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通篇”教学法实例解析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t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字通篇”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对文本核心字的破、识、解、立四个环节完成文本的教与学,降低语文学习的门槛,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开放式优化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文章通过语文教学设计实例,具体分析了“一字通篇”教学法的操作步骤和核心思想。
  关键词:语文;“一字通篇”教学法;核心字
  “一字通篇”教学法是师生在语文课程的具体教学中,在文本核心字的引导下,高效完成课程教学的新型教学方法。简言之,就是通过学会用一个字来学会一篇文章,掌握一种学习方法,进而掌握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字通篇”教学法的操作要领,是通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语文课程性质、学科特点和文本内涵,提炼出文本核心字,师生通过对文本核心字的破、识、解、立四个环节,完成课堂教学。
  其中,选取文本核心字是“一字通篇”教学法的重中之重,核心字的选取根据文本特点可以直接从文本中来,也可以基于文本的内涵选取,但必须能够统摄全篇,有利于文本教学的结构生成,实现语文课程设置中对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根本要求。
  下面将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世说新语〉二则》中《陈太丘与友期》为例,详细分析“一字通篇”教学法的操作模式。
  一、围绕文本核心字,设置三维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
  “一字通篇”教学法就是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的魅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用文本核心字的表面张力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学习热情。“一字通篇”教学法始终围绕文本的核心字进行文本教学的谋篇布局。以《陈太丘与友期》为例,教学可以围绕着“信”字展开,从“信”字的象形写法入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约信、行信、征信、知信四个方面,引导学生了解文意、掌握文本结构、理解作者立意,进而对“信”有了深度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培养个人诚实守信的公民素养。通过“一字通篇”的学习方法的不断使用,使学生文本阅读能力不断提高。
  “一字通篇”教学法采取的是从“一个字开始到一个字结束”的课堂教学策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核心字的反复分解、组合、再构建是这种教学法的最基本的教学手段,这样便于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的学习技巧,提高课程的认同感。
  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教具的选择和准备方面,通常会选择多媒体搜索和播放设备。教师可以在课前贮备课文中猜测可能选择的核心字,也可以利用教室的多媒体搜索功能进行当堂检索,这样学生既增加了知识展示的突发性,提高了记忆效果,又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进一步提高信息搜集能力,还可以通过语言文字自身的魅力激发学习热情。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中,教师在导入部分可采用直接出示古体“信”字“
  ”等字形,讲解造字本意的方式导入课文。也可采用学生快速浏览,自行确定文本核心字,并通过多媒体搜索设备进行造字本意搜索,让学生在核心字和文本内涵之间初步建立宏观联系的方式。
  二、围绕核心字,开展“破、识、解、立”四环节教学
  “一字通篇”教学法主要包含四个环节:一字破文、一字识文、一字解文、一字立文。这四个环节核心是实现语文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通过破解文本、认知文本、解构文本,生成人文素养。
  1.一字破文
  “一字破文”就是用一个字单刀直入,破解文本,寻找脉络,将学习变得简洁明了。“一字通篇”教学法在“破文”阶段,抓住学习的线索,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通过提出核心字破解文意、破解结构、破解技巧,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学习目标,为后续识文、解文、立文打下基础。学生在掌握了学习方法后,就能够“通一字而通一篇,通一篇而通万篇”。
  以《陈太丘与友期》为例,逐字逐句分析、讲解式传统教学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学得支离破碎,难以形成个人对文本的整体认知。“一字通篇”教学法的教师,在文章导入阶段通过出示古体“信”字“ ”等字形,讲解造字本意,让学生明白信的造字形态中两个人的口一线贯穿,两个人说出同样的话,或者照着同样的话去做事,即与人相约,要遵守各自说出的话。一番简单导入,学生进入文本就轻松多了。
  2.一字识文
  “一字识文”阶段是学生对文本核心字进行认知、组合、再创造的过程,是学生基本语文能力培养阶段。“一字
  识文”围绕一个核心字、若干疑难字的古今音义读写的认知策略选择,实现文本整体和部分由浅入深、螺旋式推进的认知过程。
  在《陈太丘与友期》教学中,识文阶段包括两个方面:①扫除阅读障碍的朗读,具体要求是声音洪亮、准确流畅,以齐读的形式发现、消除错别字;进行小组竞赛读,提高课文熟悉程度和初步理解程度;以个体竞赛读的形式,提高学生个人的熟练程度。②初识文意阶段,教师通过简单的文意引导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发现文本中的立信、守信、失信、征信的具体文句内容。
  3.一字解文
  教师用文本核心字串词在学生脑海中建起文本结构,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实现文本对话、作者对话,完成从识文的初级阶段向“一字解文”的高级阶段的有效过渡。
  具体到《陈太丘与友期》这篇文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堂板书内容从“立信—行信—谈信”角度,结合个人简单的理解写出这个小故事,可适当加入个人看法,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结束后在板书上标注能够表现文中人物心理、情感等内容的关键词。
  4.一字立文
  “一字通篇”教学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对文本“破、识、解”的基础上,最终让学生有所“立”。 目的是多元的,可以是具体文本的三维课程目标,可以是人文素养,也可 以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等内容。
  结合具体的课文和语文基础知识的储备,具体考查学生对文本核心字、关键字、重点字的掌握情况;语文基本能力的考查是以个人话语方式独立翻译简单文言文和尝试运用文章核心字引导个人文章阅读的能力。
  三、“一字通篇”教学法的特点
