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很多奋战在第一线的同事们根据新课标及新教材的要求,努力运用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英语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但是毕竟也有不少英语教师“穿新鞋走老路”,课堂上还是由老师牵着学生走,课堂提问、板演、操练、编对话、作采访、汇报等往往还是被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所包办,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不平等现象特别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中下等学生的创造精神受到极大压抑,至于成功也只能属于少数人,为此,在教学中关注全体学生,激发自主学习动机,培养合作习惯,当好学生的首席合作伙伴尤为重要。
一、关注情感——打好合作的基础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与人的智商相对应的智商理论,人的成就最多20%靠智商,80%靠情商,而学生对于该学科教师的喜爱度会直接影响对该学科的喜爱度,以往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往往不自觉地偏爱少数尖子生,而“差生”往往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学生的心灵不是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只有当我们用情感激发情感,用心灵碰撞心灵时,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他们才愿意把课堂学习过程变成自我展示的舞台。
爱默生说:“成功教育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拨动孩子的心弦。”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出现的各种失误甚至错误,从不讽刺挖苦,也从不在公众场合大声训斥他们,更不变相体罚学生,而是尊重学生,并尽可能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即使是批评也要讲究方式,也应注意让学生感受到对他们的关心,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以“朋友”的身份平等交流,让学生从心底里相信老师,才有可能使他们倾诉心声。我所教学生中曾有个学习成绩平平的男孩,他苦于自己成绩不好,身边缺少朋友,给我写了一封信,用很精美的信封装好,内容标题为“心灵压抑站”,里面诉说了他的困惑及心声。看后我感慨万千,学习差的学生甚至是“问题学生”是比较多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困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思维才有可能活跃。
二、培养习惯——提供合作的保障
“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人,要比那些没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及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人具有较大的潜在能量,我认为,好的学习习惯要比学习知识更重要。在我们乡镇中学,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往往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死记硬背,不善于发现英语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对所学内容不善于归纳总结,不能用英语积极思维,所学的知识不会融会贯通,应变能力差,不会学习。为此,我从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入手,让学生预习做到“五步”,即“查、读、划、思、问”,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初步掌握单词读音或把新授课内容读顺,同时把看不懂的单词或句子划出,并联系上下文仔细思考,在不明白处划“?”号,以便听课时向老师请教。在课堂上为培养学生积极用英语思维和交流的习惯,我和学生必须坚持“English only”原则。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设置一个任务,以话题为中心,让学生用英语思考、讨论并完成任务,这个过程学生必须用英语进行,当学生出现词不达意时,教师及时给予帮助,给他们搭建思维跳板,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习惯。
三、创设情境——展示合作的平台
新目标英语每单元都有Pairwork和Groupwork,这就要求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而实现互动的根本途径就是合作,只有合作才能实现“教学相长,优劣互补”。在课堂上,在对学生统一思想、提出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班干部和平时课堂教学中培养的英语学习骨干的作用,让他们分别担任小组长,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每组均有优良中差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将老师的任务进行分配,采取“交流——互动”模式,让“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小组都互动起来,他们或表演,或讨论,或采访,或调查报告等,都由他们自己决定。如果课堂中的提问、对话、采访等都由学习习惯好、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包办,中下游学生的积极性会被挫伤,同样形不成学习英语的气氛。组间交流时,让“异组同质” 学生进行,而“小组内交流”时则注重分层次进行。拿书面表达来说,给学生23分钟准备时间,先让程度好、口语流畅的学生即兴口头作文,之后,布置写的任务,让中游学生写下来读给大家听,而对于下游学生,只要求他们对课本进行仿写并读出来就可以了。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上均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好裁判的角色,同时在学生活动时不时地巡回指导,及时收集反馈意见和帮助各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拓宽思路,排除障碍,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升华和提高。这样,教师尽可能地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群体合作,积极思索,大胆质疑求异,实现优劣互补,同时注意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有目的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每个学生都成了课堂的主人,从而为英语学习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的学习不仅需要自主参与,更需要师生的相互协作,在教学中,克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真实可行的教学任务,创设尽可能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处在语言交流的氛围中,初中学生年龄大约处在12~15岁之间,他们既有顽皮的一面,又有好奇不甘落后的一面,为此,在课堂上给他们设置任务,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听录音——圈画单词或填空;编对话——进行表演;采访——作汇报;抽卷问答——作辩论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该画的画,该说的说,各司其职,各展风采,同时获得情绪上的体验。
四、指导学情——延续合作的发展
新目标英语知识点多且比较烦琐,为此,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发现总结语言学习规律,让学生爱学,会学,学好,并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是培养新世纪新型人才的需要。只有指导好学生的学习,才能使合作持续发展。在教学中,不仅教给知识,更教给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如本套教材单词量大,学生往往抱怨“老大难”,我常指导学生利用拼读规则去记忆,或者利用构词法让学生“添头”或“去尾”,甚至让学生用分类法、模拟法、幽默法等去攻克这些单词堡垒。又如学习定冠词“the”的用法时,通过出示句子“The Wang Family are playing the piano,they are the best pianistsThey are the first family in the world”帮助学生总结并编成顺口溜“特指老王一家弹钢琴最好,天下第一独一无二”。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习得了语言知识,既增加了学习兴趣,又减轻了学习负担。
