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学会相关论文
《中外纪闻》是晚清强学会(强学书局)的正式机关报,它的前身是强学会筹办者康有为、陈炽等人集资刊印的京版《万国公报》.京版《万......
2008年度是本学会理事会换届后第七届新理事会的第一年度.我会在上海市科协的领导下,在中国制冷学会的指导和支持下,经过新一届理......
从技工到总经理rn1989年8月,满怀创业激情与理想的杨伟强,应聘进入东莞渝利精密实业有限公司.在这里,杨伟强找到了职业的立足点,从......
中华医学会于1915年2月创建。2015年2月将迎来100周年诞辰。学会拟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契机,本着节俭、庄重、开放的原则,举办系列纪......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为了奖励和推出地质矿产经济研究的中青年人才 ,提高他们的知名度 ,以利于人才的成长和学科的发展 ;为了加强......
他是珍妃的老师、光绪的重臣、“后清流”的代表、主战派的中坚.他大胆犯上,弹劾李鸿章,组织“强学会”,推动“公车上书”,被慈禧......
一、沈曾植其人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乙庵,晚号寐叟。浙江嘉兴人,1850年生于北京,光绪六年(1880)进士。历官刑部主事、员外......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2012年中国铁道财务会计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服务于铁路建设、服务于广大财会人员的宗旨,不断推陈出新,深化改革......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在国土资源部的领导下,在各会员单位、各分支机构和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学会的组织建设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摘要】光绪二十一年(1895),梁启超到北京参加会试。考试之前,他与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落第后又一起组织强学会,这成为他参与政治活动的......
本文简要回顾了广西高教学会走过的20年光辉历程,总结了20年来的基本经验,并提出了今后学会工作的一些思路.......
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藏书史,但是随着社会的更替,传统藏书楼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西方科学文化思想的传入,馆藏全面、......
在1895-1898年由维新派发起的维新运动中,作为洋务派的重要领袖,张之洞曾参与其中.虽然,他们之间存在一些分歧与矛盾,但综合张之洞......
1898年光绪帝在戊戌新政上谕中明令创办京师大学堂。在筹建京师大学堂时,总理衙门奏称:“所有原设官书局及新设之译书局,均并入大学堂,由管......
<正> 上海强学会是中国资产阶级早年发起的政治团体,是在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成立的。由于资料零星,追忆疏漏,以......
世传《清代野记》一书,最早为民国四年(1915)上海文明书局铅印本,题“梁溪坐观老人编述”。该书所记为有清一代,尤其是咸丰、同治、光绪、宣......
强学会是维新志士最早组织的学会。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这一团体给予了相当程度的关注。但该会究竟成立于何时,却一直存在不同说法。......
强学会这一中国近代政党组织的先进性体现在其组织成员的阶级组成和领导思想上。其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政党性质的政治组织承担......
<正> 杨锐,字叔峤,又字钝叔,四川绵竹县人,生于一八五七年(清咸丰七年)。一八七五年(光绪元年)入张之洞在成都创立的尊经书院肄业......
有几个问题,各家说法不一,给学习和研究中国新闻历史带来了困难,本文对此从史料角度略作辨析:一、今天真有“开元杂报”吗?论述这......
【正】 维新运动是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洋务派的首脑人物李鸿章在维新运动中表现如何,笔者不揣浅陋,试图勾稽索隐,以就教于师友们。......
梁启超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政党思想即为其中最具鲜明特色之一例。探寻梁启超政党观念的形成,不难发现其经历了......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了,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学会领导机构,这为开展和做好学会今后的各项工作提供了......
<正> 经元善(1841—1903)字莲山或莲珊,浙江省上虞县三都乡驿亭村人。他一生从事过义赈、洋务、改良等活动。经历了从旧式商人到近......
第一条 为加强学会的组织建设,规范会员管理,指导会员更好地参加学会活动,履行权利和义务,根据《中国农业会计学会章程》规定,制定本办......
翁同龢和帝党汤志钧翁同是帝党的领袖,帝党是拥戴光绪改革的政治集团。甲午、戊戌间,翁同“憾于割台,有变法之心”,帝党和资产阶级改良......
戊戌时期的郑孝胥及其《日记》汤志钧郑孝胥自光绪十七年(1891年)充驻日使馆书记官以后,一直脐身政界;他的《日记》,自光绪八年壬午(1882年)23岁起,到......
<正> 张之洞在维新运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对维新派赞助甚力又连生纠葛,二者关系扑朔迷离。以往论著多取政治视角,囿于派别......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重要回合,在知识界发生过较大的波动和影响。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人是......
<正> 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1845—1919),英国派遣来华的传教士。戊戌时期著书立说,广交朋友,传播西学,为“百日维新”的到来,......
<正> 在戊戌变法前,文廷式为维新派与帝党之桥梁,而强学会为京师掀起变法维新运动的重要组织。学界以康、梁为变法运动的领袖,因此......
洋务派与戊戌维新徐松荣发生在十九世纪末叶的戊戌维新,既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也是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洋务派发挥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