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士人相关论文
文化并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或空洞的口号,其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方式,体现在个人的全部言行中,我们既可以通过一个民族的集体言行,也......
书院是中国士人的文化组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不仅为中国文化的积累与传播作出了贡献,而且也有功于中西文化的交流。西学东渐......
近代西潮入侵,不过在沿海小胜中国数次,中国士人的危机感却甚强,咸认是中国历史上一大变局。始则认为是几百年未有之变局,继而危机感日......
传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琴就是这样进入了古人的文化生活。中国士人非常重视全面的艺术修养,“琴棋书剑”或者“琴棋书画”,“琴”......
苏轼和朱熹是时代造就出来的文化伟人,各自在文学艺术领域与学术思想方面代表了宋代文化的最高成就。将他们相提并论,不仅可以看出当......
中国史学传统源远流长,其标志之一就是司马迁创立的纪传体的史书体裁,自汉代以来,延续了两千余年,成为“正史”的主要形式。但当今......
元人对屈原基本上都是持一种嘲讽的态度。这种价值评判的形成 ,与元人的生存环境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价值向度的变形来自于生存环......
诚意,真诚,诚信、诚敬……是当今社会的稀缺资源,我们应该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这种珍贵的精神资源——从名实相副做起,从不说谎话做起......
<正>一、政治、制度清末政治史研究的宏观检讨李细珠史学月刊2013:2/中国近代史2013:6近代早期出洋中国士人的西方认知及其思想世......
史者,非徒识废兴、观成败之往迹也,又将以明古今之变易、稽发展之程序。 ——蒙文通:《中国史学史》 史学的功能,要者在展开历史......
魏晋风度曾是历史上独树一帜的人文精神现象,而且占据了魏晋历史的所有时空领域,对后世的文化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人文与历......
柳宗元一生大致可分成四个时期 ,每一时期都体现了优秀的中国士人所必有的心态、作为 :中国士人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 ;中国士人社会......
刘凝(1620-1710?),字二至,号及斋,江西建昌府南丰县人。他是一位儒家学者,勤于读书,"研讨入奥,尤精古六书之学";他又是一位勤奋的基督徒......
摘 要: 在唐宋诗的阅读与教学中,诗人们强烈的仕进意识凸显。文章首先介绍了几首有名的带有仕进意识的诗作,其次分析了那个时代的诗......
<正> 六年前应《文史知识》编辑部邀约,为该刊"治学之道"专栏撰一文,文成,取题《筏上戋语》。戋者,小也,所谓"筏上",是指自己既未......
狂人谱系:在疯狂和理性的边缘─—鲁迅与中国士人传统研究之一肖同庆八十年代以来,西方思想史写作模式对鲁迅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19世纪60年代以后,包括知识分子、官员在内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直面那个曾经只是"道听途说"的西方世界。西方先进的科技给他们以......
<正>中国的近代,出现了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群,就是留学生。这是一个仍在继续扩充、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又不时存在一些......
西潮与近代中国思想演变再思罗志田西潮与近代中国思想演变的关系是旧题目了。以费正清为代表的“西潮冲击-中国反应”这一研究近代......
流放者谱系:灵魂的荒原之旅──鲁迅与中国士人传统研究之二肖同庆鲁迅研究的"整体观"方法的确立,意味着鲁迅研究现代化已进入一个新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庞朴教授根据文化不断融合的多种动力将中国思想史划分为三个时期.受此睿见的启发,我想要探索文化碰撞和融合的某......
【正】一、释义:能“任事”者为士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所谓的“士农工商”四民。作为一个职业阶层,“士民”应该是最晚出现的,但它......
明清之际的中国士人大力协助来华天主教传教士的中文著译活动,具体表现在:第一,给传教士的中文作品进行文字润饰和修订;第二,在合作......
与大一统君主政体两相依存而又两相冲突 ,在冲突中走向政治苦境、精神苦境 ,构成了中国士人典型的生存境遇。这一生存境遇 ,可以称......
<正>史界断言:“弱国无外交”。这是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背景而言。其实,晚清初年的国内士大夫阶层并未体认到“弱国”愈来......
<正> 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1845—1919),英国派遣来华的传教士。戊戌时期著书立说,广交朋友,传播西学,为“百日维新”的到来,......
<正> 1921年6月30日,美国哲学家杜威在北京各界给他送行的大会上谈到他对中国两种人,即学生和青年及教员和成人知识阶级两方面的印......
吴渔山(1632-1718)本名启历,又称吴历,号渔山、桃溪居士,又号墨井道人,江苏常熟人,是"清初六大画家"之一。他43岁时成为天主教传道员,......
<正> 儒家士人或曰士大夫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阶层。说其重要,是基于他们在社会中扮演着复杂的角色,对社会的整合、发展乃至变动......
对清末科举制的改革与废除,海内外学术界已作过许多探讨,成为科举学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在导致清末废除科举的各种原......
【正】一 书院的起源与成型 唐代初期,书院产生于民间,最初它只是士人的读书之所。据雍正《陕西通志》卷27载:“瀛洲书院在(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