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深知小学数学系统性、逻辑性、抽象性强,教学较苦燥乏味,往往容易使学生学而生厌,时而烦之,久而弃之,故不免存在“难学、难教”之现象。如果再加之我们所面对的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其感性经验少、抽象概括能力弱、注意带有无意性和情绪性,那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更是难度颇大,往往不能使学生在自主参与、主动探究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面对此,我结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爱动的特点,竭力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独创性、吸引力。在教学中,将操作、游戏、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以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身心潜能,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在自主的实践中、趣味练习中乐学、想学、学会、会学。具体做法如下:
一、课堂教学以学生操作为主,动中求知,做中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低年级数学看似简单,但往往更具有抽象性,如果单凭教师的演示或讲解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新知,发展智力。因此,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点,我常依据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个人操作、小组合作操作的活动(常做不懈),使学生在操作中把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使整个操作变成“动作的思维与思维的动作”,使他们对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积极主动的思想活动获得真正的理解。当然在操作时,我们切不可只注重学生的操作结果,而应注重引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观察、思考,进而通过语言加以表述、总结,从而发现规律,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培养学习能力。如在教学10的组成时,我便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人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将事先准备好的自己感兴趣的学具(圆纸片、小棒等)让学生动手分,并诱发学生互动,比一比哪一组分的方法多、分得快合作的好,让学生在小组成员的合作、互助中有序地进行操作,随后激励学生自求自得,由小组长组织统计结果(事先发的小表格中)找寻规律,然后引导學生汇报分的过程、结果及新发现,对有创造性的分法及时提出表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后设置奖励分,如积极发言分,创意分,互助分,雪中送炭分……使学生在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耳听讲、动脑分析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进而感受到操作的快乐,获得成功体验,为长久学习打下基础。
二、游戏激趣,玩中求学。
数学教学中常在授完新知落实知识、培养技能时有一番枯燥地训练,而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极短,此时往往注意力涣散,索而无味,致使训练有名而无实,常做而无效。因此,在进行知识训练时,我常设计一些有激励性、趣味性、形象性、针对性的数学游戏,引导学生“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情”中互交往促团结。如在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便函设置了“数学扑克,争第一”的游戏。在巩固10的组成这一部分知识时,便安排了“猜一猜”游戏,教师拿10根小棒藏在身后,让学猜猜老师左手拿几根,右手拿几根,当第一位学生说出左手拿2根,右手拿8根时,老师予以否定,那么学生就要从9组答案中排除“2和8组成10”这一答案,依此类推,让生逐次猜下去,直到猜准为止。这样思维强度越来越大,学生的好奇心越来越强,自始自终都在积极思维,显然要比学生反复背10的组成,抄10的组成效率高,兴趣浓。再如在巩固算“比谁多多少,比谁少多少”这类题时,我便设计了“找兄弟”这样的游戏,使学生不但依据数序知识想出了结果,而且为学这类应用题打下了基础知识,培养了实践能力。当然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因内容而安排形式多样、有创意的数学游戏,进而教出自己的特色。
三、联系生活实际,知识与生活融为一体,开展丰富多采的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求学生会算、会做即可,而常常忽视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便加强了这方面的训练,将学数学、用数学拓展到生活、社会的空间之中,激励学生肯于发现,大胆实践,扩大视野,改变“智力背景“进而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数学,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能做的,让他自己做,能想的,让他自己想,力争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王国的奇妙。我特别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尝试:首先,将所学内容延伸到生活实际中,让学生自主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如在学完平均分之后,我便让学生回家后分给家长看看,看看怎么分,有几种分法,从而理解除法的意义。其次,收集生活中的实例,当小参谋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总结规律,真正发现数学之美。如当小小采购员、买完东西后分析其数量级关系。最后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动手做一做、量一量、掂一掂……以丰富多采的、有创造性的课内外数学实践活动巩固知识面,发展智力,培养实践能力。如在学习年、月、日后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日历,学习了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后可让学生动手量一量、掂一掂……从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通过两年这样的教学实践,发现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颇高,思维灵活动,且动手实践能力比其他同级学生强。另外还不时听到学生在学数学时有“真带劲、真有意思、真奇妙……”的话语,可见将操作、游戏、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内化效果会更明显。以上只是我的粗浅认识,今后还需不断完善改进。
