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葛德相关论文
英国通俗作家哈葛德以独特的小说话语,建构了19世纪西方现代思想意识和世界观念秩序。首先将哈氏小说译入中国的是晚清驻英参赞曾......
对小说中的风景描写,传统解读聚焦于其审美性,将风景视为展示叙事主体对环境审美感知的一种手段,为烘托叙事情节、人物个性、叙事......
项目课题:校级课题《林译哈葛德小说对中国文化形象建构的影响》项目论文。 摘 要:林译哈葛德小说是林译小说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
现今,英国人哈葛德主要以他的文学成就闻名遐迩。《百合纳达》是一部角色全都是祖鲁人的历史传奇小说,在哈葛德众多的作品中,它被誉为......
晚清民初,哈葛德小说流播到中国社会,被林纾大量译介和读者广泛接受,林译哈葛德小说实践成果丰硕。在译介实践中,林纾立足于中华传......
1897年,林纾正值夫人新丧,心境郁闷,情绪低落。朋友魏瀚撮合他与王寿昌合译法国小仲马的《茶花女》,以此期许他从悲恸中走出。后来,林纾......
英国作家哈葛德本是二三流的作家,他的小说<迦茵小传>在其本国并未引起什么反响,但翻译家林纾颇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
<正>李欧梵,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国际知名文艺研究学者,台湾"中研院"院士,曾先后执教于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印第安那大......
文章追溯晚清历史语境,聚焦曾广铨译英国作家哈葛德小说《长生术》中的节略增补特点,探讨《长生术》的话语方式与社会思潮的关系,......
英国小说作家亨利·莱特·哈葛德的小说在中国的接受是一个成功的跨文化传播案例。译者、出版商和读者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三......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英国通俗作家哈葛德的小说She以独特的话语方式,再现和建构了英国维多利亚末期男女性别意识和社会权力的关系。本文追溯小说She的......
本文所涉及的接受环境与读者的期待视野有关.除了林纾和庞德自身的造诣和对各自语言文化的深刻理解之外,题材的选择也是他们成为成......
英国作家哈葛德的小说以言情、探险及鬼怪为主要题材,在晚清被林纾大量翻译为中文,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传播。哈氏小说以引人入胜的......
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的译介在促进文化交流的同时催生了中国读者的比较意识,小说成了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从而移风易俗的工具。林纾在......
本文涉及的期待视野与题材选择有关.除林纾和庞德自身的造诣和对各自语言文化的深刻理解之外, 题材的选择也是他们成为成功翻译家......
对照哈葛德长篇小说Joan Haste(《简·海斯特》)的原文,会发现林译小说《迦茵小传》中存在大量因文化差异、美饰原文等原因产生的......
<正>2014年8月31日,受本刊编辑部的委托,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陈建华在香江畔对香港中文大学冼为坚中国文化讲座教授、台湾"中......
本文以1906年由周作人主导、鲁迅参与完成的翻译小说《红星佚史》为对象,通过处理此文本在时间节点上的特殊性,以展现周作人这一时......
<正> 林纾是"古文家",他的朋友们恭维他能用"古文"来译外国小说,就象赵熙《怀畏庐叟》:"列国虞初铸马、班"(陈衍《近代诗钞》第一......
从1896年到1916年,中国文坛被译介数量最多的四位作家都是西方的通俗作家:柯南·道尔、哈葛德、凡尔纳与大仲马。从小说类型上看,......
本文从林纾翻译小说的基本动机透视 2 0世纪初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在文化选择上的价值倾向。林纾的文化选择代表了传统知识分子在历史......
“五四”前夕,中国文坛的外国翻译小说激增。这些翻译中,被译介数量稳居前四位的外国作家都属西方流行的通俗作家之列,其中赖德·......
【正】 林琴南是近代中国最有影响的文学翻译家。他一生共译有183种小说,其中以英国小说为最。在107种英国小说中,哈葛德小说竟占2......
期刊
哈葛德的冒险与神怪小说是林译小说中数量较多、影响较大的作品,正是这些通俗小说成为中国新小说的效法对象.林纾在翻译过程中通过......
<正>前言:在历史研究与文学研究交会处我今天讲的是我个人的晚清研究,题目叫作"新课题",其实在座的各位专家可能觉得这都是老课题,......
英国作家哈葛德的爱情小说《迦因小传》在19世纪末年被介绍到中国后,首先经由杨紫麟、包天笑翻译,后由林纾翻译并产生很大影响。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