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精英相关论文
近代以来,苏州地区以神明崇拜为核心的民间信仰十分兴盛。苏州地区民间信仰的对象由正祀之神、私祀之神和淫祀之神组成,并呈现出庞......
自1927年国民党武力分共后,中共迅速地将革命战略由此前的国民革命调转为土地革命。以“八一”南昌起义为开端,在此后短短几年内就......
明清时期鲁西地区是碧霞元君信仰极为盛行的地区,呈现出庙宇数量众多、分布地域广泛等特征.地方官员和士绅对碧霞元君信仰大多持默......
清代哀牢山区“因俗礼化”的实践堪称改土归流后边疆治理的样板.随着改土归流及边疆内地化的推进,云南哀牢山腹地多民族聚居的“景......
《明实录》中有记载说,1571年9月27日这一天,明隆庆皇帝下诏书曰:“薛瑄(1389—1464)公论既定,准从祀。钦此。”看似很简单的一句话,却蕴......
晚清民国时期成都的茶馆是一个政治舞台,见证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政治的发展和演变。~1在晚清民国时期,国家日益增强对公共生活的干......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汉学界“精英”、“士绅”研究潮流的影响下,中国学者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其中,讨论热烈,成果丰富。近来苏力......
中医药界历史人物的传记资料,主要来源于历史文献,即从正史、地方志、笔记、诗文集、族谱、类书,以及其他类型的图籍、散篇中搜求。各......
在广西府江流域,明清两朝对这一流官区域的有效控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明代推行的军事高压政策并没有能够遏制府江的动乱。清......
至少从表面上看,中国城市政府在20世纪头十年发生了转变。在经历了三年地方市政自治的试验之后,1909年,中央政府颁布了《城镇乡自......
一百多年来,古老的中国,不管是在帝国、民国还是在共和国时代,一直有人持续地关注着地方自治、选举和草根民主的问题。 一个多世纪......
1910年1月1日,袁世凯在他位于河南彰德府北门外的别墅“养寿园”中开始了新的一天。现在,曾经繁缛的一切似乎都离他而去;可是,他却......
贵州在明代建省后,学校教育开始在少数民族上层普及,但未能普及到一般的少数民族下层。清代改土归流后,在加强武力统治的同时,积极......
博士论文是近年来美国中国城市史研究领域之活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博士论文的作者都是即将开始其学术职业生涯的美国大学的年轻学者......
1929年4月6日下午,一百多个乞丐在天津街道上游行示威。他们高呼着“打倒土豪劣绅刘孟扬”、“打倒反革命李荣培”的口号,混乱地经......
农村问题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最大问题,农村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中国的未来路向。对农村中“真问题”的发现是对阻滞农村发展/......
(梁晨、张浩、李中清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10月版)整个人类历史的现代化进程中,对平等的追求是最基本的考量。当今中......
20世纪初,中国社会新旧交替,转型剧烈,地方精英的地方意识逐步突显。宁波地方人士陈谦夫积极从事宁波一地各项社会事业,亦是其表达地方......
本文试图通过考察晚清至民国时期南昌地方精英与社会权势转移,论述国家政治体制变革与地方社会权力体系演变的历史过程,探讨中国传统......
萧家璧(1887-1949),字圭如,江西遂川人,长期以来以屠杀革命群众和充当匪首的形象载入史册。本文利用萧家璧的个人著述、书信及其它相......
中国是一个地域面积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地方的差异十分巨大,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以行政区划分的政区面积、人口数量上,也表现在以地......
唐宋以来,地方精英力量迅速崛起,逐渐形成一个有影响的社会阶层.精英介于国家与民众之间,成为上下沟通的桥梁;同时,凭借自身实力,对......
本文选自《中国的农村:20世纪晚期的经济与社会变化》(Rural China: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
1930年代前后,上海商人许廷佐承办三门湾开发事业,一时引起三门湾开发热潮.尽管由于时局影响等原因,其开发三门湾的计划半途而废.......
诸城王氏家族为“山东党”的基本骨干,在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博弈过程中,中央权威逐渐确立,王氏家族成员渐次退出历史舞台。随着地方......
在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中,地方精英以引领思潮传播斡旋于政治舞台,对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王乐平在山东创办齐鲁......
在历史和文化的研究中比较无所不在。这种比较的存在 ,使事物的特征和价值得以确认。文化比较和历史比较的目的并非是只是判明优劣......
清末民初,东北地方精英经办慈善事业的内容从简单趋向繁复;他们多以个人的名义参与慈善事业,有的演变为整个家族的善举,直至许多善......
近代皖北地区由于传统官方统治失位、特殊地缘因素、文教事业衰败等的影响,区域社会生态加速衰变。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工赈......
文章循着中国“精英多元论”的思路,以中国南北两个“水利社区”为例,从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水利社区”的地方精英支配模式。关中“......
地方精英是指除当地政府官吏之外对地方公共事务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群体。明代河南地方精英参与灾荒应对的动机是多方面的,儒家思想......
以20世纪30年代宛西为例,从社会控制、经济发展、教育文化、社会保障4个方面,分析了地方精英在乡村建设中的成效。宛西精英依照建......
明代乡约的发展,前期主要由地方精英自主领导,以劝善惩恶、移风易俗为主要目的,到后期则逐渐与社仓、保甲、社学相融合,形成四者并行的......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依附于农村社会公共设施上的新技术也随之渗入到乡村社会,并引起了技术与乡土文化的摩擦,这制约了......
"富农"是中国共产党在早期革命实践中以阶级进路分析传统乡村社会的重要概念,也是土地革命历史进程中政策争论与变动的焦点所在,同......
文章主要以青海省泽库县为例,对地方精英参与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状做一个全面、真实的调研,在此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案例分析......
二仙是晋东南地区的一个地域性崇拜神。对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它承载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和作用。民间百姓看重二仙有求必应之“灵”,而......
学术界对于地方乡镇的崛起有诸多的理论解释模式。通过对湘中M镇经济崛起的实地调查,发现:转型期中国乡镇的崛起,地方精英与社会网对......
□历来的国家权力都没有单纯通过暴力手段真正实现对边缘人和边缘力量的控制,从来不存在纯粹的教化权力,“礼”与儒家意识形态往往......
北洋时期无锡的工业化在全国处于领先的位置,无锡的崛起同其地方治理的措施得当是正相关的。当时无锡地方精英们掌管着大量社会自......
相对于明清时期,民国时期绅士已由一个封建特权阶层演变为一个具有特定身份属性的社会和职业群体,其地位和作用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为对抗共产党在贵州的影响,强化国家权力对基层社会的渗透,从1935年至1949年在贵州乡村强力推行保甲制度。这一......
基于对中国地方精英的观察发现,作为地方领导,习近平的个人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而。一个方面是,他特别善于团结人,另一方面是,他注重全......
始于清末的广东地方自治政策,在辛亥革命后,以沿袭清末自治的形式继续实行。即便处于以“独裁”、“专制”著称的龙济光政权时期,其仍......
明清时期,士绅在地方公益、治安保卫、教育教化、民事调解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能.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将政权体制向农村社会深入,任......
本文的主旨在于尝试从法律社会学的枧角,透视中国农村社会中实际存在的各种因素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和作用.文章将首先对村民自治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