一、课堂教学以学生操作为主,动中求知,做中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低年级数学看似简单,但往往更具有抽象性,如果单凭教师的演示或讲解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新知,发展智力。因此,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点,我常依据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个人操作、小组合作操作的活动(常做不懈),使学生在操作中把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使整个操作变成“动作的思维与思维的动作”,使他们对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积极主动的思想活动获得真正的理解。当然在操作时,我们切不可只注重学生的操作结果,而应注重引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观察、思考,进而通过语言加以表述、总结,从而发现规律,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培养学习能力。如在教学10的组成时,我便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人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将事先准备好的自己感兴趣的学具(圆纸片、小棒等)让学生动手分,并诱发学生互动,比一比哪一组分的方法多、分得快合作的好,让学生在小组成员的合作、互助中有序地进行操作,随后激励学生自求自得,由小组长组织统计结果(事先发的小表格中)找寻规律,然后引导學生汇报分的过程、结果及新发现,对有创造性的分法及时提出表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后设置奖励分,如积极发言分,创意分,互助分,雪中送炭分……使学生在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耳听讲、动脑分析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进而感受到操作的快乐,获得成功体验,为长久学习打下基础。
二、游戏激趣,玩中求学。
数学教学中常在授完新知落实知识、培养技能时有一番枯燥地训练,而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极短,此时往往注意力涣散,索而无味,致使训练有名而无实,常做而无效。因此,在进行知识训练时,我常设计一些有激励性、趣味性、形象性、针对性的数学游戏,引导学生“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情”中互交往促团结。如在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便函设置了“数学扑克,争第一”的游戏。在巩固10的组成这一部分知识时,便安排了“猜一猜”游戏,教师拿10根小棒藏在身后,让学猜猜老师左手拿几根,右手拿几根,当第一位学生说出左手拿2根,右手拿8根时,老师予以否定,那么学生就要从9组答案中排除“2和8组成10”这一答案,依此类推,让生逐次猜下去,直到猜准为止。这样思维强度越来越大,学生的好奇心越来越强,自始自终都在积极思维,显然要比学生反复背10的组成,抄10的组成效率高,兴趣浓。再如在巩固算“比谁多多少,比谁少多少”这类题时,我便设计了“找兄弟”这样的游戏,使学生不但依据数序知识想出了结果,而且为学这类应用题打下了基础知识,培养了实践能力。当然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因内容而安排形式多样、有创意的数学游戏,进而教出自己的特色。
三、联系生活实际,知识与生活融为一体,开展丰富多采的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求学生会算、会做即可,而常常忽视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便加强了这方面的训练,将学数学、用数学拓展到生活、社会的空间之中,激励学生肯于发现,大胆实践,扩大视野,改变“智力背景“进而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数学,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能做的,让他自己做,能想的,让他自己想,力争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王国的奇妙。我特别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尝试:首先,将所学内容延伸到生活实际中,让学生自主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如在学完平均分之后,我便让学生回家后分给家长看看,看看怎么分,有几种分法,从而理解除法的意义。其次,收集生活中的实例,当小参谋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总结规律,真正发现数学之美。如当小小采购员、买完东西后分析其数量级关系。最后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动手做一做、量一量、掂一掂……以丰富多采的、有创造性的课内外数学实践活动巩固知识面,发展智力,培养实践能力。如在学习年、月、日后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日历,学习了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后可让学生动手量一量、掂一掂……从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通过两年这样的教学实践,发现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颇高,思维灵活动,且动手实践能力比其他同级学生强。另外还不时听到学生在学数学时有“真带劲、真有意思、真奇妙……”的话语,可见将操作、游戏、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内化效果会更明显。以上只是我的粗浅认识,今后还需不断完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