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秩序相关论文
中国古代“天下”观是基于家、国、天下与个体之间的互动发展,出则学而优则仕,入则以孝化道,将天下理念凝聚为社会普遍共识,修身养性实......
北宋初年大体上延续了《开元礼》的宾礼制度,根据蕃客身份的不同,将宾礼分为蕃主来朝、蕃使来朝两类。在北宋的宾礼实践中,蕃使来......
政治的本质是权力,政治关系的本质是支配与被支配关系,政治权力来源于—定的经济、社会、军事或意识形态基础.古代中国天下体系与......
诸子问题是先秦诸子学的内在问题意识,核心是探索天下秩序建构问题。围绕诸子问题,先秦诸子和后来的子学研究者在不断思考,演绎了......
从汉武帝置汉四郡开始,“乐浪郡”便具有地理和政治双重意义,与辽东和朝鲜半岛事务有着深层的联系。后世政权多以“乐浪郡”为封地......
《老子》的“天下秩序”有两个层面:现实层面和理想层面。现实层面是“一种各个国家(既包括大国又包括小国)自我约束、兼顾各方利益且......
明代的山川祭祀虽以祭祀境内山川为主,但已首次将外夷山川列入国家祀典。明朝初年的海外山川封祀集中在洪武、永乐两朝。洪武时期不......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对人类和平发展的向往,我国古代就有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理想,但这是对天下秩序的道德想象;西方资本......
乐浪郡原为汉武帝于朝鲜半岛北部所设四郡之一,其后乐浪郡成为朝鲜半岛北部的大郡,加上汉人以郡代称东南西北四面边界,乐浪郡遂成......
汉承秦制,建立起新的中央集权大一统王朝,其“四夷臣服”的雄心与秦相类。汉王朝继续发展了大一统王朝在追求帝国框架下的天下秩序......
汉末建安年间,孙策与继位的孙权皆以匡复汉室为号召,至曹丕、刘备相继称帝之际,孙权回避了从汉或从魏的选项,选择在短暂臣从曹魏后......
“三山五园”作为代表中华政治文明的金名片迫切需要国际传播,也具备对外传播的政治功能与价值。它是世界受众认知中国清王朝天下......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中国传统天下秩序是一个被误读的"世界秩序"。从主体层面而言,传统的中国王朝不能被称为帝国。从生成与演化角度而言,天下秩序具有......
汉代建构的天下秩序体系,不但彰显了空间形式与文化权力之间的关联互涉,而且隐喻着社会记忆与典范历史下的政治认同与思想诉求。论......
<正>在中国思想家中,见解深刻而身世迷离者,莫过于老子。无论后世看法如何纷纭,迄今为止最为可靠的老子传记,仍然是司马迁《史记·......
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崛起以后,于历朝对外扩张过程中,仿造李唐之天下秩序,逐步建构"以吐蕃赞普系天子下凡,入主人间"的概念为中心的......
1627年,朝鲜被迫叛明降清,成为清国的属藩。1644年清军入关后,朝鲜在政治上虽奉行事大政策,但事大政策已不再是朝鲜政权的正当性基......
<正>2016年7月23—24日,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主办、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协办的"第四届中国中古史前......
隋朝国祚短暂,但其作为一个统一王朝,与朝鲜半岛诸政权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并鉴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对争霸中的朝鲜三国采取了轻重有别......
步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国正以自身古典思想资源中的"天下与共生"理念来重塑自身的国际秩序观。这种对现存国际秩序观的再建构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