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在数学学习中有成功的体验,人人都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创设体验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体验,自我探索,自我发展。在体验中理解、掌握、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下面谈谈本人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注重“三体验”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课前体验,让学生初步了解新课内容
小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很多知识在课内学起来并不容易理解和掌握,这就需要教师教学前创设恰当的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通过收集、了解或动手制作等,从诸多方面取得相应数学素材,为学习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1.引导预习新课,体验教材与实际的应用。例如,在教学“利息”,“利率”这一内容之前,让学生先预习课本内容,了解教材中所要学的知识,同时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在课前进行一次存钱活动的体验。学生在存钱时,从中了解到储蓄的有关知识,如定期、活期等储蓄的种类以及国债、教育基金、个人存款利息、利率的有关计算等等。当学生有了这种亲身体验,知道教材内容在实际中的应用,在课内学习新知识时,便能兴趣盎然、轻松掌握。特别是对于有关存款时利息的计算,牢固地掌握了什么情况下该扣除利息税,什么情况下不要扣除利息税。
2.引导收集信息,体验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课前让学生收集长方体、正方体若干个,并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有关特点,在这基础上要求学生动手制作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通过收集以及看、摸、想、做,初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的特征,从而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课中体验,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课前的体验只是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而课中的体验才是达到理性的升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握时机,让学生“想”、“问”、“议”,体验数学,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
l.“想”的体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学中,可采用“教师引在前、讲在后,学生想在前、听在后”的方法,大胆放手让学生开动脑筋。凡是学生经过思考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教师不要随意超前提示。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首先由学生回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然后引导学生看书自学,让学生想一想遇到小数加减法时该怎样算?为什么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并要求尝试练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式题,最后由教师点拨讲解。这样,学生便轻松掌握了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的道理。
2.“问”的体验。“学贵有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和敢于发问的精神,鼓励学生抓住关键、善提问题。尤其是成绩差、胆子小的后进生,更应提供他们体验发问的机会,通过发问,了解他们的疑难之处,以便教师及时引导帮助。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比较大小后,让学生质疑,此时有位学生提出为什么0.9=1?而不是0.9<1?这个问题提得真好,教师当场表扬了提问题的同学,促进了其他同学积极思考,达到共同解决问题的目的。
3.“议”的体验。所谓“议”就是教师创设平等交流的平台,灵活组织个人、小组以及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共同学习,相互切磋。对于一些解题思路、方法等问题,要多让学生议,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畅所欲言,允许失败,以达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协同发展的目的。
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时,教师不急于引导、讲解,而是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然后小组长汇报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有的说: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比较;有的说: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后再进行比较;还有的说通过画线段图后再进行比较。通过一番汇报,学生懂得了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多种方法,然后引导学生把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大家归纳出较可行的方法: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通分)之后进行比较大小比较简单易行。最后教师引导看书对照,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掌握新知识。
三、课后体验,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课后体验是课中体验的延续。它的关键是教师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开放性、发现性、思考性等贴近生活的综合性问题,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去体验解决,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例如,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新课后,教师设计了一道思考题让学生解决。题目:“王大爷家有三个儿子,他临终前想把家中仅有的17亩田分给儿子们,大儿子既孝顺又能干,分得总数的2/3,二儿子分得总数的1/6,小儿子分得总数的1/9。请你帮他算一算,王大爷的三个儿子各得几亩地?(每个儿子得到的亩数是整数)”学生看题后,有的说:“17亩的,乘得的积根本不可能是整数。”有的说:“这王大爷脑子糊涂了,一是分得不够合理,二是不可能使他们分到的亩数是整数。”此时,同学们正讨论得激烈的时候,有两位同学争着说:“老师我会做,把17亩地假设为18亩,这样大儿子应得18×2/3=12(亩),二儿子应得18×1/6=3(亩),小儿子应得18×1/9=2(亩),三个儿子分到田的亩数加起来正好是17亩。”此时,班上的同学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都用敬佩的目光看着这两位同学。
