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研究公民意识的培养与初中历史学科相结合为突破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做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公民;公民意识;初中历史教学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有利于提高初中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加上中学生作为未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且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结合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探索培养初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民意识的内涵
公民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国内学者对公民意识的理解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早期对公民意识的理解主要是从公民的法律意识或公德意识入手。如将公民意识理解为法律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与我国法治建设对公民素质的要求紧密相连。可见,公民意识的内涵一开始就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带有明显的时代痕迹。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界对公民意识的理解也不断深入,使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但目前为止,对公民意识内涵的具体界定,尚未达成统一共识。然而,归纳起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首先是从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视角切入。譬如在《书斋里的革命》中,朱学勤曾指出:“公民意识是近代宪政的产物,它有两层含义:当民众直接面对政府权力运作时,它是民众对于这一权力公共性质的认可及监督;当民众侧身面对公共领域时,它是对公共利益的自身维护和积极参与”。而童怀宇则认定公民意识包含其它的两个层面:首先是对法律规定的国家成员,公民对权利和义务的整体主观认同;此外是公民的个体,对自己在国家、社会所处位置的现实认同感。其次是从臣民意识与公民意识两者的区别切入,认为公民意识,属于人类内在精神的自觉要求和反映,必须由“合法性、合理性和积极守法”等内容形成。第三是从公民意识的内在结构入手,把公民意识看成是复杂的观念形态系统,有其内在逻辑结构,有其核心内涵、具体内涵和延伸内涵,而身份意识是其核心内涵。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公民意识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公民意识,我们应树立系统的整体观念,争取各种教育力量通力合作,共同为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而积极努力。
三、完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效果的高低优劣等。 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包括很多方面,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次进行设计的。三个层次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其中知识与技能是基础,过程与方法是桥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最终目的。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大体属于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范畴。
因此,我们历史课堂教学中在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的时候,应该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尤其注重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下功夫,为下一步选择的教学方法、拟定的教学程序以及其他各种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挖掘教材内容与公民意识培养的结合点
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自觉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从而提高公民的素质。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有目的、有计划地挖掘教材中关于公民意识培养的素材,充分整合教材内容,找到历史教材内容与公民意识培养的结合点。历史教学要落到实处,不能抛开历史知识体系而空谈公民意识的培养。
初中历史教材的内容贯穿古今,涉及中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等,它们在公民意识的培养中发挥着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总的来说,学习中国古代史,可以感受祖国辉煌灿烂的文明,增强民族自尊心;学习中国近代史,体味屈辱挨打、抗争探索的艰难历程,增强民族责任心;学习中国现代史,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曲折与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学习世界史,了解各民族在人类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尊重各民族传统的价值观,树立求同存异、和谐发展的国际意识。学习各国的政治、科技、文化,可以体会民主法制的精髓——诚实信用的法则,增强人文主义,认识环保的重要性,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公民意识的培养涉及内容极为丰富,又与经济发展、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因此,要达到预期的培养效果,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结合具体的客观条件和自己的主观情况,周密计划,选用并组织好具体教学方法的实施程序,方可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当然也不例外。其中讲述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是比较常用且效果较好的三种方法。
六、完善历史教学评价体系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时,需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感,构建新的教学评价模式。通常对学生的评价大多是通过考试得来的成绩进行判定的,这不符合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也不利于公民意识的培养。
成功是多元化的,不仅仅取决于分数的高低、名次的前后。教学评价要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出发,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历史教学的效果不仅仅体现在学生掌握多少历史知识,更重要的体现在他们是否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存在,是否从历史中悟到什么,是否萌生出一种历史情怀。正如齐健先生指出“历史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发展场,是有利于学生智慧形成与发展的思维场、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养成的情感场、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成长的生活场”。
参考文献:
[1]胡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第 1 卷),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105-108
[2]阿尔克斯·英克尔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中的个人变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450-455
