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派小说相关论文
在现当代文学代表的作家中,具有先锋性的代表作家有很多,但是莫言和余华最具有代表性,先锋性也最明显,本文以莫言和余华为例,两人......
本文从中国先锋派小说“内容与形式”两个角度出发,进行文本层次的多元解读。一方面,“先锋”的艺术。针对评论界普遍忽视的中国“先......
现实主义曾是全世界文学的主流,客观现实描写是文学的主要原则。不过因为时代的变迁、世界历史上发生的巨大变化,文学以这样的原则......
随着散文创作的大众化趋势日益膨胀,近年探讨散文创作走向问题的文章不断见诸报端或专业刊物,一些学者和散文界同仁对当下散文创作......
本论文从现代文学的角度研究文学语言现象的转变,这一时期主要经历了三次明显的改变,分别是五四文白革命、先锋派小说语言实验和网......
刘索拉是中国新时期先锋派小说的开拓者之一,她的代表作《你别无选择》曾被著名学者李泽厚称作是当代中国第一部真正具有现代意识的......
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先锋派小说的文体实验中,语言自述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现象.它对于传统的叙述方式来说,是一种颠覆性的话语.该文分析......
1980年代出现了新时期文学全面繁荣的景象,其中文学期T,捏了不可或缺的作用。1987年是先锋派小说家崭露头角的一年。1987年早春,中国......
本文主要探讨了新时期小说“真实现”的变化态势,从单一的现实主义“真实现”发展、嬗变为先锋派、新写实、新生代等多种不同的“真......
余华在八十年代的小说创作具有明显的形式探索意味,形式的显张又为内容的表达提供了保证,但形式不可能无限膨胀,形式只能在表现内......
我于1957年11月28日的黄昏来到这个世界.出生地是安徽怀宁县的石牌镇,从地理位置上看,这儿属于皖西南.我母亲生我时还不足20岁,所......
本文重新审视了作为 “先锋派”代表作家残雪小说的文本构成及操作规则, 旨在引起人们对 “先锋派”整体文学构建的再认识。......
历史进化观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起点。从清末政治小说一直到八十年代初,占主流的都是进化论叙事。然而,先锋派和新历史小说却不再......
论《迷舟》的艺术魅力阎奇男先锋派小说为新时期文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格非是先锋派作家的主要代表之一,《迷舟》是格非小说中最著名......
在消费社会,文学日常生活叙事及其随之而来的批评话语,其批评性思想还只是启蒙话语、人道主义话语的某种延续,其中寄存着某种理论......
【正】 一九八五年之后的当代小说进入的是诸种话语方式并存的历史阶段。先锋小说以独特、怪异的叙事形式,表达个体的生存体验,新......
先锋文学的产生与提倡变革的现代主义文化的时代背景紧密相关,也可以说具有先锋意识的现代文化才是这股文学思潮的内在动力。尽管......
失去自我是当代中国先锋叙事的核心主题之一。这一主题在先锋派小说中反复出现,俯拾皆是。所谓失去自我,是指在专断的权力体制掌控下......
先锋派小说家和新状态小说家老高进入九十年代中期,曾一度人声鼎沸的中国文坛终于呈现出某种寂静,这也许正契合二十世纪末期中国社会......
八十年代中期,当中国小说出现低潮时,马原、洪峰、残雪、扎西达娃、苏童、余华、格非、叶兆言、孙甘露、北村、叶曙明等以反传统、......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程光炜在《如何理解"先锋小说"》一文中指出"我们所知道的‘先锋小说’,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八十年代作家、批评家和编辑家根......
以语言实验和结构迷宫为显著特征的中国当代文坛先锋小说,在逐渐丧失其指涉意义之时,便失去了读者。其后的转型之作,无论从叙事视......
<正> 情绪是一个相当宽泛而又暂无确义的概念,然而它又确乎时时刻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对艺术家来说,它更是艺术家们捕捉艺术......
残雪早期的先锋派小说在反讽的向度上有力地揭示了宏大话语与现实的错位,从而凸显了个人与群体的交往困境。从1980年代中期的《黄......
陈染小说:女性文本实验方铃1962年出生的陈染,迄今为止已出版《纸片儿》(作家出版社1989)、《无处告别》(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和《嘴唇里的阳光》(长江......
<正>进入大学后,课余,我经常外出看电影,还喜欢上了看话剧、听音乐会。回想这两年,《大三儿》《家客》和《中国击打——刘索拉与朋......
<正>长篇小说和诗歌,因有相对独立自洽的文体建制,云集在这两个文体的理论研讨也必然汗牛充栋。根据我本人对这两种文体文学批评的......
<正> 一1985年前后,当中斟的先锋派文学在文坛崛起并获得长足的发展之际,曾有人宣称: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
<正>余华是我国当代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也是我国先锋派小说中成就最突出的作家。余华小说的语言深受西方哲学语言转向影响,具有简洁......
<正> “后新时期”这一提法固然是脱胎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后现实主义”、“后结构主义”等等流行的概念,但它确实是从中国......
先锋派小说凭借其特殊身份与鲜明个性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余华作为中国先锋小说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已获得较为全面的......
<正>一、缘起与背景2008年下学期,我校参加了王荣生教授组织的项目——"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我执教的课文是......
本文通过论述20世纪80年代先锋派小说产生、发展的特色及其在90年代的转型,说明了先锋派小说对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影响。......
<正>余华早年的牙医生涯可以与鲁迅早年投身医学相提并论。鲁迅的理性文学计划是"疗救"民众的病苦,而余华却不屑于这样的计划,他与......
先锋派小说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他们遁入历史,注重文本意识和叙述策略,拓展了文学的功能和表现力,使新时期文学呈现出多元化......
<正>本文从"教师想教什么"、"课堂里实际在教什么"、"学生可能学了什么"三个角度来评议石海红老师《十八岁出门远行》这堂公开课。......
<正> 1985年前后一部分在新时期崛起的中青年作家,开始转向长篇小说创作,出现了如《钟鼓楼》(刘心武)、《浮躁》(贾平凹)、《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