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的园林设计浅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yuwq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今,中国的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这无疑给园林学的发展带来众多机遇和挑战,各种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被引入中国,国内园林设计师必须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结合中国特色的城市背景,顺应城市的规划要求,才能做出完美的园林设计,其实质就是作品中要具有中国民族性、本土地域性特征。
   本文从城市规划设计的层面对风景园林设计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分析,研究的核心在于风景园林地域性的构成体系,尤其是人文与自然在地域性特征中的实质性影响。通过国内外风景园林设计的成功案例,从设计语言角度进行反思,进而对当代风景园林实践作一定的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规划;园林设计;
  1、 对园林设计的认识
   当前进行城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已经不单单追求花草树木的美感,而更加重视的是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有关生态建设的需求。所以现代园林的设计对于现代城市的生态建设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已经与传统的植物种植、水域治理以及假山建筑所不同,而是基于现代与传统园林设计的基本方法,同时结合城市生态发展需求以及当代人生活的需求,从而实现构建园林城市以及城市园林化的新型城市园林设计。因此现代城市园林的设计不但使城市面貌得到美化,同时还需在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净化空气以及气候调节等方面得到更好的体现。
  
  2城市规划中的园林设计的技巧与要素
  2.1 城市规划中的园林设计的技巧
  2.1.1 对比与融合技巧
   将传统地方的材料、构造和布局方式与当代材料和技术结合,在形体、色彩以及质感等多个教的得到很好的对比效果,从而在冲突中体现和谐,对比中实现统一。南京市区东抵秦淮河、西至中山路的长江路公1.97公里长,沿途有文艺中心、金陵图书馆、人民大会堂、江苏美术馆、江宁织造府、南京图书馆、中山广场、总统府、梅园新村以及毗卢寺等等数十处人文景观,因此当地政府将其规划为文化特色街,其中兼具了近代、古代的多处文化建筑遗韵,同时也包含了当代建筑的现代感。对其多种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加以空间环境的有效改善,将使长江路成为南京市区内移除多元文化脉络汇集的特色街区。对于长江路的整治工作以上述十处人文景观为中心,结合交通整治与地块开发,着力建设一条充满现代感、活力感以及文化感的长江路景观,实现与新街口商业核心区以及中山东路西段共同组成南京市中心的特色高品质区域。
  2.1.2 生态与数字化运用
   (1)生态运用。有关生态设计的概念已经不是第一次提出了,实际当前很多景观设计工作都考虑到与地方特征相结合,从而实现与自然环境的有机协调,这些做法就是一种朴素的生态观的体现。什么是生态设计?所有和生态过程相统一协调,使设计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实现最小化的设计都称得上是生态设计的范畴。这种设计有助于减少资源耗费、维护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具体来讲其主要包含下列几点:
   ①材料的地方性:首先是建筑材料与植物素材的使用,也就是在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对当地出产的材料加以利用,植物方面,当地的植物不但节省了经济开支,同时也有助于植物生长,建材方面同样也是,不但经济使用,同时也不乏对地方特色的利用,比如在江浙地区,很多地方都可见到筒瓦和青砖铺设的路面,而在南方的闽南地区更多看到的则是用花岗岩铺设的路面。
   ②保护和节约:节能能源、保护资源是生态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这种保护做法主要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上,如引入植物景观来实现空气的净化以及降低噪音等效果,再者对于植物的维护也要节约,比如通过部分废水再利用以及降低草坪地被面积的措施实现节约用水等,再者可以通过对太阳能的利用来尖山照明对于电能的需求。
   ③展示自然,崇尚自然:采用生态设计理念进行城市景观设计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使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能够更加贴近自然,因此,对于景观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是一项重要工作。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努力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对于自然环境的改善,如在建筑角落以及社区边缘地区,可以种植一些野花、野草,这些贴近自然的元素相比人工群落能够给人更强的生命力感与魅力感。
   (2)数字化运用。在地方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引入数字化技术是一种典型的创新设计的手法。不管是在前期设计过程中采用数据化技术对景观形体以及建筑空间进行虚拟塑造,还是各种生态控制和智能化管理等领域,对于数字化技术的运用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接纳。当前建筑设计领域对数字化的运用是最为普遍和显著的,与此相比,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对于数字化技术的运用还处于一个相对起步的时期,比如对环境湿度、温度的数字化智能调节、对于水循环的数字化管理与利用,再有对于太阳能等新能源的智能化管理利用等领域范围内都还有待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利用可以更加有效的对城市园林设计的地方性加以把握。上述种种设计手法与探索方向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而通常都是相辅相成或者同时出现的。实际过程中,对于城市地方特色的发掘也并不是相对封闭的手法,其也是一个发展与开放的动态过程,整个设计的生命力主要在兼收并蓄的发展与融合中得到体现,特别是在生态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支撑之下,将是新世纪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2.2 城市规划中的园林设计的要素
