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祥相关论文
重点推荐: 《80后,怎么办?》杨庆祥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9.80 我们的成长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我们享受了父辈难以企......
新世纪来临前后,以韩寒、郭敬明为代表的一代80后,以叛逆的思维进入大众视野。 而当三十而立的韩寒承担起越来越多的社会担当转而......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文学评论家杨庆祥表示: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近几年“诺奖”中他最满意的一次,“瑞典文学院的那帮老评......
在自身的写作和对当代文学的研究中,杨庆祥发现了一种共通的文学倾向:"50后"、"60后"、"70后"、"80后"甚至"90后"、"00后"其实都是......
<正>在近二十年来,关于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学与文化研究逐渐成为具有深度、广度和活力的领域。其中,自1970年代末开始的历史阶段,......
<正>讨论:李宏伟长篇小说《平行蚀》时间:2015年3月15日下午地点: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7层会议室杨庆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5月的最后一天,北京海淀。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裴玉芳来到外研书店当起了“兼职店员”,指导读者买书、学外语,与她一起来的......
<正>现代的古典写作杨庆祥:新世纪以来历史写作面临着两难之境,一是如程光炜所言,作家们尤其是一批比较重要的作家都意识到,必须写......
<正>曾经一度,"非新即后"的语词游戏所连带的术语狂飙与滥用,带给人们诸多困扰,并掩盖了不少值得认真思索的真问题。然而在这"后现......
<正>周新民:我注意到你的文学批评之路始于关于路遥的一系列研究。这些研究和一般意义上的文学研究有较大的不同,返回1980年代的文......
<正>近期,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学者杨庆祥,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了"新伤痕文学"相关话题,引起了学界热烈反响。杨庆祥最让我佩服的地方......
<正>随着杨庆祥关于"80后"问题的文章的结集出版(《80后,怎么办?》,十月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80后,怎么办?"的追问再度引发热议。如......
<正>杨庆祥先生对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研究、诗歌研究以及80后文学批评等多个领域有着丰富的论著,在博客写作方面也极具人气,这次......
<正>一有关"80后写作"缺乏历史感的指责持续了有一阵子了。《名作欣赏》杂志的"80后"专号上,金理与黄平二位批评家在就此问题向读......
杨庆祥不仅是当下一位声名鹊起的批评家、学者,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杨庆祥的诗是其理解“80后”一代人精神史的文字呈现,他以......
80后作家与批评家,作为一个呼应日益密切的共同体,对于在这一代人身上出现优秀的作品表现出了某种共同的焦虑。成为这一代人的候选......
<正>一、80后文学的历史出场黄平:80后文学的标志性起点,在于《萌芽》杂志1999年所推出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在大众、媒体、图书市......
<正>杨庆祥:2011年8月在上海举行第二届"今日批评家"论坛期间,张燕玲老师找到金理、黄平和我,希望我们能以对话的形式在《南方文坛......
<正>市场化?黄平(以下简称黄):"80后"文学多年来被各种印象式的观感所围绕,真切理解"80后"文学的前提,首先是梳理、辨析这些淤积的......
<正>2015年夏,杨庆祥的《80后,怎么办》[1]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不仅受到北岛、李陀、阎连科等的赞赏,甚至引起了诸如"80后是......
<正>讨论:文珍小说集《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时间:2014年11月30日下午地点: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7层会议室主持人:杨庆祥嘉宾:丛......
期刊
<正>杨庆祥:刘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访谈。新改版的《上海文化》杂志和中国人民大学"重返80年代文学"博士生课堂有一个合......
80后以局外人的态度对待现实,首先是因为杨庆祥所指出的,是社会将他们推到了局外位置……因此,杨庆祥呼吁80后"回到历史现场",就不......
<正>杨庆祥:这一次三人谈以"社会主义文学"为讨论对象。以"80后"的身份和意识先见去讨论社会主义文学如此庞大而固执的历史存在,显......
<正>黄平:从历史想象、改革时代、左翼悲情、学科现状一路谈来,以文学为志业,最终要面对当下写作。我们恐怕不止一次听学界朋友带......
<正>黄平: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建国60周年"等等一系列的回顾与反思,直面当下的社会现状,一个广泛的共识是,"改革"迎来了关键的......
<正>主持人:金理复旦大学中文系讲师对话者:杨庆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黄平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金理复旦大学中文系讲师金理......
"重返80年代"是程光炜教授与他的博士生群体近七八年来集中从事的一项文学研究工作,旨在"通过对80年代文学事件、文学期刊、文学论争......
我知道杨庆祥比较讨厌别人称他“80后”,因为他愿意对人“年龄”的评价做更多样化的历史的理解,而不是简单的社会学归类。不过,他确实......
<正>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提出杨庆祥:我们还是从80年代谈起吧,一般来说,每个时代都有它主导的问题意识,您觉得80年代的问题意......
一词语自身会产生它的反抗,希望推陈出新的热切与命名本身的袭故蹈常之间有张力也有矛盾,但命名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命名者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