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染色体相关论文
植物染色体倍性鉴定是种质资源评价和多倍体育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综述了植物染色体倍性鉴定的常用方法,包括染色体计数法、植......
染色体微分离与微克隆技术是细胞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相结合的一项桥梁技术,近年来在植物中的应用日渐活跃.本文综述了该技术在植物......
<正>洋葱又名球葱、圆葱、玉葱、葱头,属百合科葱属,为2年生草本植物。洋葱在我国分布很广,南北各地均有栽培,种植面积大,目前是中......
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主要遗传物质基础,它的结构和数目的变化,必然导致生物体遗传性变异。因此,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与育种实践......
本文采用改良涂片法对苹果属5个二倍体种(苹果、花红、陇东海棠、河南海棠和,西府海棠)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进行了观察......
菊花(Chrysanthemum xmorifolium Ramat.)品种变异丰富,其分类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特别是大菊品种分类始终没有统一的标准,给品种鉴......
前面说过植物界中不同的科、属、种,在细胞中都有一定数目和形态特征的染色体,遗传育种工作者可以通过杂交、物理、
In front of ......
以适当参数的NdYAG激光微束切割大麦7H染色体后再利用微细玻璃针挑取了7HS端部片段并放入Eppendorf管中,建立了一种激光微束与玻璃针结合使用微切割、微......
1999年7月19日号第14页报道:德国Max Planck Institute of Molecular Plant Physiology (Golm)的Thomas Altmann氏研究组与德国Max......
锌指技术:依赖于天然物质--锌指--可在特定的位点插入新的基因,有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基因治疗,甚至可对人类精子或卵子进行遗传改......
第三届亚洲染色体讨论会于2008年12月1日~4日在日本大阪大学举行。来自日本、中国、韩国、印度、土耳其、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
摘 要:探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与有丝分裂同步操作对比观察的实验改进方法。 关键词:有丝分裂;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同步观......
着丝粒是真核生物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染色体正确分离和传递所必需的染色体区域。十多年来,已对包括拟南芥、水稻、玉米在内的一些植......
植物染色体压片技术在染色体数目统计,染色体组型、核型分析及原位杂交等实验中极为重要。植物细胞膜外因包被有由纤维素、果胶等组......
本文介绍了植物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以及该技术在稻属特定DNA序列定位、基因组间关系、外源染色体鉴定等研究中的应用.......
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1999年初,法国启动了植物基因组研究计划,正式开始对植物基因的研究.2003年又开始动物基因组的研究计划.这......
广东省深圳市百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深圳市百绿生物染色体杂交研究所朱培坤所长通过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获得了一系列不......
环境污染会引起植物染色体畸变而形成微核.试验表明NaN3对玉米根尖有明显的诱变效应,且在0-50ppm的浓度内,微核率与浓度成正比.同......
本文研究了大麦、小麦、黑麦、蚕豆、洋葱等染色体的 N 带带型鉴定技术。采用了两种 N 带技术:第一,将染色体标本在5%三氯醋酸(90℃......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子先、刘东旭编著的《植物细胞遗传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一书,最近已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植物染色体制片和核型分析技术是细胞遗传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在物种亲缘关系鉴定、染色体变异、杂......
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在染色体、间期核和DNA纤维上定位特定DNA序列的一种有效而精确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20年来,植物荧光原位......
<正> 染色体显带(Chromosome banding)是六十年代末期以来兴起的一项细胞学新技术。它藉助特殊的染色程序,使染色体的一定部位呈现......
<正> 植物染色体Giemsa显带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一项细胞学新技术。它是借助于酸、碱、盐、酶等溶液对染色体标本进行处理后,再......
植物染色体G带发展现状邵晋梅(洛阳农专基础部,河南洛阳471000)Casperson和他的助手用喷u”咽芥或盐酸喷叶咽等荧火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他们发现染色......
在植物细胞中,记载遗传信息部份称“染色体”。研究和改良植物的遗传性,培育优良的作物品种,改良野生植物的种性等,都必须首先研......
本文主要对植物有丝分裂染色体标本制备的去壁、低渗法进行了研究。对37科105种植物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在染色体计数、组型分析、Gi......
<正> 植物染色体的大小变异与进化的关系,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分析和研究。这些研究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植物染色体Giemsa显带是本世纪70年代初兴起的一项细胞学新技术,包括N-带、C-带、G-带等.应用最为广泛的是C-带技术,它是借助于酸......
南开大学陈瑞阳教授等完成的“中国主要植物染色体研究”获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l979年天津市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2001年......
自1895年Curtins和Foersterling首次合成马来酰肼(MH),到现在已近一个世纪。但它的生理活性直到1949年才被Schone和Hoffman发现。......
本文主要介绍植物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历史,评述适用于不同研究目的的各种主要原位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介绍该技术在植......
染色体是生物细胞核中最重要而稳定的成分,它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一定的数目,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并积极参与细胞的代谢活动,能出现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