   (1)色彩。色彩的运用在园林标志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同的色彩给人带来不同的物理、生理与心理的不同感受。色彩同时具有导向作用,这一特点对于园林标志设计十分重要。色彩鲜明的设计能够更好的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在一些地方甚至可以取代繁琐的文字内容。
   (2)图形。这里的图形主要指的是图形符号,其主要具有易记、简明以及直观等特点,方便对于信息的传递,从而使得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国家地区以及不同年龄的人员群体都能够很容易的对某一信息完成正确的理解。醒目清晰的图形符号可以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加游客正确获得信息的机会。而不同的根据视觉设计的原理和园林环境的特点,用于城市园林环境的图形设计则是园林标志设计的核心。
   (3)文字。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就是对于文字的使用,通过使用文字,可以最大化的方便人们对于相关信息内容的辨认与理解,不管是数字、汉字还是外文,有关字符间距、字体风格、笔画粗细凡间等都对其可辨识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4)材料运用。设计过程中对于不同材料的使用都具有自身独有的语义符号,比如不锈钢代表冷酷与现代感、钢铁代表刚毅感、木材与竹材代表自然、黄金代表高贵、塑料则会令人想到白色污染等等,因此在进行建筑材料的选取时要与景观所在处地具体环境特征进行协调处理。
  结论
   城市园林风景设计人员在进行实际设计的过程中,不但要对先进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思想加以学习,以保证对我国传统园林设计的优秀之处的继承与延续,同时也好结合园林景观的自然本质,也就是从地域特色中找寻创作灵感,使得整个设计作品在符合城市规划需求的同时,也能够与城市总体景观保持协调一致。
   城市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更是将来的,城市是接力的城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全新的理念,来建设我们共同的城市。將我们的家园建设成美丽的大花园、浩瀚的大森林,真正实现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王健.区域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论略[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1):112-115.
  [2]王今琪.利用地域特色创造景观个性[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4]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要准确交流数学思想,正确表达数学观点,又必须顺利地进行数学学习,就必须具备较强的运用“符号语言”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造数学“符号语言”的运用情景。  1 突出外形特征,提高学生对“符号语言”的能力  初中数学“符号语言”以书面形式为主,首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可以同阅读挂钩,吸收数学词汇;可以结合课文,强化训练;可以增加数学“符号语言”的课堂练习,
目前,从“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要完成这一转化,在语文教学上,关键在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看重教法的改革,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或者说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学生在语文复习中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语文老师也常常强调语文就是要靠读背,只要你对每篇课文读透背熟,就自然会考得好。当然,这也是学习方法的一种,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但这种死
期刊
【摘要】教育公平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课堂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试图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不公平现象进行透视,揭示原因,探索解决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 教学公平    课堂教学公平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尊重、无歧视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对每位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初中数学需要学生进行一些抽象和立体思维,各个学生可能会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差别,在课堂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期刊
【摘要】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用数学思想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数学会变得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中学数学中常见方程与函数、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和分类讨论等思想方法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 思想方法 方程与函数 数形结合 化归方法 分类讨论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摘要】针对目前学生的写作现状,文章以优化课堂教学为基础,探讨提高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写作现状 影响因素 提高途径     写作可以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实际语言水平,《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写作技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高中阶段,教师应重视英语写作,认真研究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英语写作上下工夫,在平时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写作
期刊
为了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师必须认清发展的形势,把握正确的教学方向,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
期刊