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然而,农村学校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学校图书室基本上无人问津,这一现象的产生是因为教师们对阅读的认识不到位,学生没有阅读兴趣,没有获得审美体验。没有把学生引上路。作为语文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树立榜样。课内要把握阅读特点,注意引导,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方法和习惯。“课内悟方法,课外求发展”。推进学生的阅读量。
【关键词】认识转变方法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农村学校教育十分重视,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上都下了大力气,就边远偏僻的我校(镇中心小学)而言,专门建了图书室,配备了近万册图书,学校派专人负责,然而教师学生基本上是无人问津。这一奇怪现象笔者与教师们闲聊,得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正事都做不快,还管那些。我调查了周边学校,得出了同样的结果——摆设。
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阅读的地位和作用,课内要把握阅读特点,注意引导,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方法和习惯。课外,要做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为学生树榜样,做好他们的引路人。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这个角色呢?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1、要正确认识阅读与学生的发展的关系
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并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了成功之路。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习语言文字和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课程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而积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广泛阅读和识记背诵。历代的文学大师,无不满腹经纶,具有很好的记诵功底。
“读”是一把钥匙,能从“读”中开启学习语文智慧的大门,步入语言学习运用的殿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都已经在千百年前很诗意地告诉了我们这其中的奥秘。“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要想一个没有广泛的积累和视界融合的孩子做到下笔洋洋洒洒如有神,开口若滔滔江河是不可能的。
2正确认识“闲书”
“闲书”是孩子们喜欢的读物。不同认知水平和不同阅历的孩子喜欢不同的“闲书”。他们从读“闲书”中得到了快乐,得到了幸福感。然而,很多人担心这样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不让他们读,不让他们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知道,很多有名的作家就是从读闲书开始的,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季羡林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他,可是不让他看闲书,他就放学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当代小说家叶文玲最早的读物是被孩子们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后来是连环画,渐渐地连环画这类的小书已不能满足她,才找到了小镇文化站读书。作为孩子,他们的阅历浅,很多文章很难使他们产生共鸣。我们不尊重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怎么能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这其实就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不但要让他们看,还要为他们提供方便,提供保障。使他们从中获得审美体验,获得幸福感。
3、正确认识“读书”与语文成绩的关系
许多家长许多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把课本以外的书都归为闲书。他们怕影响孩子的考试成绩而不准看,更不要说买。让他们看的买的都是些教辅资料。著名的教育改革家李希贵先生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让自己上初一的儿子和上初三的侄女同时参加高三基本语文考试,并将试卷严格密封,混同在其他试卷中一起批阅,结果他儿子考了82分,侄女考了85分,这样的成绩是怎么来的呢?用李希贵的话说:“这丝毫没什么值得惊喜的,语文能力从来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主阅读、感悟出来的……知识视野狭窄,语言积累贫乏提高语文能力岂不是一句空话?”进行海量阅读实验的韩兴娥老师让学生三年学完六年的语文课本,并参加与六年级的考试,结果平均分不比六年级的差多少,事实强于雄辩,数据说明问题。这些鲜活的事例无不证明了阅读与语文教学成绩的密切关系。这与中国语言学家,近代汉语学的拓荒者和奠基人吕叔湘先生说的:“三分课内,七分课外”的观点不谋而合。
二、做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为学生树榜样
叶圣陶先生说:“惟有教师,喜读善写,乃能引导学生善读善写,会读会写、乐读乐写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养”罗兰说:“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已心中有阳光。”过去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如果自己都不知道曹文轩,不去读《草房子》;如果自己都不读《点灯人》不去了解斯蒂文森,又如何去和学生交流讨论?又怎样去引导、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呢?教师要自觉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蒋军晶老师说:“我觉得一个语文老师,就应该是一个热情的阅读者,在不断的阅读中形成自己的兴趣与眼光,并且热衷把好的作品推荐给孩子。”
三、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1、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学中,应由教师的指令性转为学生的选择性,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进行多种形式感情朗读,如比赛读、分角色读、边演边读、配乐读、师生共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学生主体了,积极性也就高了。
