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建设的思考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o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用技术课程作为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中一种充满使命、充满挑战的新课程,有其独特的课程特性与教育价值。但是,从2016年广东省通用技术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来看,我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情况不容乐观,通用技术课程建设仍然举步维艰,教育效果十分令人担忧。
  一是从教师现场说课展示的情况看,存在以下问题:
  1. 教学目标制定详略不当,重点、难点模糊不清,学法、教法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
  2. 教学内容缺乏生本化加工,过于关注知识点,指导知识和概念孤立、静止。
  3. 教学形式和教学风格上过于模式化、格式化,缺乏个人创造。
  4. 有个别教师甚至连说课的基本要求都不清楚,根本不是说课,而在“背课”或“读课”。
  二是从教师现场设计制作展示的情况看,存在以下问题:
  1. 部分教师没有清晰的设计思想,作图不规范;混淆了技术设计与艺术设计的区别,出现了“技术设计”异化为“美工制作”的现象。
  2. 部分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工具的使用不规划、不熟练。
  3. 在“创意鸟笼”的现场设计制作中,有个别教师毫无创意,作品设计侧重于“功能”的实现,缺少“设计”的内涵,制作的意义仅是提高木工技艺而已。
  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素养是学生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概括了通用技术课程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5个方面。核心素养不只是课程目标,还是一种崭新的课程观。那么,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如何推进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建设,培养学生形成课程核心素养?
  一、强化行政执行力,植根核心素养教育之本
  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是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举措,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通用技术是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国家《新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指出:通用技术课程设置是国家意志,是法律行为,是学生学习的权利,是学校创新特色的一个增长点,各学校应依法开设,开足、开好。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设置仍很不合理,很多学校没有按国家课程计划要求设置,这不符合国家教育要求,违背了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不利于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甚至有的普通高中至今还没有开设通用技术课程。从2016年全省高中通用技术教师教学基本功交流展示活动来看,参加本次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决赛的教师至少应有48名,但只有33名,占总数的68.8%,21个地级市居然有5个地级市没有教师参加决赛,占23.8%。
  技术教育是全面教育及终身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立德树人”和促进学生技术核心素養形成的重要载体,对国家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中华民族技术素养的提高和现代公民的社会性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强技术创新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技术教育具有提高学生技术素养和促进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综合功能,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全民族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顾建军博士曾说:“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但它首先是局长工程、校长工程。它是检验一个地区、一个学校教育文化、领导理念、办学方向、政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此,我们必须强化行政执行力,增强课程意识,提高对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认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发挥教育行政职能作用,切实履行职责,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建立开课监督机制,要对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开设情况施行问责制度,对没有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中学校长进行问责。绝不允许对国家规定的课程设置规定置若罔闻、敷衍了事的现象存在。加强教育督导评估机制建设,把通用技术课程建设真正落实到教育“创强”、教育现代化创建等评价指标,纳入民生工程指标,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前行的动力。正确理解和深刻认识通用技术课程的意义,是推动课程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是推动核心素养教育的原动力。在现有体制下,领导的重视可以决定师生对通用技术课程价值认识的取向。作为学校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国家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本着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国家长远目标考虑,重视和支持通用技术,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师生转变观念。切实遵循国家高中课程方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依法开好通用技术课程,保障课时。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有条件的学校还要开设选修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要。通用技术教育由于自身的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能力培养的有效补充。因此,要摆正通用技术教育与高考的关系。抓好通用技术教育与抓高考并不矛盾,而是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同时,在提升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上,学校必须有坚实的组织领导和严格的制度保障,积极探索现代教育制度,强化课程开发的管理力度,用强有力的组织推动来确保落实。
  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铸就核心素养教育之源
  教师是教育理想和理想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转化者的重要角色。目前,我省通用技术教师队伍非常薄弱,很多学校专职通用技术教师比较少,而这些教师中有很多都是从其他学科转职而来,专业化程度比较低。同时,教师队伍很不稳定,应急、临时指派现象普遍存在。再者,教师几乎没有可以借鉴的教学经验。因而,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铸就核心素养教育之源的根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通用技术教师队伍建设,选派优秀教师担任通用技术的教学,并通过开展通用技术教师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技术专业水平。学校要加强通用技术学科组建设,强化学科组集体备课制度,通过教师们的积极思考、交流,解决和克服思想上、操作上的问题和困难。通用技术教师要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专业教师。   现代教学理念要求教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且善用现代的教学理念设计通用技术课,通过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修养,提高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能力。最高层次的教师就是由理论实践上升到人文精神、技术素养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通用技术教师不仅要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还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具备一定的理论修养,具备鲜明的课程意识,有着广博的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因此,通用技术教师要认真参加专项培训,打好课程理论基础,真正参与到培训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对话和交流,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教学技能;认真研读《技术课程标准》和教材,坚持自觉学习专业知识,深刻理解什么是通用技术的核心素养及其特征。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校本、校外),虚心学习,博采众长。认真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学会熟练使用各种常用工具,了解一些先进的加工工具,以及各種常见的加工工艺,并且要自己尝试设计并加工一些创意作品,在不断地设计与使用各种工具加工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及熟练掌握各种技能。要坚持进行教学反思,注意积累教学资源,促进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持续提高。
