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带技术相关论文
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患者染色体核型及演变和其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年1月......
<正> 本文报道一种新的11号染色体臂内倒位的产前诊断及该婴儿长期随访的报道。患儿母亲37岁,由于高龄妊娠而进行产前诊断。该孕妇......
...
Miller Dicker综合征包括脑回发育不全、小头及其它特殊外貌。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本综合征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作者提出......
应用高分辨染色体显带技术,对门诊筛选的3例Prader-Willi综合征进行了微细胞遗传学研究,发现其中2例15号染色体长臂发生了微小的中间......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染色体核型演变与病情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高危患者的疗效.方法......
目的 报告一例伴有t(1;18)(p31;p11)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方法骨髓细胞24 h培养后按常规方法制备......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非淋)患者有非随机的染色体异常,其中2/3和特定的FAB分型相关,且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预后价值,例如t(8;21)和M2、t(15......
t(15;17)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特异性染色体易位,分子水平上它导致PML/RARα融合基因。大约80%的APL患者应用常规细胞遗传学(CC)......
目的 研究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诊断分型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多重RT-P......
临床核型分析应用较多的是染色体G显带技术和常规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但这些方法只能检测比较简单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
为进一步探讨无t(15;17)易位而伴有其它染色体改变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分子生物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应用短期细胞培养、胰酶......
目的 评估 11q2 3异常与恶性血液病的临床、血液学和预后的相互联系。方法 采用骨髓直接法和 (或 )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 ,用 R......
检测Ph染色体相应的融合基因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移植后疗效观察,甚至微小残留病灶(MRD)监测的有效指标......
为探讨细胞遗传学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分型诊断中的意义,回顾性分析了167例原发性初诊AML患者的核型与AML亚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目的 :研究D5S818的遗传多态性及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显带技术对温州地......
目的 从临床和细胞遗传学的角度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部分病例是否可更早的诊断为白血病,并探讨亚急性髓性白血病(Sub-AML)作......
目的: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NL)MIC分型及其与预后关系。方法:43例ANLL患者进行形态学分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免......
目的建立多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multiplex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M-FISH)体系,探讨其在检测白血病复杂核型异常中......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正>4、高分辨显带(High ResolutionBanding) 前期和前中期染色体的高分辨标本的命名法是1971年巴黎会议和1978年ISCN所制定的中期......
利用一种新的DAPI显带技术分析了蕹菜染色体的DAPI带型及其异染色质的分布,建立了类似于G带的蕹菜DAPI带模式图,为蕹菜的细胞遗传......
采用碱性低渗结合高氯仿一步显带技术获得了斑马鱼二价体高分辨多重G带,所出现的带纹丰富,反差明显.采用地高辛为标记的以限制性内......
斑马鱼(Danio rerio)是研究脊椎动物发育生物学的重要模式物种之一。本文对斑马鱼染色体多重带显带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讨;通过染色......
频谱染色体核型分析(SKY)技术是新出现的一种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除能对24条人类染色体进行同步分析之外,还能识别传统显带技术和......
人们用物理、化学因素处理后,再用染料对染色体进行分化染色,使每条染色体上出现明暗相间,或深浅不同带纹的技术称为显带技术(bandi......
<正> 患者女,29岁,系第2胎足月顺产(父母生育年龄分别为30、20岁),1985年8月因原发性闭经就诊。未发现有智力障碍;父母健康,非近亲......
1960年自从Patau’s利用放射自显影技术发现了13三体综合征以来,在近十多年中,随着人类染色体高分辩显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关13号......
<正> 原位杂交技术为核酸顺序在细胞水平的定位与测定提供了直接方法。1969年Gall等首先进行了细胞学水平上的DNA-RNA分子杂交。随......
<正> 蚕豆具有数目比较少(2n=12)而体积比较大的染色体,在植物细胞遗传学的研究中,常作为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变异的材料。关于蚕......
<正> 染色体显带(Chromosome banding)是六十年代末期以来兴起的一项细胞学新技术。它藉助特殊的染色程序,使染色体的一定部位呈现......
<正> 染色体显带技术(Chromosome banding techniques)指对制备的染色体标本进行各种处理后,再进行染色,使染色体纵向长度上出现不......
<正> 植物染色体Giemsa显带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一项细胞学新技术。它是借助于酸、碱、盐、酶等溶液对染色体标本进行处理后,再......
遗传性疾病(简称遗传病)是指以遗传因素作为惟一或主要致病因素的一大类疾病,遗传因素以细胞水平的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畸变和分子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