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格义相关论文
葛兰西对“绝对历史主义”一词界定上的模糊性,造成了对其理论研究的极大难度.从现有研究成果看,葛兰西历史主义思想的研究大多采......
《道德经》中“天下皆知”一段并不是最难解的一章,但受到时代精神的影响,不少当代学者认为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体现.本文引......
期刊
中国哲学研究的困境有多重原因造成,历代由于客观环境的不同,对于哲学的理解也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本文试以老子之道的诠释为例探......
1840年以来,中国面临着一个由传统而现代转化的难题,出于对自身传统没有自主实现现代化的失望,主要选择了通过彻底反传统并以“类......
以西方哲学的门类划分来重构或重新叙述中国哲学,是一种比一般观念层面的反向格义后果更为严重的一种反向格义。本体论这个译名使......
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格义"与"反向格义"是重要的研究方法,但同时也容易扩大误解和冲突,作为高等教育研究重要概念的"学术权力"就是因(......
近代中国对康德哲学的格义呈现出两种路径。梁启超和章太炎是用中国哲学的概念和范畴比附康德哲学,而严复和王国维却用康德的理论体......
“格义”的本质其实是一种言说方式,作为一种方式,它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反向格义”则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偶然现象,不具历史的必......
近三十年来,西方不少学者(如布隆姆、韩纳斯、陈汉生等)曾就汉语和汉语思维问题提出了一些反思。国人对此虽不一定同意,但问题值得深思......
近代以来,用“反向格义”(reverse analogical interpretation)方法来研究、诠释中国本土哲学,严复是代表性人物之一。严复认为中国之......
在《书辜氏汤生英译(中庸)后》一文中,王国维以哲学家的身份和眼光对辜鸿铭所译《中庸》进行了批评,其批评对象的选择则体现了他对术问......
The traditional geyi or analogical interpretation practice purports to help Chinese understand and accept Hindu Buddhism......
现代伦理学的重要主题是探讨道德的语言用法与规范性蕴含,尤其是在现代中国哲学与中国伦理学中,流行以道德观念为核心来诠释儒家思......
面对“花果飘零”的悲剧性现实和西学知识分类体系独霸天下的局面,“反向格义”成为唐君毅阐释自己学说的无奈之举。他从儒学的“......
《老子古今》一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一、提出了“语言趋同”、“文本改善”、“思想聚焦”等概念,揭示了《老子》版本在......
现代中国地理学史研究始于王庸于20世纪30年代撰写的《中国地理学史》,此后,侯仁之于60年代主编了《中国古代地理学简史》,中国科......
在圣经翻译史上,“God”的翻译是一个有名的难题,专门的名称叫做"Term Question",圣号讨论实际上就是对译名问题的讨论,即能否采用......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是中国哲学本身的一部分,这种研究不仅表现为学理上的探究,还表现为对西方哲学的运用,以及中国哲学对其自身历......
<正>北京大学唐晓峰的著作《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以下简称《从混沌到秩序》,内引此书只注页码)已出版近两年[1......
经荀子发展的儒家思想对汉代以降中国社会制度的演变与主流文化传承都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然而与此不相适应的是,由于人们所持的......
“反向格义” 与“中西会通”是构建中国学术话语存在的两种认知取向和方法选择.近现代中西学术交流在反向格义过程中完成了对中国......
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一直努力使用西方观念、理论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与信仰,于是在理解中国宗教方面就无法避免地出现了各种问题......
中国哲学的话语选择关键在于如何对待中西话语差异。"反向格义"和"主动化西"是近代以来建构中国哲学话语体系中存在的两种趋势。中......
期刊
反向格义是以西方的概念解释中国本土术语的一种诠释方法。随着近代"西学东渐"的进行,被广泛用于中国传统经典的解读与诠释。借用......
近代以来,学界以“反向格义”主流方法诠释中国本土哲学概念,导致道、气、理、阴阳等中国哲学概念陷入方枘圆凿之困境。道是天地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