动设
政工干部的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基层建设的质量,也关系到一个企业能否团结一致、将重心转移到为组织创造经济效益上来.尤其在当前国家着力进行构建和谐社会的形势下,如
很多学生在小学时数学成绩尚可,但到了初中,数学成绩会逐渐下滑,这种情况女生居多。数学成绩跟不上,就会影响学生的整体成绩,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中考和高考,给学生的未来发展带来影响。当前,小学生到了初中,部分学生尤其是女生的数学成了老大难,因此,很多学生怕数学,甚至恨数学,由怕数学、恨数学而导致很多学生和家长恨数学老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所以,我们数学老师要重视、研究这个问题。这里,笔者撇开教材、学
数学是高考的主要科目,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考生的命运,但是现在学生高考数学复习效果不理想情况严重,引起了教育界的极大关注。一、目前国内高考数学复
企业文化的特征和功能rn从理论上讲,企业文化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为保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内外环境氛围设计和提出的,并为企业普遍接受的有关企业经营
初中数学本是一门较为抽象、枯燥的学科,学生们刚从小学数学过渡到初中数学的学习,每个学生对新的学习方式的适应能力不同、掌握知识能力也不同。本文对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在初中数学课堂使用分层教学方式,就是指教师依照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达到全面提升学生数学成绩的目的,也就是要因材施教。教师在使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时,必须要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依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和贯彻落实,给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科学发展观既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求变的基础,又是思想政治工作健康发展的保证.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