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 因“多媒体”而精彩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shao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正孕育着一场新的变革。“多媒体教学”这一现代的教学手段已为广大教师所熟悉,并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到课堂。怎样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有效发挥它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和互补作用?笔者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
  
  一、善用“多媒体”——让课堂兴趣盎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也强调:“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它作为一种发自内心的动机,一种自觉的意识倾向,是办好任何事情的前提条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统计》一课,课一开始教师便播放小熊放烟火的情景,活动的画面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时,教师提问:你知道小熊分别放了多少朵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紫色的烟花吗?这时,学生自然而然进入一种自觉的学习状态,思维格外活跃。等他们经过讨论拿出自己的一套方案后,教师说:我让小熊再放一遍烟花,用自己的方法记录每种颜色的烟花分别是多少朵。学生由于思维能力发展的限制,在实施方案时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用写字或画画的方法来不及等等。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揭示课题。这样,学生的心紧紧地贴近课堂,激发了兴趣,提高了积极性。
  
  二、巧用“多媒体”——让课堂巧破难点
  
  在平时的教学中,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往往不能将书面知识和技巧清晰、全面、有效地传达给每位学生,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利用多媒體手段,化抽象模糊知识为生动清晰表象,突破难点,促进思维由模糊到清晰的过度。
  例如,“行程应用题”中“A、B两人在环形跑道的起点赛跑后再次相遇”的问题,由于学生年龄特点的限制和知识本身难度的阻碍,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的优点,先出示A和B在环形跑道的起点同时出发赛跑,在时间的推移下两人的距离越拉越大,直至两人再次相遇。多媒体的动态演示简洁明了,帮助学生快速地了解到两人再次相遇时的路程差就是一圈跑道的长。让学生顺利地攻破难点,避免了用实物表演而造成的不准确、不科学的负面影响。
  
  三、活用“多媒体”——让课堂绽放光彩
  
  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的优点,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让课堂绽放光彩。
  1.培养空间观念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看,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和媒介较难帮助他们形成空间观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
  例如:教学“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时,对于怎样的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学生不理解,教材也没有详细的阐述。我是这样设计的:多媒体显示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提问:“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线吗?”有学生说是,有学生说不是。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平行线的概念,特别指出“在同一平面内”。这时,利用多媒体立体直观的优点,用“蔓延”的方式显示两条直线所在的平面,引导学生理解这两条直线虽不相交,但由于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就不是平行线。这样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帮助学生建立了清晰的表象,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
  2.培养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的优点,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潜力。
  例如:教学“把一个长方形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周长变化了没有?面积呢?”这道题时,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演示,分别闪烁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并分别与长方形的长和宽重合,以理解周长没有变。再用动画的形式演示考利狗能直立行走通过长方形框,却被由此推成的平行四边形框拒之门外,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什么?由此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高变矮了,所以面积也就变小了。这样,修正了学生原来以为周长和面积都没变的错误想法。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演示,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并使之得到了提高。
  3.培养观察能力
  数学观察力是新课标中提出学生应必备的一种重要数学能力。最近听了一节一年级“连加、连减”的课。课后研究了一下一年级的课本和习题类型,发现基本以图为主。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以此引导正确理解题意。例如教材67页第三题的教学(如图):
  
  部分学生不理解图的意思。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岸上原有8只鸭,先游走了1只,又游走了4只,还有多少只呢?这样,学生就能比较直观地列式解答了。
  综上所述,多媒体只是一个辅助教学的工具。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导和主体。我们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师生间、生生间的思维互动。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精彩的数学课堂。(责任编辑:李雪虹)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确立'知、情、意'等多方面的目标。这样的引领明确了我们的教学过程应该关注更多的细节,要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仅学到知识
对高中阶段生物课程学习来说,生物实验是该学科教育过程中的重点。随着我国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生物学科学习对于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所占比例也有所提升。加
近读《人民教育》编辑赖配根老师写的教学漫笔。“我曾经听过一些新课程的课。每次都能感受到热闹、喧哗。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乏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
教材说明《快乐的小公鸡》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十六单元“快乐”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本篇课文语言生动、有趣,结构简单,重复句式较多,十分易于学生朗读和识字,学生可以在朗
概念是人们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一种认识。数学概念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以及他们的本质属性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数学概念既是学好各种运算性质、定律、法则、公式等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又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基础。    一、创设情境,引出概念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
观察能力在化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类认识事物都是从感性认识(即从观察中感知事物)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事物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本领,在各科的学习中都有重要的作用,在化学学科中“观察能力”尤为重要。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人们通过长期从实验中观察积累而形成的一门基础学科。化学的学习和研究是以观察能力为基础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化学教学的目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已于2006年秋在我省启动。就基础学科的语文课程而言,本次高中课改担负的使命是繁重的。从语文课程一个学期两个必修模块的教学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教师虽然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等能罗列出许多条,但涉及课堂教学,教师们或表现出迷茫,或流露出困惑,或是一脸的无奈。在举行的各级教学研讨活动中,课上的令人满意者不乏其人,但在语文教师群体中,这些人毕竟是凤毛麟角,这种现状让人担忧
现今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几乎占整个语文教学的三分之一,因而,文言教学势必成为中学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同时,它又是中学语文的难点。
沈阳市大东区珠林路第一小学是一所现代化经典特色学校.坐落于大东区中心区域.自1958年建校以来,经过几届珠林一人的共同努力,学校已经具有了18个教学班、50名教职员工、658名学
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中存在某些细节性问题,虽然不会实质性地影响教学效果,但仍需要对此加以重视。为充分适应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数学教师应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工作,加强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