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相关论文
《己亥杂诗》中有许多颇具自我叙事意味的诗篇,可视为作者自传生平的诗作.其中诗44至53构成了一组小型的自传诗,既有诗人对自我形......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鉴赏教学是非常主要的一方面内容,有效地鉴赏古诗词,不仅可以让我们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还能从诗词中学习......
摘要:运用廋词隐喻之法是龚自珍诗歌写作中的一种语言策略,既是对古代诗歌传统中这一成分的沿用与延宕,又是对文字、言语的深入思考后......
江淹《别赋》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是人生常有的遭遇,无论送还是留,主体都是人。但有这样一种独特的离别,相别的主体不是人,而......
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只是一篇政治意义上的檄文吗?通常认为这篇文章是作者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
人才成长的基本条件是人才学特别是人才成长思维学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成才思维学是社会思维学的应用学,成才只有在社会思维场中即......
龚自珍《己亥杂诗》第104首写道:“河汾房杜有人疑,名位千秋处士卑。一事平生无蹄龅,但开风气不为师。”龚自珍一生不蓄门弟子,坦荡自......
【正】 新安女士程金凤在《己亥杂诗跋语》中称“天下震矜定庵之诗,徒以其行间璀璨,吐属瑰丽。夫人读万卷书供驱使,璀璨瑰丽何待言......
人教版六·三制语文教材是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教材,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占教材三分之一的文言文篇目体现了"......
龚自珍是我国近代开端第一位“但开风气”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己亥杂诗》是道光十九年诗人辞官南归后创作的一组大型组诗,共三百一......
<正>龚自珍,清代中叶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近代首开新诗诗风的杰出诗人[1],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当时诗人张维屏评论说:"......
龚自珍《己亥杂诗》中涉及扬州文化名人阮元、秦恩复的那两首,对这两位前辈作了一些似乎很奇怪的比拟,实际上表明诗人认为乾嘉盛世......
《已亥杂诗》与龚自珍的佛教思想齐文榜龚自珍是矗立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思想家和文学家。作为思想家的龚自珍,梁启超先生在《清代......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广东嘉应州人。曾历任驻日使馆参赞、驻英使馆参赞、新加坡总领事、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长期的外交生涯和世界性的文化......
<正>《己亥杂诗》是鄂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7单元的古诗诵读篇目。这首诗是小学阶段难得一见的政治诗,与平时教学中"借景抒情""......
龚自珍是清朝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大家,其诗作、散文成就很高。作为封建末世的进步思想家和文学家,他较早的嗅到了清政府腐败衰......
<正> 在龚自珍的一生中,有两个年头最重要。一是1819年(嘉庆二十四年乙卯)他28岁时,这年他参加会试落第,却在京师结识今文经学家刘......
<正> 今译:我劝天公重新振作起来; 不限资格和辈分,把人材降落到人间来。小析:龚自珍(一七九二——一八四一)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
<正>明之狂的篇幅已经占去太多,无论如何不能再"狂"施笔墨了。下面循历史时序,再略谈清朝的"狂"的问题。很不幸,我们在清朝的前期......
诗人龚自珍(1792—1841)在他的一生当中曾多次试图封笔戒诗。作为一名虔诚的天台宗信徒,龚相信只有戒绝文字的诱惑方可悟道。可作......
<正> 历史多有惊人相似之处,这本不足为讶;然而,渊明有无心出岫之制,而定庵有倦飞知还之作,则殊可称奇。下列一首《己亥杂诗》,就......
<正> 1 一八三九(道光十九)年己亥四月,龚自珍结束了廿余年的仕宦生涯,暂时南下看望隐居在故乡杭州的父亲。接着,北上接取寄留在京......
<正>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共315首,除记叙南归途中的所见所感及赠答外,还叙述了自己的家世、经历、学术活动及交游,涉及到时事、......
<正>对于文本的整体和部分,都存在作者意义、读者意义、文本意义。把文本当成整体来解读,可获得文本整体的作者意义、文本整体的读......
<正>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人之多,诗歌之富,均为世界所罕见。我国现存的各个时代的诗歌,不仅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差异,在艺术风格......
<正> 《己亥杂诗》是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龚自珍的代表作品之一。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四月二十三日,龚自珍因不满朝政,又受到......
<正>师:前两节我们对七首古诗进行了分组整理,并合作、探究了其中的内涵。今天,我们就来展示一下各小组探究的结果,看哪一组能给我......
<正>吕型伟同志说,他喜欢龚自珍《己亥杂诗》第五首,其中有这样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一辈子钟情基础教育,......
<正>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语文考查的重要内容。2014年,河北省古诗词阅读题考查的是......
<正> 作为我国封建末世的进步思想家和著名文学家的龚自珍(1792—1841),他较早地嗅到了清王朝糜烂的气息,勇敢地对没落垂死的旧事......
<正> 毛主席教导我们,应当研究“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中,中国发生了一些什么向着旧的社会经济形态及其上层建筑(......
<正> 《己亥杂诗》三百十五首,是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1792——1841)的一部重要作品。它不仅在作者的著作中具有总结性、......
<正> 涨潮,海浪不断地涌起,一阵阵拍打岸边的礁石,浪头的飞沫溅湿了游人的衣裙。人们感到的是一种无穷的力的运动,一种震慑。退潮,......
<正>龚自珍是嘉道之际的大诗人,是放言论政开一代风气之先的启蒙思想家,他的创作与思想标志着古代传统社会结束和近代社会开端。《......
《病梅馆记》(以下简称“记”)和《己亥杂诗》(以下简称“诗”) ,一文一诗 ,都是龚自珍在己亥年 (清道光十九年 )创作的。两作主旨......
在孙立人的回忆录和有关悼念孙立人的文章里,涉及一些史料,有的被忽视,有的被质疑。如果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关于它们的“补证”就隐......
导入新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好的导入方法有着其他环节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导入新课这个环节,对学生学科兴趣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