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反思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更进,我国的教学目标、教学体系和课堂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过去陈旧、死板的教学方式已经渐渐无法满足学生对科学探究的需求。根据高中新版物理教材中提到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物理课的讲授过程中必须注重师生互动的教学情景,避免过去以教师讲为主的机械性教学模式。但是根据实地考察我们会发现目前我国高中物理教学仍比较死板,教师忽视了课堂内的师生互动,使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受到限制,以至于很多热爱物理学科的学生都感到物理概念深奥难以理解,习题繁杂难以解答,高考综合难以应对,产生了畏难和惧怕心理。为了进一步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加大对高中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的改革,本文根据师生互动环节在高中探究性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结合一些具体事例对如何顺利开展该模式展开探讨,希望能为高中探究性物理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带来帮助。
  1“师生互动”在高中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师生互动”是新课程标准中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尤其是被用于类似物理等学科的探究性课堂教学中。经过专业人士的长期研究可知,“师生互动”在高中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
  1.1“师生互动”能够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物理以及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动力,促使其进行主动探究
  在教学环节中,“认知”和“情感”二者密不可分,认知需要情感的促动,情感需要认知的激发。另外,所有的知识都是在讨论、交流中产生的,物理探究性课程更是如此,离开师生间的互相探讨活动将寸步难行。合理、恰当的师生交流模式和内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还可以不断地维持、强化和调整学生的学习动力,在一定环境下还起到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科学探究的作用。除此之外,师生间的互相交流对高中物理探究性教学课堂过程的引导、支持、调节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1.2有利于高中生对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其物理学习水平
  众所周知,“教学”是一个互动、双向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也不仅仅是单一地“被动接受课程”,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信息进行很好地加工、构建。高中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更是如此,课堂上教师能够运用恰当的事例与学生进行互动,而不是一味地以自己为中心进行讲解,首先能够帮助学生温习已学过的旧知识经验、获取新型的知识技能;其次,师生间的互动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组织丰富充足的学习素材和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将物理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串成一个条理的体系,有利于学生的实验探究学习。师生间互动的这些作用,最终结果都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对物理探究性课堂的认知和思维能力,进而对其物理学习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1.3“师生互动”能够充分体现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要注重师生间的相互结合,即教学要实现“双向性原则”,而“师生互动”则是体现该原则的主要渠道之一。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指教师在讲授物理探究方法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一些教学情景,并鼓励学生参与到其中与其进行共同探讨。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身探究能力,更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实现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具体教学目标。
  2我国高中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教学现状
  利用师生互动进行教学广泛地存在于教学领域中。过去,许多教师和学生认为该教学方式就是所谓的“情感教学环境”,只要在讲授时设置某种情景,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例子,向学生进行提问,以此来引入相关的探究性问题并实现所谓的“师生互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许多人对该教学模式和理念产生了一定的误解。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目前许多学校已经深刻认识到“师生互动”在物理探究性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充分将其利用到日常教学中。但是,由于受到封建教育理念的影响,过去陈旧的教学观念无法得到及时更新,高中物理教师在设定相关生活情景时只能凭借以前的教学经验,设置的生活实例也较为老套,无法达到新课改的要求。譬如,在探究《单摆的振动周期》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无法认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课堂上仅仅是自己呈现一些ppt图片,而没有进行随堂演示,让学生参与进来,违背了师生互动的教学理念。另外,仍有一部分教师在互动过程中设置情景时不能紧密围绕课本展开,而是凭空想象、不切实际,导致学生无法理解该情景所要表达的含义,不能积极参与进来,久而久之便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
  3高中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具体事例及反思
