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兵变相关论文
一九九七年 7月4日本校韩国国际交流财团奖学金评选委员会举行会议,决定给予国际政治、经济、历史、哲学、管理等院系的博士生9人......
进入近代以后,中国和朝鲜面对列强地侵略,被迫走上半殖民地的道路。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在走向近代化的同时,也走向了对外侵略的道......
中近代中国 ,很少有人觉察出来自东洋的威胁 ,甚至是那些明确提出“防日”、“征日”主张的清议派。真正亲睹日军的嚣张气焰 ,看穿......
晚清时期,中朝两国均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传统的宗藩关系面临着外来势力的挑战。清政府为维系中朝宗藩关系,保障中国领土安全,......
为应对日本的对外扩张,一些晚清官员提出过可分三个类型的“攻日”之策。“速攻”论者对中国军力的骄慢自信,“缓攻”论者对中国军......
今年的7月25日,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年纪念日。这场发生在中日之间的战争,因朝鲜而起,在朝鲜打响第一枪,不少重要战役是在朝鲜进行的......
1882年8月20日,朝鲜马山浦。原本荒凉的海滩这天有些热闹:五艘悬挂黄龙旗的舰船在近岸下锚,几艘小火轮拖曳着一串舢板来回穿梭,将......
袁世凯(1859—1916),字慰亭,别号容庵,河南陈州府项城县人。他出身官僚地主家庭,又为将门功臣之后,并在22岁的1881年投奔正在山东......
1886年(光绪十二年),在近代中日关系史上,是一个常令人忽视却不应忽视的年份。上溯1874年(同治十三年)日本攻略台湾,下迄1894年(......
陈树棠,字茇南,广东人,1880年1月经当时驻美公使陈兰彬推荐,曾出任美国旧金山领事。1882年4月回国,被李鸿章召至幕下,并在同年冬《......
在中国近代史上,袁世凯似乎已是盖棺论定的人物。“窃国大盗,一世奸雄”即足以涵盖袁世凯的一生。然而,人性是复杂的,100年前的社......
先后于1882年5月和10月订立的《美朝修好通商条约》和《中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是近代朝鲜王国对外开放过程中订立的两个重要条约......
日本近代著名学者曾长期与朝鲜开化党派人士保持密切联系,并对朝鲜开化党谋求脱离中国寻求独立的政治改革运动给予帮助。为此,福泽......
进入19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发展,日本的国内环境呈现出很多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为日本近代国际秩序观的畸变提供了......
甲午战争(1894~1895)是近代东亚兵连祸结的序幕。冲突起于朝鲜半岛,但中日在朝鲜的角逐早非一朝一夕之争,甲午战前日本近二十年的朝鲜经......
从1884年的甲申政变到1897年光武改革,在国难当头的危机时刻,旧韩末朝野为救亡图强,实现近代化而多次实行改革。但改革并未给仁人......
虽然几千年来东亚各成员都不同层次地参与了“天下”体制,不过在当今的“东亚”内难以找出“同类”的认识。这一矛盾在中韩关系里......
一、穆麟德其人穆麟德(Paul George von Mollendorff),1847年出生于柏林以北的乌克马克地区采德尼克镇的一个著名的普鲁士贵族家庭......
《中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签订于1882年(光绪八年)10月,此时正值近代东亚在西方冲击下,从传统的以封贡关系为中心的国际体制(tribu......
朝鲜问题是近代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处理朝鲜问题,是李鸿章一生事业由成功走向失败的关键。李鸿章处理朝鲜问题,贯穿着这......
晚清派兵镇压朝鲜的“壬午兵变”是其对朝政策变化的直接表现。其后,与朝鲜签订《中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清军驻兵朝鲜,代练朝鲜......
"壬午兵变"是朝鲜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影响了中日两国的对朝战略,改变了东亚历史的进程。以金允植、鱼允中为代表的朝鲜人,出于国......
性格决定命运,袁世凯的锋芒早在二十三岁时便已锐不可当,他发迹的地点不在中国,而在朝鲜……1876年,日本以朝鲜拒绝邦交,蔑视日本......
毛泽东五十年代曾经对工商界讲,中国民族工业有四个人不能忘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化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
袁世凯其人,恰与三国时的曹操类似,于治世则为能臣,遇乱世则可为奸雄。他人生的选择、结局与曹操、刘裕、杨坚等人相仿,按照中国传......
1870年代中期,电报已成为总理衙门与驻外使臣联络的重要渠道.1882年7月至8月的“壬午兵变”,更成为清政府创办电报后首次利用电信......
长期以来,中国大陆的韩国学界非常关注1882年朝鲜爆发的“壬午兵变”。学界围绕着兵变爆发后清朝出兵平定兵变的决策过程、中朝宗藩......
大院君李昰应(1820~1898年,字时伯,号石坡)是朝鲜第26代王高宗李熙的生父。1863年,高宗即位,年仅12岁,由于年幼,无法理政,由大王大妃(神贞王后......
1882年于朝鲜爆发的“壬午兵变”,是当时东亚世界中各种矛盾积聚的产物.事变后,作为朝鲜宗主国的清政府果断出兵,使得之前已在朝鲜......
以“壬午兵变”为契机,清廷对朝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以夷制夷”政策转变为“干涉政策”。清朝政策的转变,是在当时的国际环......
<正> 1894年到1895年,日本为了吞并朝鲜,并向中国扩张,对中国进行了侵略战争,当时日本指责中国把朝鲜当泎附属国,是为欺骗国内外人......
甲午战争的爆发与袁世凯出使朝鲜期间所奉行的一系列对朝政策有着一定的关系。虽然他使朝期间参予了一些助朝求强的活动,客观上起......
张謇不仅是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与慈善家,而且是著名的学者,学识渊博,才思敏捷,一生撰文无数。除擅长科举场中的八股文体外,......
本文试图对清政府在朝鲜问题上实行的以夷制夷策略予以探讨,以为抛砖引玉之意。一、以夷制夷策略的提出和确立清政府在朝鲜问题上......
本文揭示了十九世纪末叶日本征讨韩国论调的出笼过程、产生背景及产生原因。并认为“征韩论”的出笼是日本走向对外扩张的开始,在......
综览张謇与朝鲜问题(壬午兵变及其解决——作者注)的历史,可以看出,张謇从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他力主“以战定和”,从而促进了出兵决策的......
在近代中国,袁世凯是一重要的反面历史人物.但是,任何历史人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反面人物不会百分之百的坏,正面人物不会百分之百......
笔者认为,甲午战争前,清政府执行了一条错误的对朝政策,从而加剧了其背清自立的离心倾向。由于中朝生隙,联盟解体,最终导致了中国......
李鸿章与日本刘世华李鸿章是晚清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考查李鸿章政治生涯与日本的密切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入全面地了解李鸿章,公正地评......
100年来,人们对甲午战争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其中的优秀成果不仅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学术价值,而且对唤起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