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罗山相关论文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日本汉诗是日本人用汉字写成的中国古代诗歌式的诗。日本汉诗不仅是日本传统......
中国与日本是隔海相望、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以前早就有了长期的文化交流,中国文化对日本产生了全面而深......
围绕《古事记》与《日本书纪》神话的诠释,日本后世形成庞大的文本群.这是诠释者信仰体系与日本古典相结合的结果.作为其中一系的......
林罗山的朱子学思想从中国而来,结合日本的情况,有了日本独有的朱子学的特征,体现了“实用性”.他的朱子学思想及教育学上的建树,......
《论语》在285年春由朝鲜半岛的百济汉学家王仁应邀带入日本皇室,作为皇太子的学习教材。《论语》从此对日本列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选取藤原惺窝、林罗山和贝原益轩三位朱子学家为例,探究阳明学对德川初期日本朱子学家的影响.藤原惺窝对阳明的回护;林罗山反......
围绕《古事记》与《日本书纪》神话的诠释,日本后世形成庞大的文本群。这是诠释者信仰体系与日本古典相结合的结果。作为其中一系......
朱子以理为天地万物的终极依据,通过对理、气及理气关系的探究,建构了以"理"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日本朱子学者林罗山适应日本近世现实......
日本“京学派”的工作,除了回应政治秩序的要求外,复与神道意识形态的确立密不可分。朱子学无论是充当排佛力量还是神道附庸,它的道具......
林梅洞是林家二代家督长子,从小聪颖好学,汉诗素养出类拔萃.深得祖父罗山及父亲鹅峰衣钵真传.本文将从梅洞的汉诗看林家的汉诗教育......
《大学谚解》是林罗山用日文注解朱熹《大学章句》的著作。本文通过对林罗山与朱熹关于"三纲领"和"八条目"中"格物致知"以及"敬"的......
作为日本德川时代官学——朱子学的奠定者,儒学者林罗山在其代表作《春鉴抄》和《三德抄》中广泛地引用和阐释了《论语》与《孟子》......
林罗山是日本江户时代初期的儒学、神道思想家和汉学家。历来的先行研究关于他的排佛思想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他是对朱熹排佛思想的......
《棠阴比事谚解》是南宋公案笔记《棠阴比事》在日本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注释书,反映了江户时期日本学者对中国法律典籍的解读情况。......
17世纪初德川幕府建立幕藩封建统治之后,在长达200余年的时期中,儒学在前近代的文化范畴中占据统治地位,这是研究日本封建时代和......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林罗山是日本江户幕府初期最具代表性的朱子学者之一,自日朝国交回复后,与其中6次通信使都有接触,是江户幕府初期与朝鲜通信使进行......
日本民族文化渊源于中华文化,日本从古代开始就吸收中华文化,正因如此,日本民族文化处处都印着中华文明的烙印,而且使中华文化与日......
南宋公案笔记《棠阴比事》的朝鲜本东传日本,对江户时期日本司法、藩学、汉学乃至文学的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以儒学家林罗......
明人陈建的《学蔀通辨》传入日本之后,对江户时代的学术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江户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对《学蔀通辨》的接受程度......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1607年至1811年间被派遣赴日的十二次朝鲜通信使是近世日朝关系史上重要的历史记录。而日本文人识士与朝鲜通信使间的接触和交流也......
江户时代以藤原惺窝、林罗山和山崎暗斋为代表的日本朱子学者,在阐释朱子哲学时,对流传到日本的宋元明诸儒学说进行取舍,并在诸儒......
日本江户初期,无论是藤原惺窝、林罗山的"排佛",还是山鹿素行、伊藤仁斋的"批朱","异端"论均是其进行学术批评的一大"理论武器"。"......
在东亚儒学的发展中,不论中国的明(1368-1643)、清(1644-1911)时代,或是韩国朝鲜时代(1392-1910),乃至日本德川时代(1603-1868),朱熹(号晦庵......
日本近世朱子学者林罗山在反对朱熹"理气论"的同时,一方面汲取朱熹的"排佛反释"思想来打击当世之佛教势力,另一方面又借用朱熹的"......
日本江户初期禅僧藤原惺窝及其弟子林罗山藉"朱子学"排挤佛教,强化神道的主体地位,沦儒学为神道之附庸;与此同时,他们又受幕府之诱......
日本朱子学的官学化是林罗山及其林家朱子学派持续向德川幕府传播朱子学,以及德川幕府对于林家朱子学派不断调整、适应和接受的结......
兴盛于宋代的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潮,伴随着大批来华留学僧为主要形式的中日文化交流,在日本"五山禅林"引发了广泛而持久的三教......
"儒释"论争在日本五山禅林的展开,与中世大批禅僧入华留学活动和宋学东传日本密不可分。就其内在理路和发生脉络而言,该过程大致经......
日本近世儒学思想盛极一时,幕府将军大力提倡朱子学,将它奉为官学,于是朱子学成为整个日本近世意识形态的主流。在这个过程中,京学......
作为日本江户前期最著名的朱子学派的思想家和汉学家之一,林罗山(1583年—1657年)在日本思想界和哲学界具有很高的地位。他历仕幕......
江户时代(1603-1868)初期,日本的社会结构与中国类似,为朱子学的传播提供了基础。日本朱子学者林罗山运用朱子学思想猛烈批判佛教,促......
以程朱理学为主的中国儒家思想,自13世纪初传入日本后,不仅影响了日本的思想界,而且也为日本近世出现的神道理论的儒学化奠定了社......
期刊
日本江户时期诗人林罗山在继承五山文学注重杜甫受容传统的基础上,对杜甫与医药的关系又有新的自觉的认识,他在诗文中积极接受杜诗......
以朱子学为核心内容的新汉学从镰仓时代开始传入日本。然而,日本的文化承载者禅僧们仅选择性地吸收新汉学的禅宗和诗文等部分而疏......
本文通过与朱熹理气论进行对比考察,确认了林罗山理气论的思想特色。即:元和六年(1620)以前林罗山曾在朱子学式的思想和阳明学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