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当人梯红烛 换得桃李芬芳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学丽,92年从师范院校毕业后,一直在哑柏镇仰天小学任教至今。在任教期间,一直担当毕业班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帮助和支持下,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一点点成绩。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她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1 做一个好的班主任,首先对学生要富有爱心和耐心,热爱孩子,善待童心,重视感情投入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要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提升学生的精神灵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
  作为小学班主任,要善于“以爱育爱”,充分发挥情感作用,让学生感到教师的要求是出于真诚的关心和爱护,他们才会愉快地接受,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对学生要给予爱心和耐心,博大的胸怀要装得下每位学生,对他们要倾注同等的爱,一视同仁。只有教师对每一个学生充满信心,进行感情投入,献出爱心、耐心,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班上的程亮,由于父母离婚,父亲又常年在外打工,由奶奶抚养,奶奶身体不好,根本无力顾及他的学习。因而程亮经常不完成作业,无故逃学旷课,沉默寡言,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较差。针对这种情况,他多次找程亮谈心,就他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辅导,让同学们课余和他交朋友,给他买来学习用品和故事书,使他终于恢复了原来的本性:活泼、善思、好学,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了。
  2 加强班级管理,营造和谐氛围,激励和疏导是当好班主任的基本原则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中,要讲究方式方法,有艺术性,特别是对小学高年级学生,不能只是“严”字当头,采取生硬、粗暴、压制的方法。如果这样,天长日久,班级就会像一潭死水,表面“风平浪静”,实际学生默默对抗,充满敌意,不利于班集体形成“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生动和谐氛围。如果这样,即使教出了成绩,但却压制了儿童的天性,埋没了儿童的潜能,不能不说是教育上的一种失误。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其中,激励和疏导是很有效的教育方法,也是班级管理当好班主任的基本原则。
  班上的任宠照、付森都是转校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同学们的反映得知,这两个学生经常欺负小同学,由于家庭环境好,父母溺爱,他们养成了许多坏毛病:大手大脚花钱、吃零食、进网吧,还向小同学索要钱物。了解到这些,她多次找他们谈话,进行正确引导,又在班上召开了“做知法守法的好少年”等主题班会,使他们提高了认识,明确了在校目的,树立了学习信心。
  3 班主任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最好的自己,学会与学生沟通,用人格的力量去感化学生
  人常说“身教重于言教”,人格的力量是巨大的,她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努力做一位深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老师。
  学校分配的工作任务,特别是劳动任务,她都和班干部们一起商量,寻找方法和窍门,身体力行,和同学们一起干,在欢声笑语中顺利完成任务。由此,她也深深悟出了“与其兴师动众地训斥学生,不如利用举手之老,多加示范引导,用人格的力量去感化学生,就算是批评,也必须以爱为先导,以身作则,让学生心悦诚服”。
  4 在班主任工作中,特别注重良好班风的形成
  集体是个人成长的园地,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是学生健康成长,奋发向上的土壤,班主任要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班集体这块沃土。
  开学后,通过竞选成立了一个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而又生龙活虎的班委会。他们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讨论制定了“团结、拼搏、谦逊、奋进”的班风,建立了班长轮流值日制度,每天由一名值日班长和一名学生主持晨会演讲,强调班上的安全、纪律、卫生、学习、好人好事等。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班级各项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日常管理井井有条,几乎每周都获得“流动红旗”。
  5 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她让学生在班上成立了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充分发挥同学们的特长,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书法绘画小组”把教室布置得美观大方,使本班在教室布置检查中获得高年级第二名;“个人爱好收集小组”让同学们眼界大开,了解了许多不知道的知识;“社会环境调查小组”让同学们知道要更加珍惜资源,节约能源;“学雷锋活动小组”坚持每天做好事,校内为差生辅导功课,帮助低年级学生洒水、扫地、擦窗户,校外帮助孤寡老人干家务活,赢得了周围群众的赞扬。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她深知:教师职业艰辛,任重而道远。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她一定要戒骄戒躁,加倍努力,不辜负各级领导和家长的厚望,发扬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毕生的力量。
其他文献
声乐表演是听觉艺术,也是视觉艺术,作为舞台表演艺术,不但要有优美动人的声音、正确的音准节奏、完善的声音技术、感人的艺术表现、优雅大方的演唱风度和气派,还要有对作品的的深刻了解,并在此基础之上运用自己所学技术和较深厚的艺术功底进行艺术化的处理,力求到达作者所需要求的艺术效果,将无声的乐谱以有声的艺术形式还原其艺术风格。为此,需要演唱者在歌唱前进行大量的工作加强歌唱的艺术表现力,才能吸引听众,感染听众
