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定向相关论文
耿定向(1524-1596)是晚明著名的思想家,其思想深受阳明心学影响,和泰州学派思想接近,被黄宗羲列入泰州学案。明朝嘉靖、万历年间,阳......
[摘 要]《金瓶梅》中的主要人物,几乎都来源于与李贽、耿定向相关的现实原型,其故事写作背景则主要是李贽在湖北麻城一带的生活经历......
一、童心说内涵与主旨辨析童心说在李贽的哲学体系中甚为重要,并与其文学思想尤其是人生价值观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然而由于研究......
有一道学[1],高屐[2]大履,长袖阔带,“纲常”[3]之冠,“人伦”[4]之衣,拾纸墨[5]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自谓真仲尼之徒焉。时遇刘谐。刘谐......
耿定向是明代思想家,被黄宗羲列入泰州学案。耿定向的思想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谨守程朱理学,遵循礼法,循规蹈矩,注重礼制提......
随着阳明心学的风靡天下,在晚明时期的思想界出现了种种的“异变”现象:士阶层们对当时所谓的各种“喜新厌旧”的社会风气深感危机......
作为泰州王学的代表,耿定向的学术以“不容已之真机”为核心“不容已之真机”发用的过程,同时也是实现人与天地万物一体周流的过程......
《金瓶梅》是明万历时代以李贽为代表反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思潮在文学领域的必然表现,该书是以卫道士耿定向作为基本原型......
耿定向作《新建侯文成王先生世家》以昌明王学,纪念先师。《新建侯文成王先生世家》通过对史书体制的映照与仿制弥补了《明史·......
【正】 明代中叶,在哲学上出现了同程朱理学相对立的王阳明学派。前者为客观唯心论,而后者为主观唯心论,都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卫道”意识与“学有三关”说乃是耿定向思想的两个重要环节。本文认为,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卫道”意识乃是耿定向思想的最......
一 引言李贽《焚书》卷一《答耿司寇》约六千字,是《焚书》中最长的信,也是李贽驳诘耿定向篇幅最大的一篇论战檄文,历来受到人们重视,......
在中晚明王学运动中,耿定向是一位学者型官员,他是王学思想市场上的一位执法者。通过对"不容已"宗旨的提揭与阐发,耿定向在一种日......
<正>李贽(1527—1602)与耿定向(1524—1596),两人的论战,作为晚明思想史上一段著名的公案,为学界所熟知。但长期以来,学界对于李耿......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答耿司寇》是李贽与耿定向进行思想论争的重要书信,李贽对它作过两次修改。第一次修改,将七封信合并为一封信,刊于初刻《焚书》......
杨溥在明朝历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位重臣,不仅虚怀若谷,清气若兰,而且清廉無私,知人善任。他因容人之长,用人之长而远近闻名,容人之“短”,用......
晚明耿定向与李贽的讲学、交游、著书、论辩等学术活动吸引了境内外各家学派大师汇聚鄂东。耿、李二人之论道讲学以至公开论战,掀......
萬曆十七年(1589),焦竑考中狀元,李贄向焦竑提出去北京依從於他的請求,遭焦竑拒絶。李贄這次亟想北上的真實原因,是爲了遠避耿定向......
【正】 李贽是16世纪中国的重要思想家,学术界对李贽思想的评价历来有分歧,但大都对李贽思想具有进步性持肯定意见,而在李贽思想的......
【正】 明末著名的法家思想家李贽,在尊法反儒、反理学的斗争中,曾和当时的道学权威耿定向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大论战。这是明末革新......
一引言李(?)《焚書》卷一《答耿司寇》約六千字,是《焚書》中最長的信,也是李(?)駁詰耿定向篇幅最大的一篇論戰檄文,歷來受到人們......
<正> 李贄是我国明朝后期的杰出思想家。他毕生的战斗功精,就在反对封建理学。他英勇地站在思想斗争的前线,摆开"堂堂之阵、正正之......
耿定向(1524—1596),湖北黄安(今红安县)人,字在伦,号天台,明代后期王门后学中以拯救阳明心学为己任的著名学者。其学“以不容己为......
<正>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文化遗产最丰富的伟大民族之一,就中国历史绵延数千年之久而从未间断以及我们祖先所创造的灿烂......
我们认为,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选题,应尽量避免重复、撞车,宜打开视野,潜心发掘新的材料,探索历史上各断代、各地域一些尚未深入研究......
一《陈垣来往书信集》一九九○年出版,至今已经有二十年了。我在为《书信集》撰写的前言中曾说过,这部书信集为研究援庵先生提供了......
李贽是人们熟知的明末进步思想家,其著述对当时的“道学家”作过尖锐批判,因此与李贽有过激烈争辩的耿定向就被视为反动“卫道士”......
耿定向,字在伦,号楚侗,人称天台先生,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著名学者。面对嘉万年间世风日下的社会现实以及崇尚虚无、认情识为良......
<正> 何心隐(1517—1579年),原名梁汝元,明代后期江西吉安府永丰县人。一五七九年,在张居正变法高潮时,被湖广巡抚王之垣杖毙于武......
李贽和耿定向的论战,是明代中后期思想界的一段著名公案。对于二人的论战,历代学者多有谈及,但过去的研究多站在李贽的立场,认为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