总之,只有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课堂结构,实施合作学习,教师才能带着学生走进知识,真正当好学生的首席合作伙伴。只有这样,才能让师生合作持续发展下去,才能为新世纪培养更好的人才。
一、关注情感——打好合作的基础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与人的智商相对应的智商理论,人的成就最多20%靠智商,80%靠情商,而学生对于该学科教师的喜爱度会直接影响对该学科的喜爱度,以往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往往不自觉地偏爱少数尖子生,而“差生”往往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学生的心灵不是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只有当我们用情感激发情感,用心灵碰撞心灵时,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他们才愿意把课堂学习过程变成自我展示的舞台。
爱默生说:“成功教育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拨动孩子的心弦。”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出现的各种失误甚至错误,从不讽刺挖苦,也从不在公众场合大声训斥他们,更不变相体罚学生,而是尊重学生,并尽可能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即使是批评也要讲究方式,也应注意让学生感受到对他们的关心,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以“朋友”的身份平等交流,让学生从心底里相信老师,才有可能使他们倾诉心声。我所教学生中曾有个学习成绩平平的男孩,他苦于自己成绩不好,身边缺少朋友,给我写了一封信,用很精美的信封装好,内容标题为“心灵压抑站”,里面诉说了他的困惑及心声。看后我感慨万千,学习差的学生甚至是“问题学生”是比较多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困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思维才有可能活跃。
二、培养习惯——提供合作的保障
“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人,要比那些没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及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人具有较大的潜在能量,我认为,好的学习习惯要比学习知识更重要。在我们乡镇中学,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往往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死记硬背,不善于发现英语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对所学内容不善于归纳总结,不能用英语积极思维,所学的知识不会融会贯通,应变能力差,不会学习。为此,我从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入手,让学生预习做到“五步”,即“查、读、划、思、问”,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初步掌握单词读音或把新授课内容读顺,同时把看不懂的单词或句子划出,并联系上下文仔细思考,在不明白处划“?”号,以便听课时向老师请教。在课堂上为培养学生积极用英语思维和交流的习惯,我和学生必须坚持“English only”原则。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设置一个任务,以话题为中心,让学生用英语思考、讨论并完成任务,这个过程学生必须用英语进行,当学生出现词不达意时,教师及时给予帮助,给他们搭建思维跳板,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习惯。
三、创设情境——展示合作的平台
新目标英语每单元都有Pairwork和Groupwork,这就要求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而实现互动的根本途径就是合作,只有合作才能实现“教学相长,优劣互补”。在课堂上,在对学生统一思想、提出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班干部和平时课堂教学中培养的英语学习骨干的作用,让他们分别担任小组长,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每组均有优良中差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将老师的任务进行分配,采取“交流——互动”模式,让“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小组都互动起来,他们或表演,或讨论,或采访,或调查报告等,都由他们自己决定。如果课堂中的提问、对话、采访等都由学习习惯好、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包办,中下游学生的积极性会被挫伤,同样形不成学习英语的气氛。组间交流时,让“异组同质” 学生进行,而“小组内交流”时则注重分层次进行。拿书面表达来说,给学生23分钟准备时间,先让程度好、口语流畅的学生即兴口头作文,之后,布置写的任务,让中游学生写下来读给大家听,而对于下游学生,只要求他们对课本进行仿写并读出来就可以了。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上均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好裁判的角色,同时在学生活动时不时地巡回指导,及时收集反馈意见和帮助各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拓宽思路,排除障碍,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升华和提高。这样,教师尽可能地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群体合作,积极思索,大胆质疑求异,实现优劣互补,同时注意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有目的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每个学生都成了课堂的主人,从而为英语学习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的学习不仅需要自主参与,更需要师生的相互协作,在教学中,克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真实可行的教学任务,创设尽可能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处在语言交流的氛围中,初中学生年龄大约处在12~15岁之间,他们既有顽皮的一面,又有好奇不甘落后的一面,为此,在课堂上给他们设置任务,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听录音——圈画单词或填空;编对话——进行表演;采访——作汇报;抽卷问答——作辩论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该画的画,该说的说,各司其职,各展风采,同时获得情绪上的体验。
四、指导学情——延续合作的发展
新目标英语知识点多且比较烦琐,为此,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发现总结语言学习规律,让学生爱学,会学,学好,并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是培养新世纪新型人才的需要。只有指导好学生的学习,才能使合作持续发展。在教学中,不仅教给知识,更教给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如本套教材单词量大,学生往往抱怨“老大难”,我常指导学生利用拼读规则去记忆,或者利用构词法让学生“添头”或“去尾”,甚至让学生用分类法、模拟法、幽默法等去攻克这些单词堡垒。又如学习定冠词“the”的用法时,通过出示句子“The Wang Family are playing the piano,they are the best pianistsThey are the first family in the world”帮助学生总结并编成顺口溜“特指老王一家弹钢琴最好,天下第一独一无二”。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习得了语言知识,既增加了学习兴趣,又减轻了学习负担。
总之,只有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课堂结构,实施合作学习,教师才能带着学生走进知识,真正当好学生的首席合作伙伴。只有这样,才能让师生合作持续发展下去,才能为新世纪培养更好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