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词叙录》相关论文
李渔戏曲美学是我国古典戏曲美学的集大成者,具有突破性贡献。其突破性概括说来有两点:一是表现出从抒情中心向叙事中心转变的迹象......
早期南戏的“温州腔”,由于材料的缺乏,研究者往往避而不谈,从而在客观上造成研究南戏声腔源流问题上的一些迷误和困难。所以,南......
浙江早在宋元戏文中就有《孟姜女送寒衣》一剧,《永乐大典》卷一三九六六收有此目,徐渭《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著录。现尚存佚......
一般认为,宋以后的古乐府诗已与音乐脱离关系;这也成为这一时期古乐府诗创作受到批评的原因之一。其中又以清人对明代古乐府诗的批......
【正】以往虽有学者对南戏的名称进行过考证阐释,但尚感不够系统深入,至今仍有一些问题不甚明确或有不同见解,需要作进一步的考察......
云龙白剧的历史悠久,是白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古典戏曲剧种,经过长期的孕育发展创造,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它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摘要:徐渭对于南北戏曲的评判标准提出了“鄙俚”理论,包含了南北戏曲创作風格、体制和乐器等方面的内容。“鄙”点出了北曲的本质和......
《琵琶记》作者高明(字则诚)卒年,今存三说。宗典编《柯九思史料》,吴海林、李延沛编《中国历史人物辞典》都认为高明卒于约1380年......
<正> 一、从南戏的发展看南戏的作者和版本问题作者和版本问题是南戏研究中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永乐大典目录》中所载“戏文”......
《南词叙录》立足于坚实的史料,对南戏的产生进行了准确的论述,对南戏在宋、元、明三代的发展历程也有着清晰的记录。更难为可贵的......
我国最早研究评述南戏的著作是明中叶徐渭的《南词叙录》。它在中国戏曲批评史的历史长河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中作者的批评观......
<正>"宗元"即指在明清戏曲创作和研究领域普遍存在的以元代戏曲为宗尚的尊体意识与皈依心态,亦有"尚元""崇元""尊元""趋元""佞元""......
古典戏曲名著《琵琶记》(以下简称《琵》剧)①,在我国戏曲史上具有不同凡响的地位。一般认为它产生于元末明初,作者是元惠宗至正五年(13......
艺术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生活中的一部分,尽管有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作为其理论上的指导,但事实上,艺术会延引他律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洛阳春〉词调初考郑祖襄1995年6月,韩国音乐学教授权五圣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讲学,谈到韩国的唐乐里保存着一首宋代词调(洛阳春)(附欧阳修词......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 对于南戏研究的回顾,笔者读到过两篇文章:一为赵景深《过去对南戏研究的成就和缺点》,一为孙崇涛《中国南戏研究之检讨》。前......
<正> 中国戏曲在北宋末年形成,称“杂剧”。为了和以后的杂剧区别,人们称“宋杂剧”。此后,在南宋继续流行,后逐渐演化成“南戏”;......
<正> 对宋元戏文本事的考述,钱南扬、赵景深、陆侃如与冯沅君先生等戏曲研究界的前辈做了许多艰苦的工作,他们的影响深远的考著《......
<正> 《南词叙录》是宋、元、明、清四代专论南戏的唯一美学著作,在中国古典戏剧批评史上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其著者徐渭,生活和......
<正> 《琵琶记》没有列入《荆(钗记)》《刘(智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四大南戏之内,不少人为它叫屈。王骥德《曲律》......
署名徐渭的《南词叙录》是迄今所见唯一一部研究南戏的古代著作,它对于南戏的研究、对于中国戏曲史的研究,其价值不言而喻。《南词......
中国戏曲史的研究,自王国维开始即偏重于元杂剧与明清传奇,而忽略了南宋戏文。后来钱南扬扭转了这一偏向,第一次提出“宋元戏文”......
【正】 南戏于北宋末诞生于温州,南宋时即传向杭州,宋末元初传入大都北京,不久传向福建、江西、江苏、安徽一带,至明末清初即流布......
<正>众所周知,元杂剧中有所谓"宾白"。然而,就现存元代戏曲剧本来看,南戏提示说白用"白",杂剧一般用"云",少数用"白"。惟《元刊杂......
在<南词叙录>中,徐渭一反前人鄙视南戏的陈腐观念,探本求源,热情肯定了南戏'村坊之音'的民间出身及历史地位,公正品评南戏......
徐渭的《南词叙录》是现存最早、也是唯一一部关于南戏的著作,它在我国戏曲理论批评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南词叙录》中的戏......
<正>明代士子眼中的《琵琶记》,是一部格调高,品位高,艺术成就高,自觉关乎"风化",又给蔡伯喈——读书人"雪冤"的杰作,"诸词之纲领"......
《南词叙录》是我国第一部,也是唯一研究南戏的论著,在戏剧史上具有开创意义。当用民俗眼光看待《南词叙录》时,发现其蕴含丰富的......
<正> 《琵琶记》的评价,从它问世以来就有分歧。而高明是它的作者,几百年来众口一词,没有怀疑,直到最近彭飞、朱建明同志的论文《......
<正> 《南词叙录》是现存最早和最重要的关于南戏的文献性和概论性著作,一向受到戏曲史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关于它的作者,言及此书......
<正> 修订本《辞源》一、二、三册,已经陆续出版了,不管是语词的释义,还是书证的征引,都比旧《辞源》有很大的提高.《辞书研究》一......
<正> 明万历二十一年,即公元1593年,一代奇才徐渭在经受了十余年孤寂贫病的煎熬后,终以73岁高龄极其凄惨地离开了那个黑暗的世界。......
<正> 被袁宏道称之为“胸中有一段不可磨灭之气”的狂狷才人徐渭(1521—1593),在谈及他自己的作品时说:“吾书第一、诗二、文三、......
“本色”的概念由来已久,明戏曲家徐渭上承前代的本色理论,将其引入戏曲批评的领域并加以发展和创新。徐渭在《南词叙录》《西厢序......
中晚明时期,市民文艺观念取代封建士大夫的文艺观念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徐渭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徐渭文艺思想中的市民意识基于......
安徽贵池傩戏是一种祭祀性民间戏曲表演活动,其中含有大量的剧目。这些剧目可以按其是否具备“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的戏......
徐渭是中国明代的著名文人,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成就卓著的剧作家和理论家。他的戏曲作品与戏曲理论在中国戏曲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
徐渭是十六世纪中国文坛上的一位怪杰,其一生乖背世俗坎坷艰难,但叛逆狂放的他依旧纵笔抒写,批判现实社会,探索人生真谛,在众多艺术领域......
论述明散曲发展史,人们一向以昆曲兴起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普遍认为:在未有昆曲以前,北曲为盛;昆曲流行之后,只有南曲,而北曲亡,或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