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小组合作进行小练笔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in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门县平陵中学
  我尝试把“小组合作学习”与“小练笔”结合起来,开展“小组合作小练笔”教学活动,收到不错的效果。我的教学班有四十八位学生,编成四人小组,共十二个小组。
  一、合作审题
  这里的审题是广义的审题,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审题、立意、构思三个环节。众所周知,作文的审题、立意、构思很重要,它是关乎整个作文成败的的第一步。做好了这一步,即把题意弄清楚了,主旨确定了,作文的思路清晰了,胸有成竹,动笔时就可以一气呵成,写出不错的文章。如果没有做好这一步,写作的时候就会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磕磕绊绊,写一句算一句,纯属凑字数罢了,很难写出什么好作品来。那么如何合作审题呢?简单地说就是“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通过合作讨论,集合小组组员的意见(智慧),理解题意,确定主题,明确思路。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时,结合课文对“清国留学生”和藤野先生的外貌描写,我布置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小练笔,对身边的某个人写一段外貌描写。下面是某个小组合作的实录片段:
  组员A:“写我的爷爷吧,他是典型的农村老爷爷,很有特点。”
  组员B:“写我的妹妹,她瓜子脸,樱桃嘴,扎两个羊角辫,超可爱。”
  组员C:“你的爷爷,你的妹妹,除了你自己,我们几个都不熟悉,不好写,写不好。”
  组员D:“那写我们的老师吧,或者写校门值班室那个老伯伯,我们四人都熟悉,肯定写得好。”
  最后这个小组确定下来,写《语文老师的外貌》。
  所以,合作审题的意义就是聚合小组的智慧,在讨论交流中,增加对题意理解的广度和深度,最终达成统一意见,确定最佳写作方案。
  二、合作写作
  合作写作的过程,一般由一位組员执笔,所有组员参与讨论。通过讨论,选择写作材料,选择文章结构,选择词语句子,选择修辞,选择写作方法,等等。下面也是进行人物外貌描写小练笔时,某个小组写作《班主任的外貌》的实录片段:
  组员A:“班主任的目光就像一把冰冷的刺刀扫过全班,入木三分,令每一个同学不敢动弹,不敢躲避。”
  组员B:“你这是模仿课文《列夫·托尔斯泰》对托尔斯泰眼睛的描写,模仿不错。”
  组员C:“我不赞成这样写。虽然这个句子修辞用得不错,但把班主任和我们当作敌我双方来写,不符实际。”
  组员D:“没有抓住我们班主任的特点来写。我们班主任认真负责,充满青春气息,偶尔还有点顽皮幽默。”
  在这样不断的探究讨论中,主题越辩越明,越辩越精,的确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写作水平。
  三、合作修改
  合作小练笔的作品雏形出来了,下一步就是修改。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如曹雪芹写《红楼梦》就自言“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小组合作的模式,更适于进行作文修改。一个人写文章时,第一时间和第一灵感选择的写作内容、词语、句子、修辞等,都觉得“精妙”“如获至宝”,到修改时都舍不得“割爱”。这时候,只有“旁观者清”,他人的意见往往更能“切中要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雪》这篇课文课后“研讨与练习”有个小练笔:“……你在雪地里做过什么游戏?试写一段文字描述出来。没见过雪的同学可以写想象作文。”班里都是广东的学生,基本没见过雪,都写想象作文。某组写了《打雪仗》,下面是该组合作修改实的录片段:
  组员A:“‘他使劲把一团雪扔过来,打在我脸上,我顿时眼冒金星,不觉一阵昏眩……’这句好像有问题。”
  组员B:“没问题,我觉得描写挺生动的。”
  组员C:“雪团有那么硬吗?能把人打昏?”
