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震亨相关论文
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陆龟蒙并称“皮陆”,他们的诗歌在题材和风格上都有一定的独到之处,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这已经是......
全唐诗》的来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康熙以明胡震亨的《唐音统签》为稿本,而益以内府所藏全唐诗集,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所载......
明代《文選》廣續補遺之作興盛,後人對此研究不足。明胡震亨《續文選》作為《昭明文選》的續補之作,共有十四卷選文與著作人姓名錄......
现存《司空表圣诗集》,系由后人三次辑录而成。较早的是明胡震亨《唐音统签·戊签》七十四,据多种宋以来唐诗选本辑录司空表圣诗365......
诗往往与歌共生。人类社会只要有生活,就离不开歌声,歌唱活动,历代有之,相应地也带来诗的繁荣。先秦的周诗、楚辞、汉代的乐府、......
《韩偓诗》一卷本为韩偓入闽初期亲手编定,其基本面貌尚可在《唐百家诗选》中窥见。南宋时,原藏韩握裔孙处一卷本未收诗流入社会,好事......
【作者简介】 廖珊,编辑。2013年1月,与广西美术出版社合作策划的《勤奋小人和懒惰小人》《蚂蚁武装机甲》入选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爱书不爱官明代浙江人胡震亨,藏书万卷,日夕搜讨,凡秘籍僻本中有遗误之处,都一一校正,人称“博物君子”。胡在固城任教谕时,上司提他为德......
从明中后期至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之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唐才子传》的单行本绝迹于世。当代学者对此多未能深究,从而在学......
唐代道教思想家杜光庭(850-933)的思想虽然是通过诠释老子之道而建构起来的,但他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关注中又将“道”推向了宗......
明人胡震亨编纂的《唐音统签》共1 033卷,是第一部完整收录有唐一代诗歌的唐诗总集。其中《唐音癸签》独立成卷,是胡震亨唐诗观的......
明末胡震亨对唐诗的汇集整理,既显示出此时期诗学研究自身的演进状态,同时也在更为宏观和理性的考察视野下,进一步推进了对李白诗......
<正> 马茂元先生的《唐诗选》(上册),我最近拜读了一遍,获得不少教益。但觉得有可斟酌之处。本文摘出几条,与马先生商榷,并望得到......
【正】在我国文学史上,唐诗是封建社会诗歌发展的高峰。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伟大的诗人,李白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
1921年1岁(年龄依惯例按虚岁计算)周本淳,字蹇斋,12月22日冬至(农历辛酉年己亥月二十三日)生于安徽省合肥县(后改为肥西县,今划归合肥市......
<正> 高仲武的《中兴间气集》,选录了唐代安史乱后一段时期的诗歌,所选各家名下均缀有评语,其所选诗歌和评语,都反映了中唐大历年......
《读常见书札记》(1988年出版,至1990年3月江苏教育出版社第一次印刷)说的常见书是古代文学研究方面的著作,不是什么杂书,也不是什......
李白诗的最早注本是南宋杨齐贤注的左绵刊本,原书今已不传。现存经过元萧士货删补而成的《分类科注李太白诗。,保存了部分杨注。明末......
<正> 浙江藏书家对中国文化作出过重要的贡献,试以清代而言,清初曹溶《流通古书约》对于古籍整理。流通的真知灼见,对今日古籍整理......
据清编《御定全唐诗》的《御制序》与《凡例》,编刻者曹寅、彭定求等依据两种“底本”:一是胡震亨的《唐音统签》,一是《全唐诗(集......
<正> 吴聿《观林诗话》(下简称《诗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有些是道前人所未道,材料大抵典核,可资考证;评为宋人诗话中之......
<正>一中国是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风格的嚆矢,中经长期酝酿与衍变,如久孕花蕾逢时盛开,......
<正>我国诗歌理论源远流长,从孔子开始,中经《毛诗大序》、钟嵘的《诗品》,直到唐代皎然的《诗式》、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宋代严羽......
<正> 从明代万历间开始流行于世的二十卷本《搜神记》,是明人胡应麟辑录,可能又经他人增补修订的一个辑本,质量很差,不是一个可靠......
<正>晚清以降,随着近代出版业的兴起,中国文学逐渐进入"机械复制时代"~①,文学作品由创作到发表的时间逐渐缩短,传播空间却日益扩......
<正> 雕版印刷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四大发明之一。宋、元以来,我国刻书事业日趋发展,尤其是在明、清之际,更是风行一时。明代吴中诸......
盛唐诗人入幕是促成盛唐边塞诗繁盛的重要因素,然而自明人胡震亨以来,后人对这一史实作用与意义的认识历来因循旧说,未免存在着某......
<正> 《齐民要术》(以下简称《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占代综合性农书。约成书于公元532—544年问,作者贾思勰是山东益都......
<正>《文学遗产》2016年第2期发表张培阳《论七言转韵律体的体制特征》一文(以下简称张文)。文章篇幅很长,也下了很大功夫,笔者很......
<正> 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前人研究较少,近年来学术界已开始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这是可喜的现象。本文拟对这一组诗提出一些粗......
<正>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取道扬州返回洛阳,白居易亦以病免苏州刺史,经由扬州回洛阳。于是,二人得以在扬州相会。白居......
胡震亨是明代精通唐代诗学且卓有成就的一位著名批评家。胡震亨批评唐代乐府诗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唐音癸签》一书中。胡震亨对唐......
<正> 唐人近体,直接渊源于齐梁陈隋的声病回忌之体,此点古今论家未有异辞。如胡应麟云:"五言律体,兆白梁陈"(《诗薮·内编》卷四),......
胡震亨是明代著名藏书家、文献学家。《唐音癸签》是他编纂的大型唐诗总集《唐音统签》的最后一签,是一部唐诗理论著作,大量辑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