  三、加大实践实施建设力度,夯实核心素养教育之基
  通用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意在培养学生通用技术的思想和方法,增强学生动手与创造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从“动手做”到“动脑做”,从技术制作到技术设计,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
  对于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国家规定了必备的教学设备和工具配备要求。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很多学校存在教学设备和资源紧缺的现象。很多学校没有专用的通用技术实验室,即便有专用的实验室,也只是简单地配备一些仪器、设备,这远远满足不了通用技术教学和实践的需求。为通用技术课程配置必要的基本设备与工具是开展正常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一是建设通用技术实验室,为通用技术课程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通用技术实践项目活动是通用技术课程中不可缺少的,学生对某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最终都要通过实践来真正地实现。而一间合理的通用技术实践室是培养学生物化能力的基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想方设法,积极筹措资金,加大通用技术课程资源建设力度,严格按照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规定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实验室组建标准和实验教学的指导意见,建立标准化的实验室(包括实验器材的配备),完成技术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二是加强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为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提供有力支撑。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来支持,因此,要加强通用技术课程资源库建设,整合资源,协同发展,打破学校的围墙界限,为课程教学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学校要开发、整合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人力资源,学校有技术专长的其他学科教师、技师,社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工程师、建筑师、农技师、计算机技术员),有技术专长的社区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士等都可聘用为通用技术课程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家长等在通用技术方面的知识、资料、经验和实践能力,引导并促使他们与学生一起参加技术学习和技术试验活动,使学生家长等也成为培养学生技术学习兴趣和帮助学生施展技术才华的课程资源,从而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内外各种物质资源。校园、土地、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劳动技术课专用教室,均可作为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场所。大力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技术教育基地(中心)等的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社区与学校共建等形式建立当地的技术教育基地(中心)。技术教育基地(中心)的创建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力求做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四、打造高效课堂,塑造核心素养教育之魂
  课堂是通用技术教学的主阵地、主战场,教师应想方设法向课堂要质量,因为教学质量的高低既关系到学生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提高的快慢,也直接决定了通用技术教学的成败。在通用技术教师基本功交流展示活动中,一个地级市有1~2名教师代表参加决赛,但整体水平仍然不高,甚至有个别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操作技能真的不敢恭维。那么,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加强课堂教学效率,提高通用技术教学质量呢?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未来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而通用技术中的核心素养是使学生成为解决实践问题的推动者,如何在通用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每一个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在课堂上无声地渗透通用技术的五个核心素养教育,是每个通用技术教师应尽的义务。因此,必须基于核心素养而更新教学理念、重塑教育目标、重构教学行为、重组教学组织形式,塑造核心素养教育之魂。
  一是加大教育科研工作力度,促进通用技术课程科学发展。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这就需要教师经常进行实践教学工作,而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对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及时地发现并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各级教育研究部门要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力度,举行专家报告会、教学研讨会等,开展有关项目的教育科学研究等,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校可以通过和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开展一些相关的教学教研活动来总结和推广优秀教学经验,帮助通用技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从而提高通用技术教学质量。鼓励通用技术教师进行科研课题研究,并为他们创造条件,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
  二是构建“以核心素养为本”的通用技术课堂,提升学生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用技术课程目标明确提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获得主动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和高质量生活所必需的技术核心素养,实现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要落实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必须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要凸现目标性、彰显整合性、呈现选择性。把核心素养贯彻到教学中,就是把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思想体现在教学中去,真正体现课堂的育人功能。落实核心素养,一方面,要遵循知识内在的逻辑规律进行有效学习,真正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另一方面,要遵循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把学习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健全人格,让学习者真正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核心素养为统领,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把握通用技术学科的本质,创设真实学习环境,关注学生技术经验的建构、技术思维的形成和技术文化的感悟等的有机统一;精选课程内容,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教学设计和实施水平;不断改善教学方式,拓宽课堂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充分体现通用技术课程特色,突出教学理念,诠释教学设想,体现教学能力,展现教学风采,将核心素养具体到教学内容、可操作到具体的教学行为,努力形成与自身人格、修养、学识相适应的教学特色,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认识、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通用技术是知识与技术整合的新课程,它不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更注重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操作技术及符合时代发展需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注重学生技术的利用与创造。