2、课内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崔峦说得好:“课内悟方法,课外求发展”。教师不应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课堂上利用这些例子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不识的字查字典,不懂的词找工具书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告诉他们上网百度。还要训练他们读书的方法:浏览性的泛读、品味性的精读、探求性的速读。教给学生写读书笔记的方法:摘抄原文、提纲式摘录、写读后感、圈点勾画、作批注、作卡片、进行再创作、边读边思考等等。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理解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还要体会蕴含在语言中的感情,特别是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对学生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如《草原》一课教学中,教师课前可播放赞美草原的歌曲,播放描绘草原景色的课件,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起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段时,抓住景物品词句,先读出感受再读出情感,从而体会作者老舍先生是如何触景生情的,然后把作者的感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后面描写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时,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当然,这些方法不可能一下子就教给他们,要根据学段要求,逐一进行,渐渐养成,螺旋上升。 3培养阅读兴趣 一是利用文本,教师先要作为一般读者阅读,“钻进去”“潜心会本文”“披文以入情”,喜怒哀乐,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及思考练习的提示,再对课文语言来一番“虚心涵咏、切己体察”,引学生入境,使他们获得一些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是建立交流平台。开展“故事会”“读书交流”等活动,把学生们从书中得到的动人的故事、所记录的、能背诵的、优美的句段和诗词之类的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特别注意的是人多的班级要分成很小的组,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课外学习的兴趣,行成一种课外阅读氛围。特别是“讲故事”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因此,我们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故事迁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以此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的延伸发展,激发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 三是介绍好书给学生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首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一般地,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中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的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说理性较强的读物给学生阅读。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利用教材这个例子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地思考的习惯。在阅读教学中,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 5、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教会学生做笔记以后就得训练,再利用文本进行长期的训练,教师不断的指导,使他们不但会还要养成习惯。还有用眼习惯、用脑习惯我们也要注意使学生养成。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十年语文课程改革的反思》作者:崔峦 [4]《我的“长生果”》作者:叶文玲 [5]《小苗和大树的对话》作者:张钫 [6]《做儿童阅读的点灯人》作者:谭清平
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阅读的地位和作用,课内要把握阅读特点,注意引导,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方法和习惯。课外,要做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为学生树榜样,做好他们的引路人。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这个角色呢?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1、要正确认识阅读与学生的发展的关系
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并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了成功之路。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习语言文字和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课程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而积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广泛阅读和识记背诵。历代的文学大师,无不满腹经纶,具有很好的记诵功底。
“读”是一把钥匙,能从“读”中开启学习语文智慧的大门,步入语言学习运用的殿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都已经在千百年前很诗意地告诉了我们这其中的奥秘。“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要想一个没有广泛的积累和视界融合的孩子做到下笔洋洋洒洒如有神,开口若滔滔江河是不可能的。
2正确认识“闲书”
“闲书”是孩子们喜欢的读物。不同认知水平和不同阅历的孩子喜欢不同的“闲书”。他们从读“闲书”中得到了快乐,得到了幸福感。然而,很多人担心这样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不让他们读,不让他们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知道,很多有名的作家就是从读闲书开始的,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季羡林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他,可是不让他看闲书,他就放学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当代小说家叶文玲最早的读物是被孩子们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后来是连环画,渐渐地连环画这类的小书已不能满足她,才找到了小镇文化站读书。作为孩子,他们的阅历浅,很多文章很难使他们产生共鸣。我们不尊重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怎么能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这其实就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不但要让他们看,还要为他们提供方便,提供保障。使他们从中获得审美体验,获得幸福感。
