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传授,还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 语文素质教育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掘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非常重要。教学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他们的创新兴趣;通过情境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方法指导,让他们具有创新能力、创新热情,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可以说,如果学生没有了兴趣,我们的全部教学计划都会大打折扣。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加需要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兴趣需要正确的引导与启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珍惜孩子每一次的好奇心与创造的火花,加以有效的引导和启发,激发学生内心的创新欲望,养成敢于创新、乐于创新的习惯。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特质,也是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发挥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二、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课堂氛围的活跃,自古以来都以“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让学生相信教师,教师只有营造更加开放、更加活跃的课堂啊教学环境,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到教学和学习中,才能进行有效的创新。尤其是小学生,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对学生除学习其外的各方面发展也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采用独特的教学方式来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是权威,强调在既定目标下,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不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这种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使学生感到紧张、压抑。人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教材的编写提出疑问,即使学生是错的,教师也要给予鼓励,使学生真正感到师生间的平等、民主与合作。
三、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求异
学贵有疑,疑问是思维的起点,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欲望、才会展开思考,才会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才会获得思想上的独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一切可以质疑的时机,运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和解疑,让学生在疑中学习,在疑中思考,在疑中成长。小学生本身就拥有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好奇心很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制造各种悬念,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一些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疑问,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进行不断探索和创新。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某一问题可以有几种解决方法,而教师只提供学生一种解决方法,当这一解决方法向学生讲解完成之后,教师应告诉学生这一问题还有其他解决办法,并且对找到解决方法的学生给予奖励。这时候小学生天生的好强心就会促使他们对问题进行积极思考,通过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可以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发现事物的奥妙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提问。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作为认识事物的基础,教师要想培养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的能力,因为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始发因素。一般而言,善于观察的人,会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别人无法获得的知识,当善于观察的学生与一般学生在做同一道题目时,善于观察的人会从问题中发现多种解决方法,而不善于观察的人则只能解决问题的表面,无法深入到问题的内涵之中。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本身的好奇心就很强,若教师在课堂上能够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阅历浅、知识面较窄,因而常常为写作为而发愁,为解决小学生写作问题,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知道和了解他们日常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只要平时细心观察就可以在无意间发现很多新事物,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作文题材获取的问题。此外,教师也可以定期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与联想,并且将所想象的事物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相结合记录在笔记本上。通过教师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创新途径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单靠课堂的45分钟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各方面品质和个性都是在学生实践活动过程中得以体现的,因此,教师应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课内走向课外,把社会变成一个大语文的课堂,充分拓展学生的创新空间。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丰富学生的知识素养;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体会语文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同时,应营造较为宽松和开放的教学氛围,这样学生才能形成一种自由的主动的探索心态,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实践之中,从而在不断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教师应该努力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思路,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品质,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秀莲.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1).
[2]牙志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3;99).
[3]朱广锟.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小学科学:教师.2013;(8).
【关键词】小学 语文素质教育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掘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非常重要。教学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他们的创新兴趣;通过情境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方法指导,让他们具有创新能力、创新热情,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可以说,如果学生没有了兴趣,我们的全部教学计划都会大打折扣。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加需要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兴趣需要正确的引导与启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珍惜孩子每一次的好奇心与创造的火花,加以有效的引导和启发,激发学生内心的创新欲望,养成敢于创新、乐于创新的习惯。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特质,也是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发挥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二、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课堂氛围的活跃,自古以来都以“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让学生相信教师,教师只有营造更加开放、更加活跃的课堂啊教学环境,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到教学和学习中,才能进行有效的创新。尤其是小学生,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对学生除学习其外的各方面发展也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采用独特的教学方式来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是权威,强调在既定目标下,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不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这种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使学生感到紧张、压抑。人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教材的编写提出疑问,即使学生是错的,教师也要给予鼓励,使学生真正感到师生间的平等、民主与合作。
三、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求异
学贵有疑,疑问是思维的起点,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欲望、才会展开思考,才会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才会获得思想上的独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一切可以质疑的时机,运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和解疑,让学生在疑中学习,在疑中思考,在疑中成长。小学生本身就拥有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好奇心很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制造各种悬念,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一些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疑问,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进行不断探索和创新。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某一问题可以有几种解决方法,而教师只提供学生一种解决方法,当这一解决方法向学生讲解完成之后,教师应告诉学生这一问题还有其他解决办法,并且对找到解决方法的学生给予奖励。这时候小学生天生的好强心就会促使他们对问题进行积极思考,通过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可以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发现事物的奥妙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提问。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作为认识事物的基础,教师要想培养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的能力,因为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始发因素。一般而言,善于观察的人,会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别人无法获得的知识,当善于观察的学生与一般学生在做同一道题目时,善于观察的人会从问题中发现多种解决方法,而不善于观察的人则只能解决问题的表面,无法深入到问题的内涵之中。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本身的好奇心就很强,若教师在课堂上能够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阅历浅、知识面较窄,因而常常为写作为而发愁,为解决小学生写作问题,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知道和了解他们日常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只要平时细心观察就可以在无意间发现很多新事物,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作文题材获取的问题。此外,教师也可以定期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与联想,并且将所想象的事物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相结合记录在笔记本上。通过教师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创新途径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单靠课堂的45分钟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各方面品质和个性都是在学生实践活动过程中得以体现的,因此,教师应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课内走向课外,把社会变成一个大语文的课堂,充分拓展学生的创新空间。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丰富学生的知识素养;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体会语文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同时,应营造较为宽松和开放的教学氛围,这样学生才能形成一种自由的主动的探索心态,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实践之中,从而在不断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教师应该努力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思路,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品质,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秀莲.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1).
[2]牙志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3;99).
[3]朱广锟.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小学科学:教师.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