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拉相关论文
在恋爱自由与思想解放的启蒙声中“,娜拉出走”成为“五四”女性解放的典范隐喻。但是随着“五四”退潮,女性出走纷纷遭遇了更为复杂......
大部分读者将《玩偶之家》看作女性解放的作品,这固然没错,但实则是在忽视了文本中海尔茂角色的“玩偶性”下所作出的具有局限性的解......
戏剧大师易卜生致力于揭露社会问题,尤为关注女性解放运动,留下的很多作品都与女性问题相关。本文从《玩偶之家》与《群鬼》入手,......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与《玩偶之家》中的娜拉,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的具有重要代表意义的两个女性形象。托马斯·哈代与易卜生根......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认为造成娜拉被压迫和剥削的玩偶地位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父权的结合隔离了女性的社会关系,隐藏了妇女......
本文从拉康的镜像理论出发,指出娜拉他者性的解构失败,颠覆了过去她所代表的“女性解放”的意义。点明再次对话《玩偶之家》的必要性......
1918年6月,《新青年》杂志出版"易卜生专号"后,"娜拉"形象从西方历史语境进入中国新文学,并穿越了过去一个多世纪的不同历史时期,......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娜拉”们走出家庭,来到校园,走向社会,知识女性与劳动妇女经历的顿挫与困厄,演绎着近代中国妇女的解放之路.......
摘 要:在五四时期女性解放话语的影响下,不少年轻女性以“娜拉”为楷模,纷纷走出传统家庭,其中的一些闯入了文学创作领域,如庐隐、石评......
刘剑梅老师的新散文集《彷徨的娜拉》的内容分为四辑,每一辑虽未署上小标题,但看完还是让我意识到,第一辑是女性主义之思,第二辑是生活......
摘 要: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密西尔创作的《飘》及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分别塑造了两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郝......
摘 要: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密西尔创作的《飘》和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分别塑造了两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
摘 要: 《玩偶之家》的主人公娜拉和《金锁记》中的姜长安,两者有着相似的玩偶经历,但不同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和个人性格因素造成了......
摘要 韩国偶像剧中塑造了一种为了追求自我价值而离开男人的“娜拉”式的女性形象,这类女性形象揭示了现代女性的生存困境,即在与男......
摘 要:胡适、鲁迅关于娜拉这一文学形象的思考的区别在于,前者提倡的青年出走家庭、个性解放不考虑现实后果,流于抽象口号;后者的思考......
在发掘和保护中国民间剪纸文化艺术的荆棘道路上,乔晓光一干就是30年。一路上,他始终坚持沿着心走,沿着黄河走,沿着中华文明的根走。由......
【摘要】易卜生的代表性戏剧《玩偶之家》塑造了五四后中国女性解放的符号人物——娜拉。鲁迅在1923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出“娜拉走后......
當前爱丁堡橄榄球选手迪恩·尼科尔森辞职准备环游世界时,他希望迎来的是改变人生的经历。 但这位31岁的年轻人并没有意识到,一只......
《他乡》是70后女作家付秀莹创作的长篇小说,作者以“我”第一人称的回溯视角,反刍了一个来自芳村的女孩翟小梨凭借自己的天资与拼搏......
摘 要:《玩偶之家》和《逃离》出自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作家之手,但都直面女性在家庭中的生存状况,且在此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两......
摘 要:作为现代中外戏剧的巨匠,易卜生和曹禺的文学关系一直以来为学界所关注。曹禺本人也在不同的环境中提到易卜生与自己的关系,尽......
娜拉老了,她从咖啡馆那把极不搭调的木椅上滑了下来,委顿在地。被抬上担架的一瞬间,她微闭的眼睛猛然睁开,定定地凝视着那把她坐了七十......
五四新文化运动很快就要一百年。那些风起云涌的事已经远去,知识分子在女性人格独立、婚姻自由、参政议政、经济独立、废除娼妓、教......
1789年,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成功塑造了从虚幻的幸福中觉醒并毅然出走的娜拉。1923年,鲁迅先生接续上易卜生的话题......
圣诞节前夕的平安夜,一个温馨的家庭里,丈夫韩尔茂刚刚升职为银行经理,妻子娜拉甜美可爱,圣诞树、苹果、圣诞帽……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2006年5月20日,是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去世100周年纪念日。他是世界上与中国瓜葛最深的外国作家。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受易卜生作品......
内容摘要:五四时代,新一代知识分子带着成为社会变革决定性力量的要求,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在这一特殊语境下,鲁迅的小说《伤逝》对易......
娜 拉:咱们从来没坐下来正正经经细谈过一件事。 海尔茂:我的好娜拉,正经事跟你有什么相干? 娜 拉:咱们的问题就在这儿!你从来就没......
摘 要: 巴金笔下的曾树生和易卜生笔下的娜拉都是因为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而出走的女性,两人的出走在原因上、心态上、结果上有许多异......
摘 要: 在易卜生写下《玩偶之家》的一百多年里,“娜拉出走”被当作一种意象,娜拉所代表的也不只是单纯的戏剧形象。而今天我们抛去所......
1922年欧阳予倩加入戏剧协社后创作的两部独幕喜剧《泼妇》和《回家以后》,在话剧史上都值得一提。《泼妇》于创作当年(1922年),就......
6月16日 晴 在上海莘庄镇小学,我认识了一位同学她叫希林娜拉。我一听这个名字,就觉得她是一个少数民族的人,她瓜子脸,圆溜溜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