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孟邹相关论文
地缘因素在近代社会中的影响被研究者广泛关注,然而有关地缘与近代出版之间的关系,尚少为人关注。本文以亚东图书馆为中心,试图考......
大概六七年前,友人告诉我南京大学教授奚金芳女士拟编写制作介绍陈独秀的幻灯片,希望我也提供些图片资料。我当时认为此事甚好,但难度......
近代意义上的都市产生后,社会群体的生存方式和文化表达方式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之间的交往关系形成了一个个错综复杂、相互交错......
最近,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陈延年、陈乔年兄弟再次走进国人心里,特别是兄弟二人去法国勤工俭学时,镜头一下切换成牺牲的场景,......
《新青年》杂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革命刊物,以后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刊物。1915年9月创刊于上海,先后出版过月刊、......
编者按:“一切人类大事,皆以印刷蓄积之……世界诸民族文明之进步,每以其每年出版物多少衡量之”(孙中山),“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因缘际会,成为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发祥地,先后涌现出许多新式出版机构,书局林立,被出版家陈原称为“昨夜星光灿......
青年时期的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好。 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 急坏种花人,苞也无一个......
“过去的,都让它过去吧。”电话中,陈红不愿多谈家族往事,“我们都是很普通、过着平常日子的人。” 陈红,原名陈祯荣,是北京中医药......
《安徽俗话报》由陈独秀创办于1904年,是我国近代重要的白话报刊之一。由于陈独秀不仅是该报的创办人,还是该报的主编兼主笔,他的思想......
在北京沙滩繁华的五四大街路口,安设有一座以纪念“五四运动”为主题的、名为“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的大型雕塑。有人惊诧地发现,这座......
在陈独秀的坎坷一生中,有一位叫汪孟邹的至交好友。陈独秀曾经说过:“汪孟邹是我们家的大施主。”从1903年两人相识,到1942年陈独秀黯......
当前,我国出版业繁荣与乱象并存。在此业态下,出版从业人员重温出版家张元济先生“多出高尚的书,略牺牲商业主义”的宗旨,树立并践行正......
1916年11月26日,陈独秀与同乡好友汪孟邹从上海赴北京,为汪孟邹的亚东书局招股事。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当时只能印一千多份,几......
中国第一个真正的共产党组织陈独秀从北京到了上海,一时无处安身,先下榻惠中旅舍。没承想又疾病缠身,好友汪孟邹、汪原放叔侄把他......
【正】 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之前的1920年2月,陈独秀与李大钊“计划组织共产党”并约定在南方和北方分头行动时,曾在李大钊护送......
<正>上海的20世纪初,是一个黑暗混乱的时代,又是一个伟大的革命时代。一群有坚定信仰的革命先行者,在上海成长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也......
在英年早逝的中国革命先烈中,有一位烈士死得很惨烈,他是被人出卖、暴露身份后被乱刀砍死的,此人就是陈独秀的长子、时任中共江苏......
高君曼是陈独秀元配夫人高大众的同父异母之妹。陈在17岁考取秀才后,由家长作主,与安庆府统领高登科的大女儿高大众结婚。但大众是......
有这么一位人物,他既不是专门的红学家,也不是学者、教授,就其职业而言,不过是一名小出版机构的普通编辑。虽然极为普通,但在编撰20世纪......
上海亚东图书馆是我国现代出版史上的重要出版机构,出版了众多影响深远的图书。本文梳理了亚东图书馆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对其较有代......
研究《新青年》杂志的出版状况及相关人事,有两种文献常被引作证据,一种是亚东图书馆汪孟邹致胡适的书信,另一种是《〈新青年〉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