  组员D:“有道理,七年级学过的《咏雪》有写‘未若柳絮因风起’,把雪比作柳絮,说明雪很轻。”
  经过一番讨论,最后改成了:“他使劲把一团雪扔过来,打在我脸上,我顿时感到就像一团白色的冰淇淋打在脸上,软软的,凉凉的,抿一抿落在嘴唇上的雪,还真有一丝甜甜的味道……”
  所以,人多力量大,“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合作修改的确是修改作文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合作评价
  合作小练笔完成了,各组展示作品,接受其他组的评价。不一定要对所有小组的作品都开展互评,那样太费时间了。我一般采用随机抽取或轮换的方式,每次合作小练笔只选三到四组的作品开展评价活动。教师展示某组的作品后,各组开展交流讨论,组内有专人记录组员意见,最后形成对他组作品的统一评价意见,由“评价员”代表本组发言。由于是合作评价,众说纷纭,往往褒和贬的意见都很多,从选材立意、结构安排、遣词造句、写作手法甚至标点运用等方面都会给出意见。多开展这样的活动,无论是评价方和被评价方的写作水平都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运用实验来展示有关的科学现象和过程,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典型、更生动、更深刻、更能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的感性认识。它既有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消化巩固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使学生能运用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是科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一、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探究实验教学模式  探究实验教学以实验为基础,观察为前提,探究为核心,以提出问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技术作为强大的认知工具,能集图、文、声、像及动画多种信息方式于一体,能多形式、多角度地展现各种信息,使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融会贯通。这将有利于改变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化学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优势,是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化学老师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此的认识和策略。   一
一、化学知识 蕴藏于生活   在分别讲解了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水和无机盐的功能后,我与学生共同讨论了各种营养物质的缺乏可能产生的后果。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课本知识展开讨论,对营养物质的功能和缺乏可能产生的后果就越来越清楚了,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例如,讨论“补钙、补铁、补锌、补充氨基酸”等问题。全体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学生掌握了各种营养
语文教学中,适当地引进“空白”的艺术,可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语文教学达到其应有的效果。   一、利用教材中的空白,引发学生想象   1. 情节、结构上的“空白”   空白的情节凝聚着作家思想深度,通过填补空白,学生的思维就会打开,天马行空或自由驰骋,有助于学生进入领悟作品的更高层次,增添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如鲁迅的小说《孔乙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尽管国家制定各种法律法规,试图最大限度保护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但是目前,校园欺凌现象、安全事故频发,直接危害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人为因素,也有小学生自身的因素。但总的看来,小学生对生命意识认识浅薄,对生命意识的内容缺乏正确的理解,对生命的真谛无法体会是造成危害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根本原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培养小学生的生命意识,
我校于2013学年开办,围绕“个性化”这一核心,我们开发了兴趣激发的体验活动、劳动与技术培育的实践学习、主题探究式的德育游学活动等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系列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了学生们张扬个性、自主发展的有效助力。  一、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个性化”的理解  1. 课程的个性化。教育面向未来,面向每一个个体。互联网时代,学校教育不再封闭,教育资源也不再单一,开放、多元、合作、共享
绝大多数的小学以完成语文教学目标,完成课程内容,按照任务制定课程教学计划,从而保证完成教学任务,致使教师忽略了对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及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的缺失存在一定的必然性。越来越严格的教育要求语文教学具有全面性,加之小学生的任务过于繁重,学习和课后作业量较多,加上课后学习的时间较少,德育教育缺失已经成为常见现象。但德育教育缺失
一、实行月考制度,为学生提供练习的舞台  由于普通高中音乐专业学科没有正规的教材,因此,各学校音乐专业并没有严格的考试规定和要求,所以,很多时候都是音乐科组或教师自己决定是否举行考试。一些学校由于教师少,干脆平时就不组织考试了,一年就考一次。因此,学生的学习进度及学习效果得不到检验。同时,由于模拟考试少,学生得不到有效的练习和锻炼,所以,学生在面临高考时就会出现怯场、紧张等情况,以致影响发挥,造成
大多数小学生没有独立识词的拼读能力,学习英语靠死记单词字母顺序,或给英语单词加注汉语拼音或汉字,有的单词不会拼读,造成词汇记忆困难。少数学生能够过拼读关,而大多数学生不具备拼读能力,最终导致英语学习障碍。新教材对语音教学要求多了另外一层含义,教学生学习的技巧,学会直呼单词的读音,掌握读音规则,继而诱发学生学会思考以及寻求知识的方法,能根据语音拼读单词的规律及发音规则,说写出简单的单词,做到听音会写
当前,小学生的习作普遍存在模仿抄袭,东拼西凑,缺乏童真童趣,作文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写作中虚造人物形象和实践,移植情节,假话、空话、大话、套话连篇等现象。如何破解当前的作文教学难题呢?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要文章写得像个样儿,应该在拿起笔之前多做准备功夫。准备功夫是写作方面的纯技术的准备,急躁是不成的,秘诀是没有的。实际生活充实了,种种习惯养成了,写文章就会像活水那样自然的流淌了。”这段话中很明显地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