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归于朴相关论文
在立体几何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两方面:一是既雕既琢,回归教材中的定义,公理,定理,性质,从源头上来把握立体几何知识;二是复归于朴,触及知......
笔墨所传,根柢精神。自古有志于八分者,所求之根本即在其隶书精神也。盖隶书精神,要在朴素与正大之间,乃两汉文化之表征,亦民族精神之巩......
本文为作者发表于本刊2007年第5期的《“自然”论的文艺美学观》一文的续篇,讨论“自然”论美学观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理论中作品美......
[原文]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rn[译文]知道......
现代科学在带来福音的同时,也造就了危害人类的魔鬼。文章分析了老子“复归于朴”的思想,提出了当代科学发展的根本方向应是认识自然......
老子创立了以"道"、"自然无为"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老子设教讲学,并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本文对老子在教育理念、教学、教......
《说文解字》对"真"的解释是:"仙人变形而登天也"。"真"的本义指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这样的人为真人。"真"作为一个哲学范畴,与道家思想......
《道德经》涉及内容可谓广泛,对中国的影响可谓深远,虽然到近现代,道家思想似乎不再受到人们的追捧和重视,但这部著作对中国人的哲......
从小喜欢听二胡。耳朵接触到的周围的二胡声,虽并不出自演奏高手和名琴,但那或幽怨孤寂、或流畅质实的音色却也吸引打动了我。后......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晋代道教学者葛烘将“仙”作为可学致的人生美学理想,将“真”和“朴”作为“仙”人的美学品格,认为“绝迹幽隐”于山林之中会有助于......
盆景是立体的诗、无声的画,它物化着创造者的空间意识、审美观念,以及人生情趣和艺术修养。根植于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盆景文化,体......
自董仲舒著《春秋繁露》,创天人合一之说,人变成了天的附属品,完全听命于天。东汉班固撰《白虎通德论》,进一步提出“神人合一”。范晔......
<正>本以为这篇文章很容易教,只要扣住"朴素"二字便可大功告成。然而当我仔细阅读课文时,却发现其中有很多疑点没有解决,有很多东......
老子的教育思想以"自然无为"观念作为核心,认为理想的教育必须符合"道"的运行法则——"自然无为"。这一原则贯穿于老子理想化教育......
老子的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有许多相通之处,值得我们深入挖掘。老子的教育思想以"道"为核心理念。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圣......
在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教育史中,真正能弥补儒家教育思想的不足,揭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异化,对国民思想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
<正>质量问题在中国教育界其实从未被轻视过,但也一直以来都是各种改革的焦点。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到底何在?一谈到教育有问题,就......
<正>老子美学的特征是什么?李泽厚、刘纲纪主编的《中国美学史》第一卷曾有专节论述,认为在那“无为而无不为”的“道”中“包含有......
道家哲学的价值观初论朱吉吉价值论(TheoryofValue)或价值学(Axiology)是在19世纪末的西方兴起的,而关于价值的思想和学说,却不论中西都是古已有之,在西方可以追溯......
<正> 福建惠安以“惠安女”而闻名于世。“惠安女”的形象,不仅有着独具特色的服饰,而且是一种迎着海风、肩抬青石的“刚性”形象......
道家"道治"主张为如何解决现代设计管理中诸多矛盾与问题提供了有益启示:必须坚持"道法自然"的设计管理规律、"无为而无不为"的设计管理方......
简约主义不仅是种审美理念,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综观古今,每当一种繁冗的风格肆虐之后,往往会开始简约思潮的流行,这一时期的人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