  高中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原则”的实现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主”设定师生互动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兴趣。事例1:探究“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在该内容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在设定互动情节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主。课前准备好相关的教学道具,课堂上首先进行自行演示,让学生帮忙进行计时,并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等工作。之后让学生进行小组组合实验,教师进行循环指导,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进行纠正,这样才能体现“师生互动”的真正意义,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能力。第二,利用物理教材中的问题探索创设生活中常见的经验等情景,师生互相合作完成。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改后的物理教材都紧紧围绕实际生活展开,课本安排往往都是内容与问题相结合。教师要想实现“师生互动”的内在意义,要考虑书中所提问题的内在含义,了解问题的本质,然后根据问题设定与之相符的情景,与学生共同讨论。事例2:“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率的因素”。该实验属于电学探究问题,操作较为繁琐、困难,教师在与学生共同互动、探索的过程中一定要以课本为中心,按照课本中的问题设定情景,并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影响电阻率大小的可能因素,并展开探讨,实现“师生互动原则”基本内容。
  “师生互动”在高中物理探究课程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将该模式合理的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体系中,争取用此方法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能力,为其日后社会实践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简要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历史变迁。在德育目标方面,由单纯的政治考量向教育实践的自身逻辑回归;在德育内容方面,从过度政治化、理想化、成人化要求向学生现实生活和探索周遭社会过渡;在德育实施方面,从直接的宣传教育向“润物细无声”的因素熏陶转变。德育课程教学、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学校文化建设等均在学校德育中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  关键词改革开放40周年;中小学德育;道德教育;立德
初中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既是教学目标,也是评价目标,所以中考物理试题的命题也是从这三个维度全面考查学生.在“过程与方法”这个维度中,制定了六条具体目标.它们分别是关于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对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信息交流能力的要求.在六条具体目标中,信息交流能力在中考中较难通过纸笔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源泉,没有人的思维能力的创新,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在人的创造活动中,既要重视聚合思维的培养,更要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物理发散思维具有变通性的特征,变通性是指在发散思维的过程中能够随机应变,不受现有知识和常规的束缚,敢于提出新奇的构想,能从一种思想转换到另一种思想或是以一种不同的新方法去解决同一个物理问题。
关于自行车的发明,众说纷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较为实用的自行车,是在18世纪中叶出现的.它是经过多次改进,不断完善而成的.如今的自行车家族,可谓‘人丁兴旺’:加重自行车、轻便自行车、坤式自行车、山地自行车、赛车、童车、变速自行车、折叠自行车……现代自行车的制造,融入了更多的科学技术与合成材料,使得自行车更舒适、轻便.自行车虽然从大小、样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基本结构及原理,驾驶技巧等几乎没变
“物理学习也需要阅读吗?”“没搞错吧?”的确,在很多人眼里,阅读是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的专利。其实不然,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物理也不例外。新课标就明确指出,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培养他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高中物理教学的高效进行,需要教师有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的能力,不过很多学生认为物理这门学科不需要重视阅读,只要会解题就行了,缺乏阅读物理课本的
初中物理练习题类型特别多,花样是越来越新颖,学生在作业时常感到无法着手,无处下笔.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从容应对各类习题,是初中物理任课教师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学生在进行初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要面对各种类型的练习和测试,其中涉及到的题型通常有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和计算题.其中作图题、实验题和计算题处理方法较为单一,没有太多的变化,而选择题和填空题这两类题型是我们口中的小题,以其考查范围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都认为初中物理易学,高中物理比较难学.还有些教师把这一现象当作课题进行研究.其实初中物理是基础,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知识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分
摘要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考改革的历程,选择性理念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2014年启动的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再一次把选择性作为一个重要的价值导向,从考试科目、考试次数、志愿填报方式等多个方面来推动。应对选择性导向面临的严峻挑战,高考改革需要重视增加教育资源的投入,加强学生、高中和高校的能力建设,解决选考科目的可比性等考试本身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改革开放40周年;高考改革;选择性;“新高考”;
“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这种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出具备创造型思维的合格人才。创设有效生成的物理课堂,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科学精神的有效途径。  1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高中教学在相当大程度上偏离了合理的教学价值与目的,将教学演绎成教师简单的灌输、知识的反复强化、能力的不断被操练。这种学习以分数为目的,以训练、测试为
这是一道粗看起来与浮力相关的竞赛题,但是仔细思考分析这道题目与浮力并没有什么关系,之所以把它称之为类浮力问题,因为它以铁球浸没作为背景,这让人们理所当然就联想到了浮力.本文就以这道竞赛题为例,提供转换法和等效法两种解题思路,希望可以给同行老师带来头脑风暴.  原题  如图1所示,一个实心铁质近半球形的物体,体积V为2000 cm3,底面积S为300 cm2,  底部与容器紧密相连为一整体,此时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