通用技术核心素养是学生在通用技术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的特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主要依靠学生自我的活动和体验。所以,通用技术教学需要教师搭建一个教育平台,让学生密切地联系现代人生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且能够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而这也是通用技术教学的一大特色理念。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立足技术实践活动,面向现实生活和真实世界,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积极创造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自进行观察、设计、制作和试验,让学生围绕某一设计问题进行调查、访谈,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的操作技能。要特别强调学生的全员性和全程性参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技术实践中来,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使学生的技术学习过程成为主动构建知识、不断拓展能力、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亲历过程,才能陶冶学生的人格境界,课堂才可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技术素养的养成和提升是通用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为此,教学时应注意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关注不同技术素养水平学生的发展,增强学生技术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要把握好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评价组织,使目标、教学、评价三者一致。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音乐新课标明确指出,“重视音乐实践活动”是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但音乐实践活动真的重视了吗?中学每周仅有一节音乐课,学生很难有充分的时间和较多机会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开展音乐第二课堂,音乐实践活动才能真正蓬勃开展,学生的音乐素养才能得到充分提升。如何开展中学音乐第二课堂?本文将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学音乐;第二课堂;音乐实践  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
【摘要】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一个关键目标是要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强化,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强化的前提是以学生为本,并且把哪些教学内容是具有创新意识给整理出来,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大胆猜测与思考的兴趣给激发出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能够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此同时把教学质量提高,可更好的满足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求,从而为国家的将来提供更好的创新型人才。  
近年来,素质教育逐渐成为主流,而应试教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从历年高考的评卷情况来看,很多考生的化学学科素养普遍不高,这对考生以后的发展无疑是不利的。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在平时的解题教学中,贯彻落实科学性、全面性、准确性、简洁性的解题精神,从而达到提高化学学科素养的目的。  一、科学性  所谓科学性,即要求解题时
【摘要】小学生阅读中的摘抄与批注,兼有积累素材、开拓视野、提炼信息、深化理解的作用,在得法课内、迁移课外的读写能力形成过程中,有着沟通课内外的桥梁作用。阅读中的摘抄与批注不是阅读持之以恒的必然障碍,相反,还是提升阅读质量的有效做法。怎样在阅读中有效地开展摘抄与批注呢?关键在于兴趣激发,方法指导。  【关键词】摘抄与批注;阅读素养;兴趣激发;方法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培养
【摘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以及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吸收,这一切都离不开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是衡量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本文结合小学六年级课堂在阅读教学方面作一些探索。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  学生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首要条件,离不开阅读。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可以说是重中之重。
心理学认为: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非常重要,因为兴趣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师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学法,以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愿学,达到知学、好学、乐学。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毫无疑问,要想让学生积极自主
【摘要】笔者通过教学观察和搜集材料发现,不少学生和教师对班集体班风、班纪的理解存在错误的认识,单纯地以为“规则”“制度”“口号”就是班风班纪,其实从科学教育的角度来说,这些仅仅是班风班纪构建的一个环节。在小学,良好的班风、班纪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构建小学班级良好班风、班纪的方法也是需要我们通过多元、多次的尝试才能有所收获,总而言之“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以下笔者就谈一谈自己的教学管理
【摘要】美国Thomas. Groood在对练习的相关内容与练习形式的研究中指出,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数学练习是数学课堂中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环节,是全面完成数学教学任务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巧妙的练习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精心设计习题, 既起到巩固知识、强化技能、拓展提升的作用,又是教师对学生
【摘要】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其能力是数学能力整体结构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思维的可逆性是儿童形成数学概念等知识的基础,也是数学学习能力的标志。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顺向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小学数学;逆向思维能力;数学概念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包含了逆向素材、顺逆运算、顺逆关系等。例如:加减法、乘除法的运算,空间的上下、前后等。
【摘要】每年临近中考,学生面临着心理压力剧增、学习任务繁重、无复习方向等诸多问题,极易在复习时顾此失彼。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纵观教学全局,抓住教学重点和关键,增强数学复习教学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减少复习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更应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核心地位,以此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复习更有的放矢、更高效。  【关键词】中考;数学讲评;有的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