3、正确认识“读书”与语文成绩的关系
许多家长许多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把课本以外的书都归为闲书。他们怕影响孩子的考试成绩而不准看,更不要说买。让他们看的买的都是些教辅资料。著名的教育改革家李希贵先生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让自己上初一的儿子和上初三的侄女同时参加高三基本语文考试,并将试卷严格密封,混同在其他试卷中一起批阅,结果他儿子考了82分,侄女考了85分,这样的成绩是怎么来的呢?用李希贵的话说:“这丝毫没什么值得惊喜的,语文能力从来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主阅读、感悟出来的……知识视野狭窄,语言积累贫乏提高语文能力岂不是一句空话?”进行海量阅读实验的韩兴娥老师让学生三年学完六年的语文课本,并参加与六年级的考试,结果平均分不比六年级的差多少,事实强于雄辩,数据说明问题。这些鲜活的事例无不证明了阅读与语文教学成绩的密切关系。这与中国语言学家,近代汉语学的拓荒者和奠基人吕叔湘先生说的:“三分课内,七分课外”的观点不谋而合。
二、做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为学生树榜样
叶圣陶先生说:“惟有教师,喜读善写,乃能引导学生善读善写,会读会写、乐读乐写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养”罗兰说:“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已心中有阳光。”过去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如果自己都不知道曹文轩,不去读《草房子》;如果自己都不读《点灯人》不去了解斯蒂文森,又如何去和学生交流讨论?又怎样去引导、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呢?教师要自觉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蒋军晶老师说:“我觉得一个语文老师,就应该是一个热情的阅读者,在不断的阅读中形成自己的兴趣与眼光,并且热衷把好的作品推荐给孩子。”
三、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1、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学中,应由教师的指令性转为学生的选择性,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进行多种形式感情朗读,如比赛读、分角色读、边演边读、配乐读、师生共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学生主体了,积极性也就高了。
2、课内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崔峦说得好:“课内悟方法,课外求发展”。教师不应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课堂上利用这些例子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不识的字查字典,不懂的词找工具书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告诉他们上网百度。还要训练他们读书的方法:浏览性的泛读、品味性的精读、探求性的速读。教给学生写读书笔记的方法:摘抄原文、提纲式摘录、写读后感、圈点勾画、作批注、作卡片、进行再创作、边读边思考等等。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理解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还要体会蕴含在语言中的感情,特别是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对学生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如《草原》一课教学中,教师课前可播放赞美草原的歌曲,播放描绘草原景色的课件,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起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段时,抓住景物品词句,先读出感受再读出情感,从而体会作者老舍先生是如何触景生情的,然后把作者的感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后面描写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时,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当然,这些方法不可能一下子就教给他们,要根据学段要求,逐一进行,渐渐养成,螺旋上升。 3培养阅读兴趣 一是利用文本,教师先要作为一般读者阅读,“钻进去”“潜心会本文”“披文以入情”,喜怒哀乐,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及思考练习的提示,再对课文语言来一番“虚心涵咏、切己体察”,引学生入境,使他们获得一些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是建立交流平台。开展“故事会”“读书交流”等活动,把学生们从书中得到的动人的故事、所记录的、能背诵的、优美的句段和诗词之类的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特别注意的是人多的班级要分成很小的组,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课外学习的兴趣,行成一种课外阅读氛围。特别是“讲故事”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因此,我们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故事迁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以此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的延伸发展,激发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 三是介绍好书给学生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首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一般地,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中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的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说理性较强的读物给学生阅读。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利用教材这个例子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地思考的习惯。在阅读教学中,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 5、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教会学生做笔记以后就得训练,再利用文本进行长期的训练,教师不断的指导,使他们不但会还要养成习惯。还有用眼习惯、用脑习惯我们也要注意使学生养成。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十年语文课程改革的反思》作者:崔峦 [4]《我的“长生果”》作者:叶文玲 [5]《小苗和大树的对话》作者:张钫 [6]《做儿童阅读的点灯人》作者:谭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