  “一字通篇”教学法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等特点。整体性包括课程目标到教学目标的整体规划、从教学目标到教学流程的整体规划、从认知规律到文本结构的整体规划、开放性包括课程建设的开放性、教学设计的开放性、师生发展的开放性。实用性是指策略化的教学模式,具有操作的灵活性和知能生成的高效性。
  如果说,我们在“一字破文”阶段用核心字在学生心中种下一粒种子,“一字识文”的教学就是要让这个种子生根发芽,通过“一字解文”促进核心字的茁壮成长,最后“一字立文”阶段让核心字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第十六中学)
其他文献
教学模式是对大量教学实践活动的概括,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教学活动普遍性的规律,实施正确的教学模式,能使教学有章可循、有序可遵。  剖析当前学校教学现状,为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湖南省宁乡县白马桥滨江小学特提出了“双主互动·快乐体验”的特色教学模式。它强调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互为主体,互相启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学习变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而不是外部负担,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摘 要:在幼儿园中,幼儿在进行区域游戏的同时,也向我们透露着他们对游戏活动的参与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信息,而此时,老师的身份也是根据孩子们显现出来的这些信息所灵活变动着的,我们可以以教师的身份来激发、支持和拓展幼儿的学习,并帮助幼儿提高游戏的自主性。本文中阐述了相关活动中的粗线认知,目的是教会幼儿如何自主游戏。    关键词:自主性游戏;自主性;教师角色;指导策略    自主性指人在活动当
一、案例背景  体育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其中之一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从学生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雅克·德洛尔提出:“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构成教育的4大支柱。”引导学生
师:我们已经知道,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凭借课文,你觉得孔子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生:孔子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老师,他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深奥的道理。  生: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老师,他还会弹琴、舞蹈。  生:“手舞足蹈”并不是说他会跳舞,而是说他很随和,跟学生一起说说、唱唱、跳跳,丝毫没有老师的架子。  师:恐怕那个时候的老师都没有架子,后来的老师才有架子的。
中国素有文史不分家的传统,作为记录人类发展历程的历史与承载着延续民族历史文化精髓使命的文学,两者之间有着一种不可分割的联系。古人喜欢以诗咏史,从诗歌中可以看到历史的演化,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史学研究者首先注意并运用了这个资源,利用诗歌反映历史的特点,以诗文证史,开辟了历史研究的新途径和新空间。这给我们的历史学科运用古诗进行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启示。在历史课堂中有效运用古诗歌进行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
小学语文的课程整合需要融入其他知识内容,苏州评弹《玉蜻蜓》中,存在着大量的重叠形式,而且重叠以后出现了音变现象,尤其是变调,有着它自己的规律。综观整个文本,笔者发现重叠形式主要由双音节、三音节和四音节组成,其数量可以说是三足鼎立。下面就依此来分析重叠式的变调规律。  (一)双音节重叠形式的变调规律  1.重叠式的第二字变读为21  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名词、动词、副词的重叠形式中。第一个字保持它原来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 :“校长是学校之魂。”打开世界的教育窗口,认真研究新加坡杰出校长的治校方略,无疑会带给我们许多启示。笔者留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有幸师从德明政府中学校长符传丰。现尝试从符校长的高频用词来解读其独特的治校艺术,以期对国内同行有所裨益。  1.“啪”:敲击的是心灵,寄予的是厚爱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作为一校之长,如何激发教师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符校长在老师见面
摘要:中学生正处于个性发展最关键的时期,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将对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创新人格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学校教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激励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关键词:创新人格;个性发展;培养;激励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主要是指那些与创新活动密切相关的人格。其主要特征是坚定的信念、冒险的精神、浓烈的好奇心、顽强的意志力、浓厚的求知兴趣、强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习作的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强调与突出的是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从中折射出习作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既然是写“自己”,就必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既然是写“自己”,就必须引导学生体验真实的情感,表达真实的心境与感受。陶行知先生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国民的整体素质尤其是艺术素质却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在报纸新闻上经常看见这样的新闻:国人常在旅游时,并不会细细欣赏自然风光或文物古迹的美,而是走马观花,不停地摆出剪刀手留影拍照,更有甚者喜欢到处留下“到此一游”的涂鸦。种种所为,让人看了痛心不已。如果让学生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就会热爱生活并能在生活中创造更多的美。所以说如何欣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