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相关论文
在宋代,《楞严经》通过僧人与文人、文人之间的互动往来这两个主要途径,向儒家知识分子展开了持久而影响深远的传播。诗人创作了大......
自唐末五代至于明清,注疏《楞严经》的著作不可胜记,其中宋、元现存的注疏有十余种.笔者在考察了诸注疏关于“修行阶位”的诠释后,......
《楞严经》,大乘佛教经典,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简称《楞严经》、《首楞......
对于《楞严经》,古人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的说法,可以说是对这部典的极大的称赞。《楞严》一经,包罗万象,有禅有......
拥有2500年悠久历史,享有“湖光山色,洞天福地”美称的光福,位于苏州市古城西南25公里,镇内太湖环绕,峰峦罗列,山水蒙抱,景物清幽,文化古迹......
晚明时期《楞严经》流行于文苑,其原因颇为复杂:阳明学“风行天下”为《楞严经》的流行提供了思想背景,阳明学与《楞严经》在学理上颇......
在无锡近代书法界中,有一位女书法家写得一手瘦削遒劲、秀韵独具的瘦金体书法。相传,她写的《楞严经》,曾受慈禧太后大加赞颂,并亲自召......
北宋文人苏辙与佛教的关系较少为人关注。其实,苏辙奉佛虔诚笃实,尤其对《楞严经》体悟深刻透彻。《楞严经》的独特义理化解了苏辙......
<楞严经>色阴十禅境是在详尽讨论了大乘心性学说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在修证止、观时的心理特1征,被称为十禅境.由于境由妄起,故又称......
[网络化]“于一毫端,感受十方世界。”互联网实现了《楞严经》所言,在地球任何一个端点可感受十方世界。其方法不是打坐修行,而是链接......
赵孟頫(1254~1322年)是中国美术史上承前启后的书画大家。无论在创作还是对于后世的影响方面,均堪称一个里程碑式的领军人物。他的......
<正>赵孟頫是一个非常多产的书法家,并且长寿,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师承对象和创作理念。关于他的书风的分期,广为人知的莫过于明......
《楞严经》说:“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说:“目前的时代,真理是那样幽晦难明,流言又是那样根深......
将《楞严经》之翻译、注疏及其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中的境遇与效用做深入考量,可以发现《楞严经》在中国经历了一个圣典化过程,而正是在......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徐渭《四声猿》之《玉禅师翠乡一梦》,明显受到佛教的熏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具体而言,受过哪些经典或宗派的影响,影响若何,学界......
生死问题,作为人之生命体存在所必须面对之问题,历来引起了太多的讨论,形成了各种各样关于生死的学说。在众多学说当中,佛教生死哲......
《楞严经》是一部有争议的,但又是对中国佛教有广泛影响的大乘佛教经典。它的丰富的具有思辨意义的内容不仅对中国佛教的研究,就是对......
《楞严经》是一部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和影响的佛教经典,从宋代以来一直盛行于禅、教之间,是我国禅宗、净土宗依奉的一部重......
《楞严经》是以如来藏思想为核心,兼具佛性论、心性论、修行论等严密的理论体系的经典。此经在汉译和传播过程中渗入了大量的中国......
<正>前言《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名《大佛顶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本经可说是一......
儒释道三教皆以修心为要,盖心为万事主之故也。然对于“心的追问”,儒道多以启发、描述的方式给出,不具有过多的思辨性。就此而言,佛学......
相对于世间的心理学、心灵哲学来说,乃至相对于得到了极大发展、成就卓著的现当代西方心灵哲学来说,佛教的心灵哲学确有自己超越和......
竟陵派诗歌虽一问世就备受恶评,却在当时诗坛迅速流行。其所以广为接受,善于推陈出新当为重要原因。考察钟惺诗的创新思路,可见禅......
守培法师(1884—1955年)是临济正宗第四十四世传人,民国时期的高僧大德,在中国佛教史上理应占有一席之地。守培思想深邃,才学横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