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是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影响人类未来的重要机构。而要办好学校,关键在于校长。正如陶行知所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可见,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校风。下面就如何当好新世纪的小学校长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校长本身必须德才兼备
古人云:“德高生威。”就是说无论何人,只要你具备了高尚的品德,你就能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威信。
首先,校长的“德”表现在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水平。校长只有具备这种觉悟和水平,才能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才能制订出科学、完善、实用的管理方案和措施。其次,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马卡连柯说:“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有了事业心和责任感,就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就会在工作上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就会勤奋扎实、开拓进取,成为高明的“钢琴演奏家”,在教坛上弹出一曲曲扣人心弦、催人奋进的时代乐章。再次,校长的“德”还表现在具有高尚的人格。字曰:“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校长要严于律己,大公无私,办事要实事求是,民主平等;并且要学会用“加、减、乘、除”法。工作上用加法,勇挑重担;经济利益上用减法,保持廉洁作风;领导方法上用乘法,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荣誉面前用除法,把功劳归于大家。只有这样校长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教师的益友、学校的灵魂、社会的典范。
校长的“德”对学校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校长的“才”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的决策能力。校长要有一套清晰的工作思路,具有宏观计划,又要学会微观调控,把学校各项工作统筹兼顾。如期初、期间、期末、本学年度及下学年度的工作都要有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早知道”。工作既要全面考虑,又要重点突出;既要遵照上级,又要因校制宜。并做到决策正确,指挥得当,才能使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正常运行。二是综合管理能力。学校必须以人为中心,把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依靠人、发挥人的聪明才智、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管理的首位。做到知人善任,用人为贤,尽量把每个教师都安排在适合他们自己知识与能力专长的岗位上,使其得到事业上的满足,发挥其优势。三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是教师的教师”。可见,一个称职的小学校长应该是一个了解各科教学的“杂家”,又是一个精通教育科学的“专家”。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开展教改实验。校长必须树立“教改立校、科研兴校”的观念。要提倡“人人有课题,个个搞实验”的教改风气。每个学期,从校长到教师,人人落实“三个一”:即人人确定一个教研课题,人人要上一节实验课,人人撰写一篇教研论文。还要习以为常地加强教师的“五功”训练:即备课功、说课功、上课功、听课功、评课功。四是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学校管理的核心是管人心,“人心齐,泰山移”。要把学校办好,校长要善于协调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之间、学校与当地教育部门之间等的关系。就学校而言,校长要把教师统揽过来,增加情感投资。因为情感是连接与密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天然纽带,领导与教师之间的信赖和依托,可以缩短彼此之间无端的心理距离,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有了基本的信任感就可以打消无端的猜忌和顾虑,减少误会和摩擦。
二、校长必须有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是一个政党永保生机的源泉,是竞争取胜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可见,要使学校注入新的活力,校长必须有创新意识。校长的创新意识首先应表现在教育的观念上,明确创新教育是以知识创新为特征,谁在短程创新中领先,谁就在经济竞争中占优势,而创新的源泉是人的创造性。其次,表现在教育质量观上,要注重学生个性培养,营造创新的氛围,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各方面的素质。再次,表现在人格力量上,校长必须具有超前的意识,创新的举措,要鼓励师生创新,支持有发展潜力的新观念、新方法,切忌墨守成规,应立足现实,面向未来。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县古文乡中心小学)
一、校长本身必须德才兼备
古人云:“德高生威。”就是说无论何人,只要你具备了高尚的品德,你就能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威信。
首先,校长的“德”表现在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水平。校长只有具备这种觉悟和水平,才能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才能制订出科学、完善、实用的管理方案和措施。其次,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马卡连柯说:“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有了事业心和责任感,就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就会在工作上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就会勤奋扎实、开拓进取,成为高明的“钢琴演奏家”,在教坛上弹出一曲曲扣人心弦、催人奋进的时代乐章。再次,校长的“德”还表现在具有高尚的人格。字曰:“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校长要严于律己,大公无私,办事要实事求是,民主平等;并且要学会用“加、减、乘、除”法。工作上用加法,勇挑重担;经济利益上用减法,保持廉洁作风;领导方法上用乘法,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荣誉面前用除法,把功劳归于大家。只有这样校长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教师的益友、学校的灵魂、社会的典范。
校长的“德”对学校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校长的“才”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的决策能力。校长要有一套清晰的工作思路,具有宏观计划,又要学会微观调控,把学校各项工作统筹兼顾。如期初、期间、期末、本学年度及下学年度的工作都要有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早知道”。工作既要全面考虑,又要重点突出;既要遵照上级,又要因校制宜。并做到决策正确,指挥得当,才能使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正常运行。二是综合管理能力。学校必须以人为中心,把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依靠人、发挥人的聪明才智、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管理的首位。做到知人善任,用人为贤,尽量把每个教师都安排在适合他们自己知识与能力专长的岗位上,使其得到事业上的满足,发挥其优势。三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是教师的教师”。可见,一个称职的小学校长应该是一个了解各科教学的“杂家”,又是一个精通教育科学的“专家”。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开展教改实验。校长必须树立“教改立校、科研兴校”的观念。要提倡“人人有课题,个个搞实验”的教改风气。每个学期,从校长到教师,人人落实“三个一”:即人人确定一个教研课题,人人要上一节实验课,人人撰写一篇教研论文。还要习以为常地加强教师的“五功”训练:即备课功、说课功、上课功、听课功、评课功。四是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学校管理的核心是管人心,“人心齐,泰山移”。要把学校办好,校长要善于协调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之间、学校与当地教育部门之间等的关系。就学校而言,校长要把教师统揽过来,增加情感投资。因为情感是连接与密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天然纽带,领导与教师之间的信赖和依托,可以缩短彼此之间无端的心理距离,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有了基本的信任感就可以打消无端的猜忌和顾虑,减少误会和摩擦。
二、校长必须有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是一个政党永保生机的源泉,是竞争取胜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可见,要使学校注入新的活力,校长必须有创新意识。校长的创新意识首先应表现在教育的观念上,明确创新教育是以知识创新为特征,谁在短程创新中领先,谁就在经济竞争中占优势,而创新的源泉是人的创造性。其次,表现在教育质量观上,要注重学生个性培养,营造创新的氛围,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各方面的素质。再次,表现在人格力量上,校长必须具有超前的意识,创新的举措,要鼓励师生创新,支持有发展潜力的新观念、新方法,切忌墨守成规,应立足现实,面向未来。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县古文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