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在合作交流中提升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在科学的评价中获得学习的自信,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把数学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乐学目标的实现,要靠教师正确的引领与科学的调控,让学生融入教学氛围中,在生活情境与数学的结合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一、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征,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与已有经验的素材为背景,为学生创设情境,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然地融入到学习的环境中来。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积累活动经验,并收获成功的喜悦。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既敢想、敢说、敢动手,还要有质疑的意识,对教材、教师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这才能体现出平等和民主。
如在学习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可能性”知识点时,笔者充分发挥孩子爱动手的天性,为学生营造出和谐的氛围,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在操作中发现,从而得出所要学习的结果。比如抛硬币试验,让学生通过多次试验发现正、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大部分学生没有异议。之后笔者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历史上一些著名数学家抛硬币试验的数据,学生可以看出:随着抛硬币次数的增多,正反面朝上的可能性越来越趋近于相同。鼓励学生课下再试试,验证结果的正确性。联系超市抽奖中的转盘游戏,让学生感受到游戏设计的不公平之处,并让学生说出怎样才能公平,为什么超市这样设计,让学生知道其中蕴含的道理。要想让学生乐学,就不能让学生枯燥地学知识,而要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知识的存在,从而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二、开展合作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的最基本原则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学生乐学就是基于这一原则之上,不仅要让学生学,还要让学生“会学”,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与技能时感悟数学思想方法。以人为本,说白了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在探究中得出结论与方法。这样既解放了教师,也使学生在能力上得到更大的提升。
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所要学习知识与已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从而把握知识的本质。学生在进行小数乘法运算时,发现其可以用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唯一的区别在于确定小数点,学生经过几次尝试后就可以得出小数点的位置与因数中小数位数的关系,即两个因数小数点位数之和就是积的小数位数,从而将小数乘法问题转化为了整数乘法问题进行解决。既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也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新知识可动用已学的旧知识来解决,只不过需要把握住新知识的关键点。如此教学,教师不累,学生掌握扎实,可谓“一举两得”。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这样才能使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认知,使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透彻。
三、实施鼓励性评价
对于小学生来说,鼓励性的评价很重要。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更希望老师给予肯定与赞赏。在教学时,我们要不吝赞美,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赏识。对于学生的评价,教师要有一定的原则,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在即使错的情况下也感觉到不失“面子”,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宽容,更乐于学习数学,更有信心学习好数学。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六年级“百分数”知识点时,对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百分数,如有的学生说:“我在饮料瓶上发现了百分数,如蛋白质2%。”有的说:“我在酒瓶上发现百分数,如酒精度38%。”还有的说出存折上的利率等等。笔者对能够将生活中的百分数观察出来的同学进行了表扬,并指出:数学就是来源于生活的,我们要多观察、多思考才能使所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对于有的同学说百分数可以带单位时,笔者没直接给予否定,而是说:“这个同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辩论的机会,我们可以查阅资料、讨论交流来辨别这种说法的对错。”学生通过查证、讨论,得出百分数只是一个比率,因此不能得单位,从而升华了对百分数的理解。这时笔者又一次表扬了提出这一问题的同学,赞扬他为这次探讨做出的贡献。表扬出错的学生,是为了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过程中对与错不是最重要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是最重要的。教师要注意的是,对学生存在的一些错误不要急于否定,这样才有可能引起学生更深入去探索。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是数学教学的宗旨,只有学生乐于学习,教师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才能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与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出和谐共生的氛围,多给予鼓励性评价,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得到更大发展。◆(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张淑光
一、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征,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与已有经验的素材为背景,为学生创设情境,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然地融入到学习的环境中来。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积累活动经验,并收获成功的喜悦。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既敢想、敢说、敢动手,还要有质疑的意识,对教材、教师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这才能体现出平等和民主。
如在学习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可能性”知识点时,笔者充分发挥孩子爱动手的天性,为学生营造出和谐的氛围,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在操作中发现,从而得出所要学习的结果。比如抛硬币试验,让学生通过多次试验发现正、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大部分学生没有异议。之后笔者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历史上一些著名数学家抛硬币试验的数据,学生可以看出:随着抛硬币次数的增多,正反面朝上的可能性越来越趋近于相同。鼓励学生课下再试试,验证结果的正确性。联系超市抽奖中的转盘游戏,让学生感受到游戏设计的不公平之处,并让学生说出怎样才能公平,为什么超市这样设计,让学生知道其中蕴含的道理。要想让学生乐学,就不能让学生枯燥地学知识,而要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知识的存在,从而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二、开展合作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的最基本原则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学生乐学就是基于这一原则之上,不仅要让学生学,还要让学生“会学”,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与技能时感悟数学思想方法。以人为本,说白了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在探究中得出结论与方法。这样既解放了教师,也使学生在能力上得到更大的提升。
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所要学习知识与已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从而把握知识的本质。学生在进行小数乘法运算时,发现其可以用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唯一的区别在于确定小数点,学生经过几次尝试后就可以得出小数点的位置与因数中小数位数的关系,即两个因数小数点位数之和就是积的小数位数,从而将小数乘法问题转化为了整数乘法问题进行解决。既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也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新知识可动用已学的旧知识来解决,只不过需要把握住新知识的关键点。如此教学,教师不累,学生掌握扎实,可谓“一举两得”。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这样才能使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认知,使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透彻。
三、实施鼓励性评价
对于小学生来说,鼓励性的评价很重要。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更希望老师给予肯定与赞赏。在教学时,我们要不吝赞美,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赏识。对于学生的评价,教师要有一定的原则,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在即使错的情况下也感觉到不失“面子”,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宽容,更乐于学习数学,更有信心学习好数学。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六年级“百分数”知识点时,对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百分数,如有的学生说:“我在饮料瓶上发现了百分数,如蛋白质2%。”有的说:“我在酒瓶上发现百分数,如酒精度38%。”还有的说出存折上的利率等等。笔者对能够将生活中的百分数观察出来的同学进行了表扬,并指出:数学就是来源于生活的,我们要多观察、多思考才能使所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对于有的同学说百分数可以带单位时,笔者没直接给予否定,而是说:“这个同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辩论的机会,我们可以查阅资料、讨论交流来辨别这种说法的对错。”学生通过查证、讨论,得出百分数只是一个比率,因此不能得单位,从而升华了对百分数的理解。这时笔者又一次表扬了提出这一问题的同学,赞扬他为这次探讨做出的贡献。表扬出错的学生,是为了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过程中对与错不是最重要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是最重要的。教师要注意的是,对学生存在的一些错误不要急于否定,这样才有可能引起学生更深入去探索。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是数学教学的宗旨,只有学生乐于学习,教师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才能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与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出和谐共生的氛围,多给予鼓励性评价,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得到更大发展。◆(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张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