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问题探究学习法”课堂教学模式,本着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宗旨,着重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训练。
一、养成预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军事上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一说,此话用于学习上也是非常适合的。学生只有自己先通过预习,才能初步弄清老师下一堂课要讲的内容和自己对这一内容存在的疑惑,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上才能有选择地集中精力去听,主动地去学,而不会被动地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当然,让学生预习,教师不能只是丢给学生一句话:“大家去预习。”而应针对预习内容给学生提供预习提纲,提纲要能体现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尽量能让学生看得懂,使学生能学有所依。长期坚持,形成预习习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自然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引导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学生无需自主探索,只要认真听讲和单纯记忆,排斥了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思考和个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一理念强调了数学学习必须重视建构知识的过程,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使学生探索经历成为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探索经历意味着学生面临很多困惑、挫折,甚至失败。但这些是学生成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因此,“问题探究学习法”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探究学习”环节,应多留给学生思考与活动的时空,亲身经历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
三、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往往要求学生经历实践的操作过程,才能理解或掌握某种知识。过去的数学课都是教师在课堂上教,包办代替,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看,学生的动手能力被束缚。因此,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教师要转变观念,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操作。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可让学生准备一些圆柱体和圆锥体,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用实践操作来探究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将圆锥装满水倒入圆柱中,为了让学生便于观察,可在水中滴入红墨水,并指导学生让实验分三步进行:①圆锥和圆柱底面积相等,高不相等;②圆锥和圆柱高相等,底面积不相等;③圆锥和圆柱的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求细致、认真。细致操作,不能将水洒出或溢出;认真观察,记录数据。通过操作实践得出结论。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福县幼儿园)
□责任编辑:周瑜芽
一、养成预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军事上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一说,此话用于学习上也是非常适合的。学生只有自己先通过预习,才能初步弄清老师下一堂课要讲的内容和自己对这一内容存在的疑惑,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上才能有选择地集中精力去听,主动地去学,而不会被动地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当然,让学生预习,教师不能只是丢给学生一句话:“大家去预习。”而应针对预习内容给学生提供预习提纲,提纲要能体现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尽量能让学生看得懂,使学生能学有所依。长期坚持,形成预习习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自然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引导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学生无需自主探索,只要认真听讲和单纯记忆,排斥了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思考和个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一理念强调了数学学习必须重视建构知识的过程,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使学生探索经历成为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探索经历意味着学生面临很多困惑、挫折,甚至失败。但这些是学生成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因此,“问题探究学习法”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探究学习”环节,应多留给学生思考与活动的时空,亲身经历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
三、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往往要求学生经历实践的操作过程,才能理解或掌握某种知识。过去的数学课都是教师在课堂上教,包办代替,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看,学生的动手能力被束缚。因此,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教师要转变观念,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操作。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可让学生准备一些圆柱体和圆锥体,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用实践操作来探究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将圆锥装满水倒入圆柱中,为了让学生便于观察,可在水中滴入红墨水,并指导学生让实验分三步进行:①圆锥和圆柱底面积相等,高不相等;②圆锥和圆柱高相等,底面积不相等;③圆锥和圆柱的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求细致、认真。细致操作,不能将水洒出或溢出;认真观察,记录数据。通过操作实践得出结论。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福县幼儿园)
□责任编辑:周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