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相关论文
自永乐以来,明朝最显著的政治变化莫过于正德、嘉靖之际的政局剧变。这一剧变所引发的政治变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其以清除强迫世宗......
《明朝那些事儿》是一部把明朝历史作为依据而创作的颇具影响力的历史文学作品。这部作品与记载明代历史的权威史书《明史》相比,......
《帝鉴图说》由明朝万历时期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编纂,进呈冲龄践祚的明神宗,旨在通过此书的讲读,使幼帝能够知晓为君治政之道。自......
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太极拳更是中国武术的典型代表......
熊召正写了一本好书:四卷本章回体小说《张居正》,在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评选中赫然名列第一。洋洋洒洒一百余万言,写尽了万历初年的波澜......
对于岳飞,人们在知道“岳家军”的同时,还知道他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屈死在风波亭。对于戚继光,有相当一部分人只知道他横扫倭寇,却不知道......
张居正父亲张文明去世后,张居正回乡奔丧途中,从北京到江陵迢迢数千里,盛况空前,各地文武官员无不倾巢出动,设祭迎送,靡费浩繁;有的官员甚......
万历十二年(1584年),内阁首辅张居正在荆州的老家被抄,他的儿子们被严刑逼供,长子张敬修自缢,其弟绝食、投井都没死成,被人救下;张敬修的......
中国数千年帝制,皇帝上衔天命、下御臣民,身居九五之尊,从来都是一言九鼎,似乎不受任何掣肘。实际上,皇帝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时还......
明朝官员于慎行自幼天资聪颖,且学习勤奋,17岁时就高中举人。在鹿鸣宴(科举制度中规定的一种宴会)上,主考官提出要为其举行成人之礼。年......
张居正死时只有57岁。他为什么死得那么早?主流说法是他死于痔疮发作。万历九年(1581年),从张居正故乡来了一位民间医师,给辗转卧榻的张......
张居正被称为中国史上六大改革家之一,他是明朝最杰出的政治家。他从1573年开始,掀起了一场以整顿吏治、推行一条鞭法为主要内容的改......
这世上有很多“衙内”的悲喜剧,也有不少“领导他爹”的啼笑皆非事。 6月18日,是今年的父亲节。近日正好读到《曾国藩家书》中他......
在中国文化中,师生关系很特殊,正好读明史时读到张居正与他的恩师顾璘以及他的得意门生于慎行的两个故事,均非寻常,不由思考一个话题: ......
唐朝多数时候,文人活得都比较自在。所以李白才会让高力士给他脱靴子,且能“天子呼来不上船”;白居易才会调侃“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
去年9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孙家洲公开宣布,因今年新招硕士生郝相赫在微信上对北......
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为明神宗,年号万历。这时的大明王朝已经千疮百孔,摇摇欲坠:政治上,阁臣倾轧,内斗不已,政出多......
父亲节那天,正好读到《曾国藩家书》中曾国藩写给父亲的一封信,感悟颇多。 一 曾国藩的这封家书写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正......
现在人说王安石是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但与王安石同时代的人却说他是一只獾。 站在今人的角度,这些自然只是笑谈,不过这笑谈背......
张居正从小天资聪颖,5岁上学,10岁通六艺,12岁就中了秀才,人称“江陵神童”。湖广巡抚顾璘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常常叫他来家中做客。 ......
一代名相张居正战胜他的竞争对手高拱,得势上台后,一些原先追随高拱的官员惶惶不安。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张居正得势,肯定会......
蒋星煜在《与海瑞罢官事件》一文(载《读书》一九八二年第一期,以下简称《事件》)中说:“遍访高拱的著作,只有较常见的《病榻遗言》和......
郭宝平 2001年的“五一”长假,本来已经和家人约好了外出。郭宝平却一人独自留在家,开始了历史小说的创作。他最初写作的对象,是大......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明代文学家顾璘任湖广巡抚时,听说荆州一带出了个“江陵神童”,他特地前去察访。 正值暑天,顾璘......
秉公诚之心,扬刚大之气。 明穆宗隆庆六年,应天巡抚张佳胤接手一件案子:有人告发前首辅徐阶的长子霸占百姓良田。 这起案子让张......
张居正自幼聪慧,有神童之称。他12岁即参加了荆州府的应试,考中秀才,并以立地交卷、文采横溢的文章,博得试官们的一致喝彩,从而声名大振......
一天,张居正在卫兵护拥下来会见临川才子汤显祖。一见面,张居正要卖弄文才:“汤才子仙乡乃产笔名地,故王勃在《滕王阁序》里写有‘光照......
多年来,我对明代嘉、隆、万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改革家高拱(1513-1578)情有独钟,孜孜以求,现已撰成《高拱研究文集》一书。 ......
明朝的马绍良是北方人,非常有才学,但他有個很大的缺点,那就是自以为博学多才,看不起别人。 有一天,首辅张居正把马绍良叫来,说:“听闻......
中国数千年帝制,皇帝上衔天命,下御臣民,身居九五之尊,从来都是一言九鼎,似乎不受任何掣肘,但实际情况是不是如此呢? 读黄仁宇的《万......
《明史不忍细看》向敬之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12月 自从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一纸风行之后,其直接效果就是点燃了国人对......
(一) 去年五月,复旦大学博物馆曾展出一批明人书画,其一为松石图,画面上,枯松一株傲然挺立,左旁题句曰:“清标不受秦皇诏,劲节应嗤沈约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