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翰笙相关论文
阳翰笙是当代著名的剧作家和文艺理论家。1930年初,一家出版社有意将他的《地泉》三部曲再次出版。当时,出版社希望阳翰笙能找到几位......
阳翰笙(1902~1993),复姓欧阳,名本义,1924年秋入上海大学更名欧阳继修,1933年取笔名阳翰笙,四川宜宾市高县罗场人。 15岁的阳翰笙走出家......
电影领域作为意识形态的主战场之一,它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受到了政府的极大重视。1948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关于电影工......
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中国革命文化运动上起了伟大的先锋作用,在人民的革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在1927年......
郭沫若对陈诚说:“前线抗战也需要一种精神食粮” 1938年4月成立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是国共统一战线的产物,它......
序与波澜壮阔的历史相比,人的一生显得何其短暂。但只要奋斗过,就有意义。自1919年五四运动后,近代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几年间,在采访一批老作家时,不时听他们谈到一九四九年以后自身创作力的问题,他们脸上那种无奈、迷惘和痛惜的表情给人留下很深的印......
陈明远教授曾有神童之称,从小就与郭沫若、田汉等“世纪老人”相识交往。本文是他专谈与郭沫若交往以及他所知道的郭沫若的一些情......
老舍是一位蜚声文坛的现代小说家和戏剧家。他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曾在北京的中小学任教;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
2009年3月,在纪念“左联”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笔者有幸见到了周扬、夏衍、冯雪峰、丁玲、周文等“左联”人士的子女,其中还有周伯勋......
1938年的武汉,到处弥漫着强烈的抗战气息。各种政治力量的云集,更加重了“九省通衢”之地的特殊分量。4月1日,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
茅盾和女革命家黄慕兰是在大革命的洪流里认识的老战友,在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后,两人结下深厚的战友情谊 黄慕兰,又名黄......
今年,由中国举办了“俄罗斯年”活动,活动期间,中俄两国进行了科技、文艺、影视、出版等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在5月明媚的阳光里,庞大......
《胡风家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收录了胡风致梅志的三百余封信,为研究者提供了难得的原始资料。遗憾的是。由于注解稍欠......
在现代艺术家中,找不到一个人有她那样的经历:诞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家庭里,成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烈火中,奋斗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最......
读中学的时候,我最崇拜的人是郭沫若。我崇拜他的诗,烈火一样燃烧的句子、大海一样翻滚的激情,狂奔的天狗、涅槃的凤凰,无不令我心......
1979年,我作为曲艺界的代表,有幸参加了全国第四次文代会。这次大会,让我太开眼了。来自全国各民族的文学家、戏剧家、美术家、音乐家......
阳翰笙(1902.11.2—1993.6.7),20世纪20年代初投身革命,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中国文艺界卓越的领导人。中国电影的缔造者。著名......
百岁老人雷晓晖(1904—2005),在她漫长的生命历程中有着极不平常的经历:参与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参加国民会议促进会全国代......
7月9日大会。阳翰笙。柯仲平。陈伯达。歌功颂德,歌人民的功,歌无产阶级的功,颂人民的德,而不是谄媚。了解事物,要有主见,有批评。......
100年前,发生在四川的保路运动和武装起义,吹响了武昌起义的号角,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
杂技作为一门古老的肢体表演艺术,中国杂技的发展历史可以上溯到有文字记载的夏朝.4000多年以来,杂技是在不断借鉴和吸取其他艺术......
2003年2月23日是李硕勋烈士的百年诞辰纪念日。李硕勋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杰出领袖,1921年他与阳翰笙等人共同发起建立了四川社会主义......
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很快风靡全国1935年2月,在上海雷米路(现永康路)一家纸烟店楼上的亭子间里,中国革命音乐的开拓者之一......
李一氓与郭沫若相识于五卅运动之中的上海。当时李是东吴大学的学生,但已经是共产党员了。1926年春天,一氓和郭老先后到了广州。李......
如何评价《地泉》的思想和艺术,这关系到如何评价一九二八至一九三○年的中国普罗文学运动的问题,也关系到如何认识具有革命浪漫蒂克......
中国传统文化对阳翰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青少年时代的阳翰笙在历史文化名城宜宾的文化圈里生活了近20年,地域文化主导精神的文化显......
<正>开国之初,周恩来任政务院总理,郭沫若同董必武、陈云、黄炎培任副总理。当时,指导各行政部门的3个指导委员会,即政治法律委员......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战士阳翰笙同志辞世后,党内外不少人撰文缅怀他70年革命征程中的丰功伟绩,特别盛赞他对......
2002年12月5日,由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举办的"纪念阳翰笙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隆重举行.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1924年夏.阳翰笙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秋天,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随即,他被派去协助工人领袖刘华(宜宾人)办夜校,参与动员工人罢工。通过......
阳翰笙于1927年冬,在南国社鱼龙会演出会上结识田汉,从此成为生死之交。他受中国共产党指派,以巧妙方式,促成田汉及南国社向无产阶......
二1937年七七事变后,阳翰笙、田汉被国民党当局释放。听说郭沫若到了上海,两人都到上海与郭沫若会晤。9月份阳奉命到武汉中共中央......
青年时代的阳翰笙"文革"初期的1966年8月,老舍先生被迫害致死.事隔数月,噩耗才传到正被监禁受审查的阳翰笙的耳朵里.作为与老舍生......
郭沫若和阳翰笙为川籍重要剧作家.论文选取二人于抗战时分别创作的"战国史剧"代表作<屈原>,和"天国史剧"代表作<天国春秋>进行了比......
1993年6月7日下午,家住上海的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赵清阁得到中国文联电话: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的阳翰笙撒手辞世!这位已届八旬的老人......
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型政治运动,有不少是选文艺界作突破口的。在“文革”发动前的1964年,毛泽东先后对文艺界作过两次批示,把当时的全国......
【正】 一点说明当代中国电影的历史,应该以一九四九年四月,中央电影局成立和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第一部故事影片《桥》为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