[3]卡罗尔·佩特曼著,陈尧译.参与和民主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2-36
关键词:公民;公民意识;初中历史教学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有利于提高初中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加上中学生作为未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且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结合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探索培养初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民意识的内涵
公民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国内学者对公民意识的理解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早期对公民意识的理解主要是从公民的法律意识或公德意识入手。如将公民意识理解为法律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与我国法治建设对公民素质的要求紧密相连。可见,公民意识的内涵一开始就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带有明显的时代痕迹。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界对公民意识的理解也不断深入,使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但目前为止,对公民意识内涵的具体界定,尚未达成统一共识。然而,归纳起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首先是从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视角切入。譬如在《书斋里的革命》中,朱学勤曾指出:“公民意识是近代宪政的产物,它有两层含义:当民众直接面对政府权力运作时,它是民众对于这一权力公共性质的认可及监督;当民众侧身面对公共领域时,它是对公共利益的自身维护和积极参与”。而童怀宇则认定公民意识包含其它的两个层面:首先是对法律规定的国家成员,公民对权利和义务的整体主观认同;此外是公民的个体,对自己在国家、社会所处位置的现实认同感。其次是从臣民意识与公民意识两者的区别切入,认为公民意识,属于人类内在精神的自觉要求和反映,必须由“合法性、合理性和积极守法”等内容形成。第三是从公民意识的内在结构入手,把公民意识看成是复杂的观念形态系统,有其内在逻辑结构,有其核心内涵、具体内涵和延伸内涵,而身份意识是其核心内涵。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公民意识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公民意识,我们应树立系统的整体观念,争取各种教育力量通力合作,共同为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而积极努力。
三、完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效果的高低优劣等。 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包括很多方面,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次进行设计的。三个层次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其中知识与技能是基础,过程与方法是桥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最终目的。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大体属于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范畴。
因此,我们历史课堂教学中在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的时候,应该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尤其注重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下功夫,为下一步选择的教学方法、拟定的教学程序以及其他各种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挖掘教材内容与公民意识培养的结合点
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自觉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从而提高公民的素质。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有目的、有计划地挖掘教材中关于公民意识培养的素材,充分整合教材内容,找到历史教材内容与公民意识培养的结合点。历史教学要落到实处,不能抛开历史知识体系而空谈公民意识的培养。
初中历史教材的内容贯穿古今,涉及中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等,它们在公民意识的培养中发挥着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总的来说,学习中国古代史,可以感受祖国辉煌灿烂的文明,增强民族自尊心;学习中国近代史,体味屈辱挨打、抗争探索的艰难历程,增强民族责任心;学习中国现代史,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曲折与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学习世界史,了解各民族在人类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尊重各民族传统的价值观,树立求同存异、和谐发展的国际意识。学习各国的政治、科技、文化,可以体会民主法制的精髓——诚实信用的法则,增强人文主义,认识环保的重要性,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公民意识的培养涉及内容极为丰富,又与经济发展、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因此,要达到预期的培养效果,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结合具体的客观条件和自己的主观情况,周密计划,选用并组织好具体教学方法的实施程序,方可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当然也不例外。其中讲述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是比较常用且效果较好的三种方法。
六、完善历史教学评价体系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时,需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感,构建新的教学评价模式。通常对学生的评价大多是通过考试得来的成绩进行判定的,这不符合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也不利于公民意识的培养。
成功是多元化的,不仅仅取决于分数的高低、名次的前后。教学评价要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出发,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历史教学的效果不仅仅体现在学生掌握多少历史知识,更重要的体现在他们是否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存在,是否从历史中悟到什么,是否萌生出一种历史情怀。正如齐健先生指出“历史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发展场,是有利于学生智慧形成与发展的思维场、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养成的情感场、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成长的生活场”。
参考文献:
[1]胡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第 1 卷),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105-108
[2]阿尔克斯·英克尔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中的个人变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450-455
[3]卡罗尔·佩特曼著,陈尧译.参与和民主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