期刊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继续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农村教师作为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继续教育效果对农村教育质量意义非凡。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有许多学者对相关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但是对农村教师特有属性作为继续教育重要培训内容的研究较少;从教师的内在需求为出发点,研究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文献较少;将农村初中教师为对象的研究更少。笔者将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定义为以农村教师为对
阅读教学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对于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借助课堂阅读教学,全面培养以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等为代表的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是未来小学语文教育的总体发展趋势。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忽视学生阅读课的主体性、套用简单陈旧的程式化教学模式等现象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种种不利因素限制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向更高层次大踏步发展的可能性。正是基于这一阅读教学现状,本论文紧紧围绕着教育
近年来老挝的经济在不断发展,经济发展为老挝发展高等教育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老挝人民对教育的期待和需求也在增长。近些年来,老挝高等教育在不断发展,许多高校都在扩招、扩建,老挝呈现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但与此同时,老挝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学生规模的扩大,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教学经费不足、师生比例失调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新形势,人才发展的多样性对老挝国立大学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陈旧的、落后的教学体制可能没有办法适应高校目标的发展要
在本科教育质量可能下滑的背景下,国家和社会要求为本科生合理增负,然而过度的学业压力将给本科生带来负面影响。研究本科生学业压力现状,可为是否需要给本科生增负、如何合理给本科生增负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参考。从课堂、学习环境、学校、家庭、社会、自身等维度对401位本科生的学业压力调查发现:本科生总体学业压力强度处于中等水平。学校、家庭、社会方面的学业压力强度最高,大于总体压力均值。不同背景本科生学业压力强度存在差异。大学生课堂学业压力由大到小依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985或211院校学生学业压力明显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作为“触网”主力军,深受互联网的影响。一方面,互联网打破了信息传播的传统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了获取各类信息资源的平台,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隐蔽性,海量信息良莠不齐,极易影响道德人格尚未完全定型的大学生,致使网络上的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弘扬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培育大学生网络道德自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需要。就大学生而言,培育网络道德自觉能够使大学生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而有言论表示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听话顺从,并影响其创造力的发展。文章从教师的视角出发,了解教师眼中听话学生的创造力水平。一方面可以为教师和家长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些许帮助;另一方面也可以打破一些主观言论。
  文章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分析教师眼中听话学生的创造力,对9位基层教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借鉴扎根理论研究中的方法,并且使用Nvivo12对访谈转录而来的文档进行编码,将教师对听话学生创造力的看法进行分析
研究采用2017—2018年度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就读经历调查国际联盟的数据,以中国、美国和日本10所研究型大学的35733名本科生为样本。基于学生感知到的学业挑战度和校园环境支持度把大学环境划分为不同类型,进而分析感知到不同大学环境类型的本科生在学习投入和学习效果上的表现,并比较分析中美日研究型大学在类型分布上的差异。
  潜在剖面分析结果显示,基于学生感知到的学业挑战度与校园环境支持度可以把大学环境划分为六种类型:高挑战高支持型、中度挑战与支持型、低挑战低支持型、挑战支持度极低型、高挑战低支持型和极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师作为教育振兴的基石,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教育发展滞后,与长期存在的师资匮乏、流失、教学能力较弱等问题密切相关,要改善乡村教师“下不去、教不好、留不住”的现状,则需提高其职业忠诚素养。而公费定向师范生作为乡村教师的储备人才,研究其职业忠诚十分必要,意义重大。本研究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公费定向师范生职业忠诚的内涵、理论、现状、问题、原因、相应对策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公费定向师范生职业忠诚指公费定向师范生对未来所从事的乡村教师职业的一
本科生科研被认为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H大学W学院两个学科的11位参与该院实施的科研计划的本科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借助扎根理论对转录的文字材料进行编码分析,深入探究本科生参与科研计划的整个过程,以及本科生在参与科研计划过程中的收获。
  研究发现:本科生参与科研计划经历了憧憬期、冲击期、调适期以及掌控期四个阶段,整个参与过程伴随着学习方式与科研心态的转变。原有学习方式与科研学习场域的差异性导致本科生参与科研计划之初表现出不合拍状况,但他们通过深入洞察科研场域,调整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