设计这样的练习,不仅符合“最近发展区”的规律,让学生有掂起脚来摘果子的乐趣,同时也带动了中、下生的积极思维,从而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课前体验,让学生初步了解新课内容
小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很多知识在课内学起来并不容易理解和掌握,这就需要教师教学前创设恰当的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通过收集、了解或动手制作等,从诸多方面取得相应数学素材,为学习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1.引导预习新课,体验教材与实际的应用。例如,在教学“利息”,“利率”这一内容之前,让学生先预习课本内容,了解教材中所要学的知识,同时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在课前进行一次存钱活动的体验。学生在存钱时,从中了解到储蓄的有关知识,如定期、活期等储蓄的种类以及国债、教育基金、个人存款利息、利率的有关计算等等。当学生有了这种亲身体验,知道教材内容在实际中的应用,在课内学习新知识时,便能兴趣盎然、轻松掌握。特别是对于有关存款时利息的计算,牢固地掌握了什么情况下该扣除利息税,什么情况下不要扣除利息税。
2.引导收集信息,体验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课前让学生收集长方体、正方体若干个,并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有关特点,在这基础上要求学生动手制作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通过收集以及看、摸、想、做,初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的特征,从而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课中体验,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课前的体验只是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而课中的体验才是达到理性的升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握时机,让学生“想”、“问”、“议”,体验数学,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
l.“想”的体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学中,可采用“教师引在前、讲在后,学生想在前、听在后”的方法,大胆放手让学生开动脑筋。凡是学生经过思考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教师不要随意超前提示。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首先由学生回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然后引导学生看书自学,让学生想一想遇到小数加减法时该怎样算?为什么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并要求尝试练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式题,最后由教师点拨讲解。这样,学生便轻松掌握了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的道理。
2.“问”的体验。“学贵有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和敢于发问的精神,鼓励学生抓住关键、善提问题。尤其是成绩差、胆子小的后进生,更应提供他们体验发问的机会,通过发问,了解他们的疑难之处,以便教师及时引导帮助。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比较大小后,让学生质疑,此时有位学生提出为什么0.9=1?而不是0.9<1?这个问题提得真好,教师当场表扬了提问题的同学,促进了其他同学积极思考,达到共同解决问题的目的。
3.“议”的体验。所谓“议”就是教师创设平等交流的平台,灵活组织个人、小组以及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共同学习,相互切磋。对于一些解题思路、方法等问题,要多让学生议,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畅所欲言,允许失败,以达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协同发展的目的。
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时,教师不急于引导、讲解,而是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然后小组长汇报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有的说: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比较;有的说: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后再进行比较;还有的说通过画线段图后再进行比较。通过一番汇报,学生懂得了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多种方法,然后引导学生把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大家归纳出较可行的方法: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通分)之后进行比较大小比较简单易行。最后教师引导看书对照,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掌握新知识。
三、课后体验,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课后体验是课中体验的延续。它的关键是教师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开放性、发现性、思考性等贴近生活的综合性问题,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去体验解决,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例如,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新课后,教师设计了一道思考题让学生解决。题目:“王大爷家有三个儿子,他临终前想把家中仅有的17亩田分给儿子们,大儿子既孝顺又能干,分得总数的2/3,二儿子分得总数的1/6,小儿子分得总数的1/9。请你帮他算一算,王大爷的三个儿子各得几亩地?(每个儿子得到的亩数是整数)”学生看题后,有的说:“17亩的,乘得的积根本不可能是整数。”有的说:“这王大爷脑子糊涂了,一是分得不够合理,二是不可能使他们分到的亩数是整数。”此时,同学们正讨论得激烈的时候,有两位同学争着说:“老师我会做,把17亩地假设为18亩,这样大儿子应得18×2/3=12(亩),二儿子应得18×1/6=3(亩),小儿子应得18×1/9=2(亩),三个儿子分到田的亩数加起来正好是17亩。”此时,班上的同学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都用敬佩的目光看着这两位同学。
设计这样的练习,不仅符合“最近发展区”的规律,让学生有掂起脚来摘果子的乐趣,同时也带动了中、下生的积极思维,从而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