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运动相关论文
爱尔兰原本是与英格兰相对立的国家,但由于公元12世纪,英国诺曼人出于政治、军事等利益的原因占领爱尔兰,从此爱尔兰反抗英国统治......
“民众戏剧社”是在“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下,出现的一个戏剧团体。它成立于一九二一年五月,并出版有《戏剧》杂志,宣传自己的主张......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戏剧观念的确立焦尚志(1917─—1927)现代戏剧观念。早在辛亥革命前后“文明戏”时期,随着西洋戏剧文化的传入和“新......
摘要 候补戏剧运动为加拿大培育了众多经典的剧作家,是加拿大戏剧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其成功的三大历史原因在于,快捷有效的集......
应用戏剧是1990年代之后在欧美逐渐流行起来的术语,常常用来指存在于传统意义上主流戏剧或剧场之外的戏剧活动,尤其是那些能够使个......
袁牧之编辑、上海中外书局发行的《戏》月刊,1933年9月15日创刊。十六开本,五十八页。封面标出:“现中国仅有的纯戏剧刊物。” 编......
何平,1957年10月出生于山西,中国著名导演、编剧、监制、摄影。父亲在20年代曾是山西戏剧运动的创始人,母亲是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
本文通过朱双云的个人著述及《戏杂志》、《申报》等戏剧史料,概述了朱双云的生平经历,并较为详细、完整地梳理了他从事戏曲事业的......
《威尼斯商人》在中国舞台上极受欢迎,也是上演次数最多的莎剧之一,该剧的各种改编样态形成了跨文学、跨媒介的《威尼斯商人》在中......
苏区戏剧亦称为“红色戏剧”。1927年冬至1935年底,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以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为中心,以现代话剧为主要形式......
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文艺工作,是伴随着根据地的开创和发展而展开的。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现实需要,制定了以“一切为了抗战”为......
1937年底,上海、南京等地相继失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此后不到一年时间,1938年10月,日寇又攻占广州、武汉。桂林成为沟通重庆、香......
1943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指出:“在目前时期,由于根据地的战争环境与农村环境,文艺工作各部门中......
提及平民教育,人们立刻就会想到蜚声海内外的国际名人、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的晏阳初。在20世纪20—30年代,他曾与梁漱溟、......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疆戏剧运动是中国抗战戏剧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话剧、戏曲、少数民族歌剧等戏剧形态。由于新疆所处的特殊......
民间小戏,作为草根文化的代表,其产生、发展、兴盛与乡村社会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较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元图景.抗战爆发后......
作者对战争年代中国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沙可夫的领导艺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高度的概括:沙可夫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以高度的政治......
本文以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戏剧运动为例,考察中共如何通过戏剧运动进行成功的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从二者的初步融合,到戏剧运动的......
20世纪70年代初,为配合保钓运动的开展,保钓人士中一部分人发动了"戏剧运动",即以戏剧形式在华侨华人中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宣传......
在各个解放区当中,晋察冀边区剧团众多,剧目丰富,演出频繁,观众如潮,是陕甘宁边区之外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晋察冀边区戏剧题材真......
<正> 近年来,因为較多地接触到第二次国內革命战爭时期內党領导的文化思想战綫上的斗爭史实,感到掌握材料对分析历史事实、进行科......
在抗战的特殊时空下,强大的政治势力开始全面介入戏剧之中,戏剧的娱乐功能开始弱化。改造传统戏剧以使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宣传舆论工......
赣南苏区是指1927年11月中华苏维埃诞生到1937年9月中华苏维埃更名改制期间,在江西赣南地区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以“工农武装......
戏剧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党中央在苏维埃时期便逐渐利用戏剧进行动员民众。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时期的戏剧发展为抗战后边......
<正> 自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件后,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政策,使日寇步步紧逼,到“七七”事变之后,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席卷全国。......
一、划时代的空前盛举1944年2月15日至5月1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秘密领导和影响下,以欧阳予倩、田汉、瞿白音等为首的著名戏剧家广泛......
中央苏区时期,红色戏剧是最为瞩目、最热烈、最受群众欢迎的一种文艺形式。红色戏剧的创作非常繁荣,剧作有几百个,苏区油印推广的有上......
<正> 抗战时期上海的戏剧运动,实际上是党的一项群众组织工作。这里首先应该说一说当时的情况。抗战一发生,上海各界人民就组织了"......
1984年4月6日,首都文艺界在新侨饭店集会,纪念已故作家宋之的70诞辰。作为亡者的夫人和纪念会讲话的主角之一,王苹手扶话筒,话刚开了个......
晋绥根据地作为抗日战争的前线战场,对保卫延安、推动战争胜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迎合抗战需要以及当地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
历史的偶然与时代风云的必然重塑了延安这个原本荒凉的边塞古城。延安时期形成的文艺,从根本上影响了20世纪的中国文艺的形态和几......
【正】 欧阳予倩,原名立袁,号南杰,艺名莲笙、兰客,别署桃花不疑庵主,我国著名艺术家、戏剧教育家,一生在话剧、京剧表演、剧本创......
桂林抗战戏剧运动集中展现了抗战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主要特征,即中国共产党的民族主义是桂林抗战戏剧运动的领导基础和根本动力;民众......
林纾翻译的《铸情》、电影《铸情》和业余实验剧团的戏剧《罗米欧与朱丽叶》,是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现代中国传播的三个节点......
张庚先生是中国戏剧运动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人,是我国有创见的戏剧理论家、戏剧艺术学科建设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以及戏剧艺术教育家......
20世纪30—40年代的新疆戏剧运动是中国抗战戏剧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新疆与重庆、桂林等地戏剧运动的对比,阐明新疆戏剧运......
全面爆发的抗日战争使得共产党的重心向农村地区偏移,并在农村建立起成片的根据地。越来越多的农民被迫卷入战争,逐渐成长成为抗战......
中国现代话剧与电影事业的开拓者洪深在影剧领域的巨大成就遮蔽了他的另一个重要身份,即报刊编辑家。洪深的编辑生涯大致分为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